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稿人,请你说“到”

中国审稿人,请你说“到”

《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主编、中科院院士汪景琇,近年接到不止一位美国年轻天文学者希望成为RAA审稿人的请求,希望他以主编身份出具一份确认信,以帮助这些年轻学者获得更多认可。

对科学家来说,同行评议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如何都绕不过。

那么,我国科学家是否有必要作出更多审稿贡献?审稿工作就是纯粹作贡献吗?

审稿是责任

《真菌多样性》《菌物学》等刊物编委、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蔡磊,做了道简单的算术题:1篇论文至少需要两个审稿意见,如果一个学者作为责任作者发表10篇文章,就需要20个审稿人作出贡献。那么这个学者需要为另外20篇文章提交审稿意见,才能在学术共同体内达到平衡。

而大幅拖延审稿时间的行为,牵扯到审稿人的责任心,蔡磊认为:“如果没有时间审,要及时告知期刊副主编。”

在中国科协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这就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国内审稿人参与其中。

国内审稿人参与度有待提高

而在国际上,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在内的众多著名科研单位,在对科研人员进行年度工作评价及职位晋升评估中,都要求申请人提交过往审稿报告,作为评价其贡献的指标之一。

科学共同体需要中国科学家

审稿工作纯粹是科学家在作贡献吗?

同时,国内一些科学家正在呼吁,将包括审稿工作在内的各类学术贡献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对基金资助机构来说,也应该鼓励研究人员参与更多同行评议,并做资助考量。

不过汪景琇指出:“审稿的保密制度还是必要的,以便规避其中的利益互联或冲突,保证审稿的客观和公正。”

汪景琇还表示,找到合适审稿人不难,但更希望将目光放在中国期刊发展水平的维度。“我国科技期刊一直以来分散办刊,没有自己的大型出版机构。”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中国审稿人,请你说“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