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經久不衰?

用戶65351864475

在四大文明古國裡,咱們中國是最晚的,地方也是最封閉,我想這也是中國的文明能夠延續的重要原因。大家可以看,這四大文明古國裡所謂的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這三個首先離得都不算遠,而且地理環境都不是很封閉,他們互相之間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古巴比倫王國多次征服埃及進攻印度,但是沒有見到記載說古巴比倫的王國向中國地區發動進攻,而在古希臘古羅馬的時代,歐洲人也知道,埃及,巴比倫,印度,但是不知道中國。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中國文化形成系統是在春秋時代,也就是大概距離今天2500年到2600年的時間,通過儒墨法等各家的辯論討論,形成了目前大家知道的中國文化體系,當然,這個文化體系也不斷的吸收,北方以及南方民族的文化,比如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中原內的文化很明顯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感染,在大清滿洲時代,滿洲文化也對內地的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帝國曆史觀察者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經久不衰?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包括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王國。他們是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是他們創造並推動了歷史。


四大文明只有中華文明得以傳承延續

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先後被亞述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佔領過。原始的埃及文明早已被同化蕩然無存。

古巴比倫王國先後被赫梯人、加喜特人佔領過,最終被亞述人推翻。被伊斯蘭文化徹底改變,連人種都已改變。


古印度曾經也是先進發達的文明。可是後來被白種人雅利安人征服,將古印度原住民貶為賤民,建立了種姓制度。後來古印度歷史幾經更迭,不斷被新的統治者征服。到如今古印度的語言和文字早已經消亡,文化載體消失,文化自然也無法傳承。現在的印度人是侵略者的後代,是外來人。



只有中國從未消亡。中國並不是沒被征服過:五胡亂華、蒙古滅宋、滿清入關。中國這片土地幾經磨難,屢次遭到外族入侵,曾經數次被“蠻夷”統治。但中華文明卻從未斷代從未消亡。為什麼其他文明一被入侵就會斷代,而中國即使被外族統治幾十甚至數百年依然能夠得到傳承呢?


1、中國人不信鬼神

在西方神話裡,火是上帝賜予人類的。在古希臘神話裡,火是普羅米修斯偷竊得來的。但在中國神話中,火是祖先鑽木取火摩擦出來的!

在西方神話裡,洪水氾濫之時,人們在諾亞方舟中躲避洪水。但是在中國神話中,大禹率眾戰勝了洪水!

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哪怕是頭顱被天帝砍下的刑天,仍然揮舞著巨斧在抗爭!這就是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最大的區別:與自然抗爭!老子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中華文明歷來歌頌的都是“天地不存私心,對待萬物皆如草狗一般。”要改變想生存,不能靠天不能靠地,只能靠自己。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中國是唯物的國家,中國人民並不是被信仰衝昏了頭腦的民族。與西方國家“神愛世人”不同的是,中國信奉的是“仁者愛人”!這或許聽起來比較殘酷,但打破夢境的現實才最能激勵人心。

中國人從不把生存的希望寄託於神明。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說來可笑,中國人如果沒有信仰,何德何能延續5000年經久不衰?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中華民族的信仰從不是掛在嘴邊時不時的說兩句,它早已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它是我們為人處世賴以生存的人生觀價值觀。

中國人敬天敬地,但不畏天畏地。中國人對天地鬼神只有尊敬,從沒有畏懼。


2、中國人信奉的是傳承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我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祭奠自己的祖先。端午節-祭奠華夏文明的祖先。中秋節-與家人團聚的日子。而我國最大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也不是紀念神明的節日,而是紀念打敗神獸的節日。

中國人不會向神明下跪,中國人只向自己的父母下跪。中國人最敬重的不是上帝真主,中國人最敬重的是自己的祖先。

中國人崇拜的是自己的祖先,敬畏的是自己的父母。這是對生命起源的敬畏!中國人看重的是傳宗接代、開枝散葉,這才完全符合生命延續的自然規律。四大文明古國中,信仰宗教的三大文明都消亡了,唯有信仰祖先的中國文明得以延續。

