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8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第13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咱们淄博就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桓台县田江承老师傅做的芦苇宫灯就是其中一项。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芦苇宫灯传承人 田江承:我老爷爷的时候就开始,我们湖区吧,我们湖区人民过节的时候,那时候农民还有用湖里的特产芦苇编这些灯笼,就挂到河上。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师傅说,他从小就跟着家里人一起编织灯笼,一个个漂亮的灯笼也成了自己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但如今会制作芦苇宫灯的手艺人是越来越少了,如何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成了他现在最为担忧的事情。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江承:我现在作为传承人,你现在找这种传承人很难找,再找接班的很难找,因为他们以后你做这些东西挣不了很多钱。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像田江承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很多,不少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存在传承困难的问题,为了推广和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今天上午在桓台县文体中心举行了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交流会,交流会上非遗传承认也给参观者展示了部分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桓台县文化馆副馆长 周荣强

年第三届,我们从全县我们从所有的非遗项目当中,精选了39个非遗项目在此展示,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让市民近距离的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和保护非遗,传承非遗通过这种形式也极大的激发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真正的让非遗飞起来。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推广交流会上,田茂宏布鞋、高希前琚破、刘林田剪刀、皮影戏、芦苇画等39个项目展出,而这些项目的展出也勾起了不少市民的回忆。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民:感觉就是把古老的一些东西都留下来,能让人回忆很多很多东西,特别是到了俺这个年龄的时候。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民:想起来了小的时候,就是卖这些东西的很多,这几年见不着了,这次又见到了,这个需要传承要不传承以后小孩都不会了。

淄博:桓台“芦苇宫灯” 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非遗项目都是我们的老辈传承下来的手艺,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这些手艺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当中来,让非遗项目更好的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