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疑难笔迹的方法和对策,您确定不了解一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及我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类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逐年上升,文检鉴定在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对于疑难案件的检验,文检人员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鉴定技能的同时,更应深入研究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探索全面选取和运用笔迹特征的新经验、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文检鉴定的应有功能。

检验疑难笔迹的方法和对策,您确定不了解一下?

(一)全面细致地认真分析检材

笔迹检验,首先要分析检材是否有伪装或变化,因为各种伪装、变化的笔迹特征其变化规律是不同的。认真分析检材笔迹特征的一般概貌(例如:排列位置、倾斜方向、字体字形等)及其形成条件,弄清它在案件中的作用,同时了解检材的形成时间和过程(案前,案发中还是案后),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判明检材是否伪装。在全面分析检材时,还应充分考虑笔迹载体所反映的相关信息,从中发现与笔迹形成有关的种种蛛丝马迹(如:书写环境和条件、书写工具和材料、书写姿态、时序、作用力及作用时间等等),这对于检验疑难案件是非常有意义的。全面吃透检材,是检验疑难笔迹的首要任务。

(二)全方位选用特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这是检验疑难笔迹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伪装严重、检材条件差的检案,鉴定人更应从分析书写人的书写水平、文字布局特点、书面语言习惯着手,全面、广泛地选取特征,充分利用各种笔迹信息,善于运用关键性特征(如:起收笔动作、连接转折角度、运笔形态、笔顺、错别字以及特殊写法等),力求全面、客观地把握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笔迹特征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选取特征时要多渠道、多层面,同时对笔迹特征的分析也要深化、细化,要认真分析笔迹特征的类别,明确各自的价值,确定哪些特征是本质的、内在的、规律性的,哪些特征是表象的、外在的、偶然性的。在运用笔迹特征时,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鉴定人在努力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力求使疑难案件的鉴定结论严密、准确、科学。

(三)充分收集样本,慎用案后样本

疑难笔迹的检验尤其要充分收集被鉴定人各个时期、不同字体、多种书写工具的样本,以利于充分掌握书写人固有的笔迹特征,全面把握被鉴定人的书写多样性及文字书写的演变发展规律,从而正确认识检材与样本之间的异同。收集样本时应注意收集书写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分几次间隔性书写的笔迹材料,目的在于分散其注意力至于破坏其伪装意识,使书写人的状态自然,提取的样本尽量与检材风格一致。由于书写人的反侦查意识,案样本可能会有伪装,因此在充分收集实验样本的同是还应慎用实验样本,准确把握伪装样本字迹的伪装手法及其变化规律,尽可能选用样本中易保留的稳定性特征(如:文字布局、错别字、起收笔动作、运笔形态、搭配位置、标点符号、笔痕及其他附加特征),鉴定时要排除书写人伪装的干扰。

检验疑难笔迹的方法和对策,您确定不了解一下?

(四)综合评断要客观慎重

综合评断的过程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该阶段要详细了解案情(切记不能迷信案情,以免造成先入为主、定向思维或主观臆断),充分利用各种已知的确凿证据(如:指纹、印文、书证、物证、可靠的证人证言等),目的是通过对检材和样本形成过程的分析,准确判定二者的异同,为同一认定提供科学依据。

1.正确对待二者的符合点。在综合符合点时应区别对待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分析其价值,同时注意具体案件具体对待。因为在不同的案件中二者可能会有转化。全面、系统分析其数量和质量,以确定符合点是否充分反映书写人的书写习惯,能否据此做出认定同一的结论。

2.客观分析二者的差异点。检验中要善于发现差异点,同时进行科学分析以判明其成因、性质和价值,通过辨证的分析,合理解释差异点。必要时鉴定人可以进行科学实验,通过模拟现场进行逻辑推理,这也是检验疑难笔迹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注本号,可免费向我们咨询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专业司法鉴定人、法医帮您24小时在线解答。

为社会各界处理刑事、行政、民事等各类案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