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天必佑之,为善必昌,行恶人必损之,行恶必殃

有一个寺庙,寺庙门上的对联很引起我的注意:“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殃,为恶不殃,必有余昌,昌尽必殃。”

佛法讲的是三世因果论,认为一个行善的人,自然会昌盛。如果暂时没有好的果报,说明曾经的业债还没有还清。等业债消耗完结,苦难全部结束后,善恶抵消之后,修成大功德,自然将来就是大的福报。但前提是要有“善”的心来做善事,不是因事而善而行善,要因自己的心真的善而喜爱做善事,如果没有善,由此可见,佛教讲的“心”有多重要。

行善天必佑之,为善必昌,行恶人必损之,行恶必殃

其实这个并不迷信,我举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有一个人,整天做坏事,或者恶口、或者恶心、或者恶行,自然人人都讨厌他,如今他想重新做人,盖头换面,这就是善心一发,犹如千年幽谷,一灯才招,万般通明,这个善心一发,人都决心改变了,思想决定行为,足以证明心的力量有多么大。

行善天必佑之,为善必昌,行恶人必损之,行恶必殃

但是周围人都知道他很坏,不能看他开始做善事了,就马上觉得他是好人了,、有的人还觉得他坏,这就是业障没有消耗尽,用宽仁之心待人,用礼让之心待物,长期以往,大家对他乐善好施人人赞口,觉得他现在真的是一个好人,这就是业障消耗尽了,因为一直帮助他人,自然有好事大家也都想着你,这就是为善必昌。一个真正懂得修福积善的人,一定远离灾祸,必会昌盛,这并不是迷信,你试想一下,一个积善的人心必善,他自身不会作恶,又没有恶心,自然远离祸乱。

行善天必佑之,为善必昌,行恶人必损之,行恶必殃

这只是讲的简单的例子,与佛法的三世因果还差的很多,但是即使是简单的例子,现在人都很难做到。佛法高深,我们可以先从简单来做,先发以善心,曾经恶事不做,曾经恶口不说,然后先从身边做起,再深入学佛法。

行善天必佑之,为善必昌,行恶人必损之,行恶必殃

要知道古人的话很有道理,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岁老人做不到!福祸无门,全凭自招,都以自己善恶心而感召,善护信念,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