中國從未消亡的原因正是因為中國人有這種自強不息“信自己”的堅定信仰!


tlliqi


一直在想,這個話題,是不是隻是我們自己在關注。

但首先要說,“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並不準確。國際上通行的表述是世界四個“最初文明”——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和中國——指的是誕生於公元前1000年前的四個原生文明。據說,最早是梁啟超在1900年使用了“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誤導人們長期以為真有這樣四個古老的文明國家存在。

但的確,四個最初的文明,除了中國持續發展之外,其他三個都命途多舛。

一個個來看。

古埃及。可以稱為文明古國。


一般認為,古埃及自公元前5000年在東北非的尼羅河谷興起。有文字的文明史從公元前3100-前30年。其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沿尼羅河,包括一個狹長的峽谷,稱為上埃及,又稱“塔-舒穆”,意思是“狹窄的土地;另一個是扇形的尼羅河三角洲,稱為下埃及,亦稱“塔-麥胡”,含義是“充滿水的土地”。3000餘年,埃及先後經歷了31個王朝。加上最後300年間的托勒密時期,總共32個王朝。最興旺的新王國時期(前1539-前1075),人口約為300萬。

用美國史學家溫迪.克里斯坦森的話說,“新王國時代的帝國法老擁有驕傲、自信的面孔。他們擁有世界。他們過高地看待埃及,甚至過高地看待自己。對於這些強大的法老來說,沒有任何自吹自擂是太大的,沒有任何建築是太龐大的,沒有任何征服是太具挑戰的。”但恰恰是在此時,“變化之風正在吹起”。

從前1075年開始,埃及的國力衰落了,很快分裂為很多小王國,而且連年混戰。於是,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和馬其頓希臘人從公元前664年輪番入侵。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趕走了波斯人,開始了托勒密時代。公元前30年,埃及正式併入羅馬帝國,成為一個行省。

從托勒密時代開始,埃及就變成了“一群民族”的一部分,自己的古老本土文明迅速消失了。

美索不達米亞。不是單一國家或單一文化。


“美索不達米亞”是希臘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兩河指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這是一個區域,包括現在的伊拉克以及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區。這個地區萌發最初文明的面積,大約在20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沒有辦法統計,但當時最大的城邦烏魯克也就6000人口。據此推算,整個地區,最多時的人口應該也沒有超過100萬人。美索不達米亞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500年。有文字的文明史存在於公元前3500-前539年。

在這3000年間,蘇美爾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輪流成為此地區最有影響力力量。

美國曆史學家芭芭拉.A.薩默維爾評論說:“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政治是這樣,沒有一個民族能長久地保有權利。因為沒有一個公認的領袖統一各個地區,不同的城市在不同時期變強。在習俗、宗教和語言上略有不同的各個集團相繼掌權或失勢,有時候甚至在幾個世紀之後捲土重來。結果,這個地區特別容易遭到外來入侵”。

公元前539年,波斯的居魯士大帝率軍隊徹底摧垮了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

古印度。稱為哈拉巴文明更為準確,其歷史更加含混。


古印度是一個地理概念,泛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整個南亞次大陸。歷史上,不曾有一個國家把印度作為國名。印度,是波斯人、希臘人的說法。我國的《史記》和《漢書》稱之為“身毒”。《後漢書》稱為“天竺”。直到唐代的玄奘,才堅持譯為“印度”。

