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股市“去散户化”?

又待那年秋雨

A股这三年表现就是属于“去散户化”!

从2015年股灾开始A股是严重变性一样,赚钱效应降低到冰点,唯独A股能有这种行情。整整已经三年过去了,截止目前这种杀跌个股的行情依然没有改变,上证指数有GDJ护盘,个股没有人护盘自由落体,让A股散户们买单付出惨重代价,这不算“去散户化”吗?处处逼散户走绝望之路。


2015年管理层去股市“杠杠资金”引发股灾1.0版;“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引发股灾2.0版;“熔断机制”引发股灾3.0版;整波股灾3.0版走完后散户们已经遍体鳞伤,损失惨重,这不是把散户往绝路赶吗?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底好不容易从股灾后迎来一波超跌反弹慢牛行情;不过确实走出了蓝筹慢牛行情,从2600多点涨到了近3600点;白马股,低估值蓝筹股一浪推高一浪,其他95%的个股自由落体出现阴跌,新低不断一浪低一浪;“股票买在2600套在3500”“牛头熊身”“难道买的假股票”等等股市中的奇迹行情,股民们骂声一片;这算不算股灾后的雪上加霜呢?也算不算“去散户化呢”?


2018年2月初由于中美贸易引发短暂性的股灾,短短十个交易日从3578点杀跌到3062点,短短十个交易日个股再度平均跌幅20%左右;截止目前2018年6月中旬,已经过去四个月还没从这波调整中走出来,大部分个股还处于阴跌状态,完全看不到赚钱的希望,赚钱效应降低到极度冰点,这还不是“去散户化”吗?

整整已经三年时间过去,看看咱们A股的真实行情写照,有多少散户赚钱的?这三年就是非常明显的“去散户化”,把散户整的伤痕累累,打消散户们信心,逼着散户们报团取暖的思想;2017年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行情,只有抱团取暖才能走过路,不然只能走绝路,这就是“去散户化”最明显的信号。


老金财经

个人而言,我不同意“去散户化”这个提法,但就目前的市场来说,“散户思维”确实存在着它的弊端,市场在去掉“散户思维”,而不是去掉“散户化”。何为散户思维?散户思维简单的说就是炒作思维,热衷于炒新、炒小、炒题材,执迷于讲故事。对于这种行为,管理层一直是持打压态度的,无论是在制度上、舆论上、措施上对于这种炒作行为都给予了严厉的监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这种炒作行为的监管,还需要保持一个常态机制,要想根除路还很遥远。但目前的市场行情逐渐运用本身的引导功能,让广大的市场参与者脱离散户思维,形成价值思维。


从2016年年初到2018年年初的权重蓝筹白马股的两年牛市,其实就是价值思维的第一阶段探索,虽然对于这波行情的“价值”还在判断评价当中,但我个人认为,这波权重蓝筹白马股的牛市行情至少启发了A股市场的价值思考,大盘股不是不能涨的。大盘股也是能够让投资者稳定获利的。这种市场的引导让广大散户在交易选择上不再排斥排斥权重蓝筹白马股,即便是他在选择题材股的同时,也会悄悄地把一份关注停留在权重蓝筹白马股身上,甚至更为理智的交易者会配比布局权重蓝筹白马股。这就是价值思维的第一阶阶段:价值认同。

最近一段时间,白马股屡创新高,茅台市值破万亿,在如此动荡的市场情况下,权重蓝筹白马股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是价值思考的第二阶段:共识。目前这个阶段还刚刚起步,很多广大的散户投资者认识不深,相信随着牛市行情的开启,这个思维的探索会更深入。

总之,A股市场不会去散户,因为这是A股市场的一个特点,但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在逐渐的引导散户具有价值思维,从而为未来形成价值投资作基础准备。市场没有“去散户”,而是在去“散户思维”,这一点要厘清。


小散李大鹏

现在的市场确确实实是在“去散户化”!

