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在論文中署名?

你憑什麼在論文中署名?

一項對上千名研究人員進行的調查顯示,關於哪些研究貢獻能讓參與者在一篇學術論文中獲得作者身份的觀點在不同學科間明顯不同,甚至在同一領域內也是如此。超過2/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將作者身份授予那些詮釋數據或者起草手稿的人。但近一半受訪者幾乎從不或者只是偶爾將作者身份授予籌集經費的人。

“同一領域、同一背景的人有著截然相反的觀點。”主導此項研究的加拿大化學工程師Gregory Patience 表示。涉及21個科學學科的近6000名研究人員對該調查作出回應。此項調查詢問了受訪者是否認為包括提出研究觀點、回應評審者在內的25項研究任務可為參與者爭取到論文作者身份。最新研究的作者基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開發的貢獻指南,列出了他們的任務清單。

這項日前發表於預印本服務器bioRxiv的研究證實,不同學科裡的大多數科學家贊同開發、規劃試驗以及分析數據的人應當被授予作者身份,這同NIH的指南相符。第三方樣本分析和諸如修復複雜設備的故障等技術問題排錯則是最無關緊要的貢獻。約一半受訪者表示,他們將永遠不會為作出這些貢獻的人授予作者身份。

不過,對於調查中的一些任務,受訪者意見不一。約40%的受訪者認為,建立研究團隊通常或者幾乎總是足以為參與者爭取到作者身份,但幾乎相同比例的人表示,這只是在有些時候發生或者幾乎永遠不會發生。數據顯示,和純科學以及應用和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相比,社會科學家傾向於為提出想法或者提供實驗室空間的貢獻分配較少價值。Patience介紹說,受訪者的回應不僅在同一領域內相差很大,還跟地理區域有很大關聯。

佐治亞理工學院社會學家John Walsh表示,此前調查僅聚焦一個或者幾個領域,並且分析的貢獻範圍有限,而最新研究的作者“認真考慮了大量細節”。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你憑什麼在論文中署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