「学习十九大精神·信访局长谈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

「学习十九大精神·信访局长谈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

张春香 

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开创信访工作新时代。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心中有民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归聚是为政之本,不了解群众所需,必起民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为此,河南省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做,坚持把接访现场当考场,把信访群众当考官,把信访事项当考题,把群众满意当答案,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亲自到省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并在十九大前后推动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五次集中接访,有872位(次)领导与群众面对面,接待群众5999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当面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为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距离,省信访局带头推动全省信访接待场所改革接访规制,卸掉原来的厚玻璃“隔心墙”,接谈领导在大厅内与来访群众围桌而坐、面对面沟通,架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进一步走近群众,推动工作重心下移,省信访局推行厅级领导干部日察访、周接访、月下访制度,接访大厅每天一名厅级干部值班,每周组织厅级领导集中接访,每月组织厅级领导集中到乡镇下访约访。2017年以来,省信访局班子成员接访下访约访5169人次,及时就地化解大量信访问题,有力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渠道便民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了解社情民意是治国理政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近两年来,随着信访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方式日益多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河南省按照习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树立“互联网+信访”理念,探索信访工作“五通”新模式。

“一网通”

推进信访信息系统和信访工作的深度融合,把窗口接访、领导约访、联合处访、网络调访、数据研访、督查巡访、复核息访、群众评访、智能回访等9个方面的群众信访统筹到1个手机终端上,打造信访“一网通”。

“一群通”

“一线通”

积极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视频工程建设,建成集视频会议、视频培训、视频会商、移动接谈和应急指挥五大功能为一体的视频信访系统,打造河南信访“一线通”。

“一点通”

开通书记省长电子信箱,构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电子信箱直接交办体系,铺设群众诉求与党委政府“一点通”。

“一掌通”

推进信访局长暨县(市、区)主要领导手机信访建设,面向社会公开省市县三级信访局长和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手机号码971个,24小时受理群众短信诉求,打造河南信访“一掌通”。

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了群众信访渠道,极大方便了群众反映问题。2017年截至11月20日,仅手机信访接收短信180663人次,省信访局长一部手机接收91313人次,及时受理率98%,按期答复率99.3%,群众对信访部门的满意率97.6%。河南省“五通”模式尤其是手机信访“一掌通”先后被《法制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也得到国家信访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倾心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