  • 在去年决定进入MSCI之后,散户赚钱的难度就加大了。去年上证50一枝独秀,很多个股都跌惨了。今年MSCI正式进来,上证50起点较高,但也挡不住外资持续加仓买入。但他们买入的品种一般散户是不敢买的。基本上都是涨幅很大的高位股。这些高位股散户看上去很害怕。但机构由于对估值有一定的理解,因此敢于大胆买入。而且买入之后也能吸引到很多的跟风盘。因此,风险并不大。


  • 而其他的很多个股,由于缺少估值。特别是中小创个股。还在为2015年炒高进行还债。这些个股在基本面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只有一路下滑。途中只有概念支撑才会被拉起。拉起之后就会继续下行。里面被埋的也是多杀多。

  • 今年CDR又要回归,独角兽公司不断增加。这些公司在这种背景下还要吸走很多钱。导致本来就是存量资金在博弈的情况下显得更为艰难。很多个股又是缺乏流动性。这样喜欢买中小创的散户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春节过后,创业板曾有过一波涨幅。也是趁上证50休息之时由题材带动起来。


  • 随着6月份过后,外资又进来了。外资联合港资的力量足以引导市场走势。游资也会向港资靠拢。因此,接下来的时间,可能更多的个股还会继续下跌。只有少部分散户不敢买的个股在上涨。A股港股化就是股市“去散户化”的过程。

股海重生2015

A股去散户化,消息一出很多人对这个都不是很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说炒股,大部分还都是散户,去散户话不是会对股市有很大的冲击吗?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为什么要去散户化?

  全民炒股时代即将终结?

  据报道,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向多家券商发布《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征求意见稿)》,根据这份文件,投资者将被分级。

  部分评级偏低的投资者,在7月1日之后可能会被从股市“劝退”!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向多家券商发布《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征求意见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又向前推进一步:对投资者进行了五类划分,对产品或服务也进行了五类划分。

  一是投资者的分类: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和激进型。

  二是产品或服务的分类: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

  “A股股票、B股股票、AA级别信用债、创新层挂牌公司股票”被划入了“中风险”等级产品。按照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或服务风险等级的适当性匹配标准,不适合购买“中风险”及以上风险等级产品的保守型投资者和谨慎型投资者,以后要想买股票,可能会被“拒绝”。

  残酷还是保护?

  设立这项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提醒投资者,你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对面临的风险要有充分认识。别动不动就要求证监会救市,要求暂停IPO。

  但随着注册制 来临,退市制度的建立,股市的风险显著加大。以前,你买错了股票还可以靠“耗时间、等重组 ”来回本,而且总是有人会借壳 。以后,买错了股票很有可能价值完全归零,最终退市,一分钱不剩。在注册制下,投资将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普通人参 与其中被割韭菜的时候会更加惨烈。

  你要么通过学习,把自己变成一个专业投资者;要么只买低风险产品,把钱交给更专业的人去打理。

  否则,最好退出股市,因为你的钱会变得非常危险。

  著名经济学家黄生则认为:

  这是这意味着历史上最强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出台,也意味着股市数十年的长期制度性大利好来了。

  1、中国的股市以散户投资者为主,风险承受能力低,一旦亏钱就无法承受,就不断的发泄情绪性的语言和批评。

  2、近亿散户,每个人批评一句,或者骂一句,也足以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会导致中国股市进入一个非理性的状态。

  3、这项制度的推出,让散户明白,股市风险大,买入什么样的股票,就要做好承受风险的心理准备。

  尤其是现在,集体诉讼制度和赔偿制度还没出台,要想保护散户,就得从源头上进行保护。

  因为散户们买入高风险股,最终注定是要亏损的,一旦亏损后,他们就要集体性宣泄负面情绪,这是很可怕的。

  成熟的股市,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是中国一直是以散户投资者为主,这使得中国股市表现的极其不理性、不成熟,投机文化非常强盛,甚至扼杀了投资文化的建立。

  一项好的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

  中国股市的降散户率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



很多投资者自己和市场的节奏,就像函数cos和sin,永远隔着四分之一个周期!交易本身的魅力就是让你在总结中学会前瞻与应对,在犹豫中学会等待,在明朗中懂得进攻。攻防自如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

我是:张铖看金融——史上最帅分析师!

患有重度工作狂和强迫症!

欢迎下载投顾说APP,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市场热点机会及操作技巧等。欢迎积极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张铖看金融

任何单一股市从发展初期阶段、中期阶段逐渐走向成熟阶段都会走向“去散户化”,逐渐成为“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前进。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的证券化进程也是如此,都是由初期的全民热炒股票、投机行为逐渐的走入专业化、职业化、价值投资的成熟阶段。

我谈一谈我的观点:

一、“去散户化”不是说要把散户投资者驱离股市,而是散户投资者逐渐的专业化、职业化,或者交给更为专业的基金、理财、私募、机构等专业性较强的来职业化打理。普通投资者在股市中投资交易其实是很吃亏的,因为没有专业的知识、经验、分析、策略等能力,所以当发生什么市场信号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解读出来,只能做出相反的操作,该买不买,该卖不卖。但是专业化的投资者呢?显然从经验、分析、知识、策略等方面要强于普通投资者很多。所以,当我国股民逐渐认识到这之间的差别的时候也就能够划分出区别,也就逐渐的向着“去散户化”发展。

