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抢夺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

比“抢夺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

01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我再加一句“大国广纳人才,故能成其霸”。

现在国家的竞争表现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因素的人才的竞争。已经步入世界中心的中国,除了需要调动国内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更需要以更为宽阔的胸怀,吸纳来自全球各行业的人才。

不同美国这样的以移民立国的国家,传统上中国国内人口极其众多,人才储备相对丰富,再加上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封闭自守的国策,人口构成相对稳定,国外移民对于中国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入境移民在中国是一个相对新鲜的现象。

02

不过,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国现在面临的劳动力队伍年龄的老化以及中国远大经济抱负所需重要人才的短缺,中国必须不断扩大本国的边境开放。

今年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一个新设立的部门,正是体现了国家对于跨境移民态度的根本性变化,这就是——国家移民管理局。

如果说其他部门的设置或调整是为了适应国内深化改革的需要,那么这个部门的设置则体现中国的全球抱负,将帮助中国赢得全球人才的争夺战。

03

之前一段时间国内各大一线城市也在进行人才争夺战,都在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抢夺人才”,不过从长远考虑最根本的是要“留住人才”。

城市竞争如此,国家竞争也是如此。国家已经在部门设置和移民态度上做好了迎接全球优秀人才的准备,同时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把国内的人才留下来。

国内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充满活力,必须调动各个阶层的积极性:让穷人有成功的上升通道,让富人有安全的投资环境。这里我们说的“富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富人,还指知识上的富人、技术上的富人。所以一块不能留住富人的土地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无法让穷人得到有保障的生存和发展的地方也是没有希望的。

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创造公平开放的社会制度,让每个人都有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这样的社会制度的核心就是要保护产权,包括保护富人的财富产权、保护人才的知识产权。产权保护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使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创造财富的机会,才会创造普惠大众的经济财富。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达、社会繁荣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可以说这里的人力资源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人才、有资本的富人、有技术的普通劳动力等,这些人力资源没有高地贫富之分,都平等的属于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这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必须注重保护产权,也就是必须尊重合同、弘扬契约精神,不同人在合同和契约的世界里都是公平的、平等的,使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观念、勤奋和自律的结果。

比“抢夺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