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有戏了!通州君获悉,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香河燕郊也增进京通道!

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现就孟宪明委员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的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提案》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担着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责任,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地域相接、互动性强,需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实现统筹融合发展。

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分属不同省市,目前缺乏规划统筹,城镇布局、生态空间、基本公共服务等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房地产过度开发、公共服务短缺、交通通勤压力大等城市病问题出现,严重制约了区域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2017年,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启动编制《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通州区以及廊坊北三县地区的全部行政辖区,为探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提出了新举措,搭建了协同治理的新平台。

我委同意委员提出的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北三县交通一体化的建议。其中部分项目我市已与河北北三县完成规划层面对接,部分项目还在研究论证过程中。

京秦高速连接北京通州、天津蓟县、河北秦皇岛等地区,为《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项目,项目建设对于加强京津冀区域合作、促进区域交通协同发展、缓解通州北部地区与河北省三河燕郊地区的现状交通压力以及带动道路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京秦高速已纳入2017年/2018年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计划2018年实现竣工通车。

该区域道路网规划将合理引导廊坊北三县地区进出北京中心城区使用高速公路,降低穿越性交通对北京副中心发展的影响。

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网络配图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北部除京秦高速外,还将形成徐尹路对接燕郊北外环路等骨架网络;在核心区南侧,也研究了通州连接大厂相关道路的骨架性通道。研究加强连接香河秀水街西延,副中心连接香河的骨架通道规划。

早前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开建厂通桥,研究平谷线、7号线东延北三县

孟宪明认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处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而交通一体化是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有助于优化空间格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目前,数量庞大的就业者选择居住在北三县,每天穿过通州去到CBD等北京城区工作,不仅路途耗费时间长,也推高了沿途交通流量,无形中加剧了北京的‘大城市病’。”孟宪明算了这样的一笔账,据不完全统计,谭台治安检查站和观潮路警务站日均车流量达1万余辆次,早高峰上行通行率约400辆次/小时,极易造成交通拥堵。

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如何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的交通联系,拓展东向出口呢?孟宪明给出了三点建议。

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畅通道路交通体系。优化道路交通网布局,着力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和“一小时通勤圈”,打通跨区域公路“断头路”,市政化主要通道,高标准构建便捷通畅的交通体系。建议三河与通州对接的徐尹路,大厂的厂通路及潮白河大桥,香河的秀水路等,列入规划,尽早立项开工建设。

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开启轨道交通模式。在京津冀大背景下,加快推进京唐高铁和北京外环铁路建设工程,同时加大北京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研究力度,彻底摒弃“一亩三分地”思维,认真谋划主城区、副中心到三河、大厂、香河的轨道交通线路,学习世界先进经验,选择适宜方案,科学研究京平线途经三河、6号线东延大厂、7号线连接香河的可行性,并注意与规划中的北京外环铁路、京唐高铁

等相关站点的接驳问题,多种形式组网。

有戏了!北京市专门回复“厂通桥”,就在核心区南侧!

推进“公交+地铁”出行新模式。北三县虽行政上隶属河北廊坊市,却被京津包得严严实实,近几年北三县与北京尤其是城市副中心的联系日益紧密。除了正式开通的公交线路,联通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的城际铁路、地铁线路等各项交通网也在不断织密。要进一步梳理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继续优化公交线网、拓展公交路网。

通州君点评:拳拳赤子之心,值得尊敬。只有厂通桥、秀水路,其实还不够,应该再修一些路,而且乘着这两年严管房地产,拆迁成本被压制,真的应该快速谋划北三县、通州到北京城区的新道路,

但6号线、7号线这种慢速线路延长北三县可操作性待议,比较这几条线路人满为患。未来通州和北三县肯定还会有哪些地铁,仍待解密,但不应盯着这几条超长线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