二、“去散户化”股市将会更好的健康发展,逐渐由投机型转向价值型投资方式转变。由于股市中主要投资者的转变,由散户普通投资者逐渐转变为专业投资者,那么投机性行为也就逐渐的降低,专注于价值投资的方式也就逐渐凸显。因为专业的投资者更加注重价值体现,而非垃圾股。

所以说,我国正在“去散户化”的路线中大步往前走。


炒股哥说

不能片面理解‘去散户化’的含义,如果一个市场没有散户必然是不健康的市场,一个市场都是专业的散户,从谁的口袋掏钱?只是目前的市场从发展走向成熟化必然需要有个阵痛的过程,这个过程受伤最多的就是散户,失去最多的也散户。

A股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还处在摸石头过河阶段,很多机制和政策正在逐步的完善当中,必然会不健全。加之股民的体量虽然庞大,也难以去左右市场的投资风格,在对于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的选择中,只要能赚钱,这些都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而A股市场大部分个股不具备长期价值投资,才导致了股民甚至机构都在做投机的行为。要改变这种想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股民自身的问题,这个周期会相当漫长。

但是任何事情过急势必效果不佳,一方面不断加快新股常态化,一方面各项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只进不出的市场,不仅失去的是散户,也会失去更多投资的资金入场。

而股市的本质是融资,在A股市场更为显著,去散户化本身就不现实,只是市场将不断的完善化,不断的机构化的趋向会越来越明显,趋向国际市场形势,散户也会越来越专业,市场也会不断走向成熟。


金美圆的生活笔记

每个人对于“去散户化”的理解不同,但是可以明确的指出,去散户化不是去散户,而其针对的不是具体意义上的散户。

去散户化的内容,实质上是减少“散户”操作模式和“散户”思维的市场化。应该说,散户操作模式和思维方法,不仅让散户大比例赔钱,还造成了股市不稳定。而真正的祸首不是散户,而是利用散户的大资金,游资和机构。散户本身没有资金和信息的优势,而唯一的优势就是资金量小,操作灵活。没有长远的目标,更多的追求短期效益,喜欢跟风,跟庄,追涨杀跌。大资金正是利用这一点,操纵股价,坐庄,利用消息,制造概念。造成了似乎是散户主导的假像。并将股市的大幅波动,暴涨暴跌的责任推到散户身上。散户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首先不利于市场发展,并且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去散户化势在必然,而机构才是去散户化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首先机构应该改变散户思维和操作模式,树立价值投资理念,长期投资,不仅有利于股市发展,也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盈利。散户思维和操作模式,不仅仅伤害了市场,伤害了散户,也使机构自己受损。在去散户化的过程中,机构炒作得到了遏制,造成了不少股票大跌,闪崩。出现了不少“僵尸股”,“死股”。一直讲未来市场以“价值回归”为主流,不排除是去散户化的一个过程。散户是A股市场重要的投资者,所以A股不会去散户。去散户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是机构和散户都需要的,否则会在“去散户化”的过程中,遭到市场的惩罚和淘汰。


麻辣SC

随着注册制的来临,退市制度的建立,股市风险显著加大,在注册制下投资将是非常专业的一件事。一个成熟的股市,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我国还是以散户投资者为主,使得我国股市表现的不理性,不成熟,去散户化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者。

以上仅个人意见,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亚热贷。


wxwjn1

成熟的市场最后都是这样,中国股市目前正逐步向港股化,美股化前行。成熟的市场人们更愿意把钱交给专业投资机构去投资,而逐步放弃了自己投资股市的想法。毕竟非专业人士,专业技能、信息渠道、资金实力都无法与那些大资金、大机构去抗衡,最终都是难免沦任人宰割。所以,就不如退而求其次,索性把钱交给他们来打理,自己落得个清净悠闲,不在想着一夜暴富,能每年赚个10%到20%就很知足了。


期货费用只加一分

所谓去散户化的积极倡导者大都是基金公司。这样大家就不难明白去散户化的真正目的 了。其实回头看看这么多年来,买基金真的比买股票亏损少吗?不见得吧。对于A股来说,其实不是去散户化的问题,而是散户的专业素质问题。那些卖菜大妈随便买一只股都能赚钱的时候毕竟不多。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A股一旦走上长牛,那么基金公司对你又有何意义呢。买入、持有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