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告訴父母!此騙局專門針對老人……

  
快告訴父母!此騙局專門針對老人……

當家裡的老人時常從外面拎著雞蛋、麵條回來,很得意地跟你說:“今天去參加活動送的(禮品,免費的)。”你要當心了。也許,一張無形的網,一雙罪惡的黑手,正在向你家中的老人伸來,試圖將他們拖入騙局的深淵。近年來,針對老年人詐騙的案件層出不窮,老年人法律意識淡薄、防範意識不強等特徵,給詐騙團伙和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天上會掉餡餅嗎?

  不會,天上只會掉陷阱。

  天下有免費的午餐嗎?

  沒有,只有有毒的誘餌。”

  在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有一家對外以銷售保健品為名的興華商貿公司,依託網上購物平臺,以消費返利的方式向老年人銷售保健品、四件套、酒等產品,吸收資金,造成30餘位老人的錢財大量損失。2018年5月,日照市嵐山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2名犯罪嫌疑人作出逮捕決定。為什麼騙子盯上老人且屢屢得逞?老人與社會接觸面不廣,有些老人除了節日,平時與兒女見面說話的機會都很少,信息閉塞,霧裡看花。一些老人愛面子,生怕別人笑話他們跟不上時代潮流,對騙子推出的“新款遊戲”趨之若鶩。即便老人事後知道上當受騙,心裡懊惱,還要裝著無所謂的樣子。

老年人是如何一步步被拖入騙局的?

  到店領雞蛋,“興華店”初建成人氣旺

  2017年初,張濤經人介紹進入一家以經營保健品、保健儀器、床上四件套等產品的興華商貿公司擔任山東省辦下設的一個見習經理職位,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帶著所就職總公司的使命——籌建嵐山分店。到達嵐山區後,張濤便開始籌備工作,準備大幹一場。經四處轉悠,很快便租到了沿街的一個待出租商鋪,該商鋪靠近集市,附近老年人多,方便他開展工作。

  隨後他聯繫廣告公司做了興華會員服務中心的門頭,印製了2000餘份帶有“到店有禮品”字樣的宣傳單準備在人流密集處發放。待總公司配備的保健產品等其他事項一切就緒後,“興華店”開張了。後期,他還聯繫了小時候的玩伴李剛,擔任興華店的店長。宣傳單的效果立竿見影,每天都有顧客進店領禮品。這其中大多都是老年人,他們將事先準備好的雞蛋發放給顧客,每人6個,如果每個人多帶一個人就再多給三個,第一天到店的人數就達到40餘人。

高額返利讓不少老年人動了心

  張濤估計人數差不多後,便到店開始“講課”,通過口述和播放視頻,向顧客介紹公司規模、運營模式和產品等。

  宣講稱,如果顧客購買了“興華店”的產品後就可成為其公司的會員,公司會根據營業額30%給予每位會員返利。

會員購買分5個等級,分別為:銀卡會員、金卡會員、鑽卡會員、白金會員、翡翠會員。每個等級所對應的預交金額分別為1280元、6400元、12800元、19200元、25600元。會員每天會接收返利,銀卡會員預交1280元后,獲利累計可達2000元,金卡會員可得15120元,以此類推,最高級翡翠會員預交25600元可累計獲利高達64320元。為了促使顧客信任公司,放心購買產品,公司還組織“基地免費遊”,旅遊回來後,有些老人便開始購買產品成為其公司會員,會員接收返利後,經口口相傳,購買會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由最初的幾個發展到數十餘人,吸收的總金額已達到了100餘萬元。張濤和李剛分工明確,前者負責講課,後者主要負責宣傳吸收會員,會員交上來的錢直接打給總公司。返現的過程則通過總公司的系統“興華”網站進行。

  每個會員都有一個賬號,會員和店長都能登錄查看每天的返現數據,每日的返現金額都是由總公司將資金轉給店長李剛的的個人賬戶,再由李剛取出現金返給會員們。

返利停止,“老媽樂”人去樓空

   返利正常進行了數月,嚐到了甜頭的老年人們瞞著家人,拿著拆遷款、養老金,治病錢前來購買會員,有的一人購買多個等級,一個等級連買數次。隨著時間的推移,返利金額則逐次遞減,返利時間也由最初的每日返利變為週一至週五返利(週六、週日不再返利)。直至2017年10月,會員們的返利徹底停止了。張、李二人得到的答覆是,總公司的卡被封了,而這期間他們對會員們的答覆是總公司系統出了問題。儘管總公司不再給會員返利,但還是有不少顧客交錢,要求購買會員。再到後來,李剛因總公司拖欠自己的好幾個月工資遲遲未發而選擇了辭職,“興華”店人去樓空。這時,會員們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紛紛打電話給李剛和張濤索要返利,卻發現找不到人了,也打不通電話,會員們紛紛到公安機關報案。秦大媽先後投了6次,約17萬元,接收返利26000元,15萬元的“養老本”一去不返;牟大媽預交的12萬的“拆遷款”只返回了5萬元;黃大姐20萬元的本錢賠了一半……2018年3月起,公安機關陸續接到30餘老人報案。近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張濤、李剛二人被公安機關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注:文中公司名稱、人名均使用化名。)

不是憤怒,不是責備

  而是要和父母經常聯繫

  為了他們的安全,更為了親情的紐帶

  多和家裡長輩保持溝通

  常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