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泡沫:靠什么来维持?

  适度的泡沫对于区块链的发展来说是有利,但过度的泡沫就是涸泽而渔了。

2018年春节期间关于区块链的讨论红遍大江南北,几乎人人在问区块链了没有?区块链一下子涌进来了很多新的玩家。其实,现在区块链的庙还很小,还容不下这么多大佬。

  当一个新生的事物,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时,一种非理性的群体意识就会产生,这种群体意识最终会转化为一种狂热,这种狂热会转为炒项目、炒币,新韭菜疯狂而入。

  但一旦韭菜被割,或者某个重大利空或黑天鹅产生,事情就变成不可持续,整个行业就可能崩盘,进入超长时期熊市。

  这对于踏实想做事的项目,对于后续更多的玩家进来,都是不利的。这个时候,一堆投机客看到区块链无利可图,迅速退场,剩下的就是一地鸡毛,受伤的还是这个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投资人、用户。

  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很简单,区块链还是新生儿,很不成熟,还经不起折腾。区块链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新事物,蓝狐不止一次的说,它对于人类的意义,堪比文艺复兴,甚至高于文艺复兴。

  区块链是从比特币抽象出来的技术,更代表了一种分布式自运转的组织体系,它有机会深刻改变原来的组织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会让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卷入进来。

  区块链最终会以社区,会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作为它的核心精神之一,它不是要改变人性,人性几千年都没有变过,区块链也无法改变,它要改变的人们做事情的方式,通过密码学、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点对点通讯、智能合约等,让人们的信任不再通过第三放中介机构直接达成,它会让信任变得更加简单,让人类社会的交易成本不断趋于零,这个是区块链存在的最伟大的意义。

  目前区块链杀手级应用只有二个半,一个是比特币,一个是以太坊众筹,还有半个是加密猫游戏。

  比特币是区块链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应用,它本质上是一个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但从实际发展来看,它并没有达成当初的梦想,正逐步发展成为数字货币时代的价值标尺。最重要的是比特币的社区展示了一个人人为自己的系统的运行可行性,有开发者、矿工、持有人、交易者、交易所等,有它的系统和社区,当然在治理上出现了很多争议,包括扩容、分叉等,本质上都是有自己的利益博弈,这里不单纯是利益,也有对于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不同价值观取向。即便有种种弊病,比特币的pow依然是目前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好的共识。当然,未来如何发展,谁也不好说,毕竟,黑天鹅随时可以出现。

  另外一个杀手级应用是以太坊的众筹。目前全世界基于以太坊的众筹每个月都超过了100个,一年至少上千个的项目通过以太坊进行众筹,以太坊eth也成为了众筹的最受欢迎的token。 

  还有半个是加密猫游戏,本来有机会成为第三个杀手级应用,但由于以太坊交易费用高、性能不足、易用性差,无法进入主流人群。

  虽然一直很认同区块链,坚信区块链Blockchainiseatingtheworld,坚信它对世界塑造会很深刻,坚信它不仅仅会改变生产力,也会改变生产关系。人工智能直接提高生产力,让生产效率更高,区块链是直接改变生产关系,让世界更加透明和公平,从间接提高生产力。

  可以说,区块链不亚于14世纪之后文艺复兴对欧洲和人类的影响,而且影响只会更加深远。文艺复兴是思想的变革和颠覆,而区块链不仅仅有思想的改变,还有技术手段的确保实施。而且,蓝狐也相信,区块链远比今天其他的技术更重要,原因是它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洞察人性的大师,它通过激励机制和共识算法,提高作恶成本,让大家都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维护社区共识,让系统良性发展。

  区块链并没有刻意去改变人性,但通过代码共识,有机会给未来的人类更美好的世界,这也是很多早期项目支持者的动因之一,而通过支持项目,能够提高社会运作的效率,之前的共享经济几乎都是伪共性经济,之前的物联网几乎都是伪物联网,而有了区块链,能够让资源共享第一次成为可能,可以让物联网真正成为物联网,而区块链通过机制,对人性的控制,可以减少不透明和腐败,这些都是区块链未来的世界的产物。

  但是,这些都是很久远以后的美好想象,区块链还是新生儿,有它的太多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为止,区块链还是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落地,不管金融、游戏、身份验证、社交,都是如此,区块链如果没有实质落地,就是炒预期。炒预期和炒空气只是一线之隔。

  没有大规模应用落地,这个也跟区块链本身天然的特性相关的。区块链为了达成共识,为了实现安全,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信任,是牺牲了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如果要比tps,远无法跟中心化的公司相比。也就是说,目前而言,区块链的优势是可以达成点对点的信任,但不足是它的效率。它的效率较低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

  区块链要真正对世界产生

区块链泡沫:靠什么来维持?

北京载攸道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