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每個上班族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夢想都可以看作是大大小小的盒子。上班族每天待的辦公室、家、公交車、地鐵……都是一個個的盒子,久而久之我們覺得上班族自身也可以看作是盒子。”這是主創在推出漫畫書《張小盒office異想記》是對他的解釋。

“張小盒”定位在小白領精神代表,表達現代都市打工者的追求與夢想,引起了讀者極大的共鳴,並在國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而成功創造出“張小盒”IP 的盒成動漫/造夢盒子影業CEO陳格雷已經不滿足於此,擁有豐富創造能力的他開始想要打造一個“2.5次元的夢工廠”。

“我打算把三次元的製作方法,結合到我的動漫中去。你問優勢在哪裡?我稱之為空白點優勢。就是我們既可以用真人動漫的套路,又可以用動漫的思維方式去做。這是我們僅有幾家的能做。你找不到幾家能夠幹這個事情的公司,幾乎很少。”陳格雷自豪的說道。

廣告業聲名鵲起之時,主動喊停

專注於漫畫內容創造多年的“造夢盒子”,如今走真人影視製作與動漫相結合的道路,勢要做2.5次元的‘夢工廠”。如此做的勇氣和支撐其實是源於創始人陳格雷多年的經歷。

1997年陳格雷就開始進入影視廣告行業,剛進入影視廣告公司的每個月都要寫十幾條廣告創意。一年累計下來,寫有幾百個方案。很快,成熟之後的陳格雷每個月創意都有1到2條的會被選出來拍攝,播放。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入行時的大量創作也讓陳格雷得到了一定的積累,工作三年後他選擇了出來創業。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陸續和王家衛、沈嚴、高小龍等導演合作過。像為康佳電視拍的,王家衛導演,張曼玉主角的廣告片等。作為一個創意監製人,在當時陳格雷烏爾善工作室也有很多合作。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廣告業聲名鵲起之時,陳格雷卻不想再做廣告產業了。他稍顯直白的說:“廣告業最重要的準則就是:客戶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客戶的滿意就是最大的滿意。但我經常想,客戶成功關我鳥事?我是想做一個文創人,創造一個東西,然後把它做起來,這才是我所認為的成功。”

跨界動漫行業,創造爆款“張小盒”

所以這之後他便開始花更多精力去做內容產業,一年半後,“張小盒”誕生了。2006年12月在互聯網上推出就迅速得到廣泛傳播,擁有百萬粉絲,獲是國家級動漫品牌獎。並被CCTV等媒體譽為“最著名的中國上班族動漫現象代言人。

“張小盒”的爆紅是陳格雷沒有想到的,因為創作的初衷只是想表達他在當時時代背景下,對上班族生活狀態的思考。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2007年的時候,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還未崛起。當時也是以傳統媒體以及門戶媒體為主流的時代,人們沒有太多的表達出口。此時媒體對“白領”的描述都是一個很光鮮亮麗的形象,呈現的狀態是優雅的、小資的。但是這一群人在面對工作以及生活的壓力時也會有產生的焦慮和苦惱。

感知到這一現象後,陳格雷想要去掀開包裝都市人光鮮形象的圍布,呈現他們真正的生活狀態。

陳格雷描述“白領”當時的的生活狀態時比喻道:“他們像是裝在盒子裡面一樣,會感到憋悶,但卻沒法表達。”這也是後來“張小盒”外形的起源。

所以他團隊在創作前特地做了一項準備工作。蒐集五十個近幾年廣告中,描述“白領”光鮮形象最頻繁的關鍵詞。然後在創作漫畫時站在這些關鍵詞反面去表達“白領”們的生活。漫畫中那些以前從沒被呈現出來的苦惱和焦慮立即引起了“白領”們的情感共鳴。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張小盒漫畫》過後,團隊一直堅持漫畫內容方面的創造。2016年團隊陳緣風創作出的《和女兒的日常》暖心治癒漫畫。收穫一眾女性粉絲,微博超級話題閱讀量已接近14億。。但是當時涉足漫畫產業,只是是源於他對影視的執著。

不忘心中“影視夢”,探索2.5次元影視市場

“其實我始終認為影視是一個高端產品,門檻很高。我想要做好,就需要回到以前從最基礎的漫畫或者文字入手,去積累一些基礎的東西。”陳格雷如是說到。

所以即使堅持做漫畫產業的這些年,他也一直兼顧著影視方面的一些工作。直到2013年“張小盒”進入關鍵期,陳格雷重點去運作它商業化方面的事情,才把影視放下來的時候。

2014年,移動互聯已經網崛後,小眾文化大爆發。動漫進入到了二次元時代,基文化、腐文化、亞文化等大行其道。市場越來越強調小眾的口味和情緒。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此時陳格雷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他自嘲的說:“我發現我好像是過氣了。因為我的創作思路,不適合現在的小眾文化的打法。”

經歷2014到2016 這兩年間的迷茫和自我審視,他發出“基本人性”這一思路。他覺得既然自己確實不擅長於做針對某一小眾人群感受的作品,那就將目光瞄向全人類,用 “基本人性”的愛恨,去打動全球。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在陳緣風創作《和女兒日常》時,陳格雷啟發其“人性和愛”的創作方向)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另外,他認為經過這幾年的積累,也是時候實現心中“影視”的堅持了。擁有多年做漫畫的經驗,又是從三次元影視出身。陳格雷很快就結合自身的優勢選擇了這條“真人與動畫結合的2.5次元影視”道路。

目前中國市場做真人+動漫影視的公司並不多,這兩者的結合除了設涉及技術方面的考量,還有就是創作思維層面。一市場上的大多動漫公司主要是還做動漫內容的創作。

對此陳格雷略帶自豪的說到:“不是我們誇海口,中國一百家動漫公司,至少有九十家是做純二次元動漫工作。剩下十家裡面,有五家也是偏二次元的,或者偏機甲,或者偏什麼的。像我們這種背景的,不是說鳳毛麟角,一百家裡面也就兩三家而已,或者一兩家而已。第二點我是從傳統影視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完全瞭解三次元,或者真人影視它的製作方法,那一套體系是完全懂的。”

除此之外他還補充說:“我是一個從三次元影視出身,又玩了很長時間的動漫的人。所以我打算把三次元的方法,結合到我的動漫方法中。我可以肯定一點,你說優勢在哪裡?我稱之為叫做空白點優勢。很客觀的講。就是隻有我們能夠比較擅長一種思維方式,我們既可以用真人動漫的套路,又可以用動漫的思維方式去做。這是我們僅有幾家的能做。你找不到幾家能夠幹這個事情的公司,幾乎很少。而且我們還偏成年人文化。因為大部分的做動漫的都是偏幼兒,低幼漫畫的,我們又不是做低幼的,我們做成人的。我們張小盒,《和女兒的日常》都是成人的,它都是成人的東西。”

另外從現在“造夢盒子”正在籌備的“鍵盤仔”真人動漫大電影以及“二次元旅行社”中都能看到陳格雷想象力的天馬星空。

對話造夢盒子陳格雷:玩轉影視與動漫,我敢自稱是業內1%

“鍵盤仔”取自人們日常工作的鍵盤。最初是作為上班族張小盒動漫形象的寵物存在的,但後續發現定位在人類的工具和夥伴的鍵盤仔,團隊賦予他們超萌的形象和獨特的性格。作為活體高能小機器人存在的鍵盤仔們的動畫測試短片在網上已經公佈,就獲得觀眾的熱烈好評。

第一條測試短片在B站、開眼、新片場進行小規模試播,播放量超過6.3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