現在所說的“古印度文明”,國際上公認指的是繁榮於公元前2000餘年前“哈巴拉文明”或叫“印度河文明”。國際上同時公認,這一文明的確切範圍和時期還有待確定。其面積,大約是古埃及文明的兩倍——60萬平方公里左右(印度學者認為達到了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更不可考。這個文明似乎早已被人們遺忘。在世時文獻中連其傳說亦不存在,更不要說有任何歷史記載。唯一能夠證明有過這樣一個文明的,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發現的屬於印度河流域的2000多枚印章。印章上或多或少刻有文字,有些是象形的,有些可能表示音節。但至今這些文字都還沒有被破譯。據推測,哈巴拉文明存在於公元前2300-1750年。

連印度學者也贊同,如辛加爾,從公元前1500開始,印度文明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雅利安人的到來。他們帶來了與印度河文明大相徑庭的另一種文明。多數學者堅持,根據語言學和考古學,雅利安人這個印-歐語系的“各民族”,起源於中亞或者俄羅斯南部。他們不是公然的武裝入侵,而是民族遷徙,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抵達南亞次大陸。學者們認為,不是雅利安人毀滅了印度河文明,只是開始了一個新階段。就是說,被稱為“古印度文明”的哈拉巴文明在公元前1750-1500年之間莫名地戛然而止了。

以上三個“最初文明”命運的解析。

以上三個“最初文明”何以沒能延續發展呢?

第一,當時的人類還處於“懵懂初開”的階段,民族遷徙和融合尚在進行中。破土而出的文明嫩芽禁不住動盪和衝擊。這是文明自身的原因之一。

第二,古埃及在強大了之後,內部的自大、惰性使其逐漸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哈拉巴文明的衰落也應該有著自身致命的因素。

第三,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都經歷了“強勢民族”的入侵,以致文明發展的進程被打斷。哈拉巴文明即便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也因為雅利安人的遷徙入駐而灰飛煙滅了。

中國的古文明何以能持續發展。


中國“最初文明”的境遇完全不同。

第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保證了中國“最初文明”的持續發展。

法國的孟德斯鳩1734年寫成了《羅馬盛衰原因論》一書,在分析古羅馬成敗原因的時候,提出了要重視地理環境因素的觀點。這曾經被作為“地理環境決定論”來批判。但是,就中國的“最初文明”不受衝擊來說,至關重要。中國,西南為高原和高山;西北為連綿不絕的沙漠;東部面臨大海。這造成了中國地理上的半封閉狀態。阻止了強勢民族的入侵。有學者認為,雅利安人在公元前業已到達現在的中國境內定居。但僅僅限於最西部,大規模的民族遷徙未能實現。中國境內北部的遊牧少數民族,從商朝起,即已不斷對中原定居的農業民族進行襲擾。不過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遠低於中原民族,因此他們的入侵或被成功抵禦,甚至被徹底驅離,如匈奴;或者進入中原後被迅速同化,如滿清。這使得中國的“最初文明”逐漸發展完善成為了中華文明;很多的少數民族,也逐漸融合成為了中華民族。

第二,中國很早就建立了統一的中央政權。有足夠大的地理縱深和足夠多的人口。目前,夏朝還缺乏考古的足夠證據。在商朝,直接掌管的土地面積已超過100萬平方公里。周朝亦如是。據專家們考證,週末的人口已達到3000萬或者更多。由此推算,殷商人口應該不低於1000萬。以這樣的地理面積和人口為基礎的文明,很難被其他文明所替代,演化為成熟的中華文明是一種必然。

第三,中國“最初文明”以黃河、長江等流域為源頭,至少於距今8000年前即已形成規模型城市。治理水系和抵禦少數民族入侵成為國家統一的客觀要求。所以,在夏商周之後,仍然形成了秦漢、唐宋、明清三大帝國。這成為中國“最初文明”得以順利延續發展,發展為中華文明的重要保證。

第四,中華文明自身確實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是中華民族團結和發展的重要粘合劑和催化劑。

四大“最初文明”的不同命運,令人扼腕唏噓。

我們應該為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而自豪。但似乎不必沾沾自喜,更沒理由妄自尊大。中華民族的再一次偉大復興才是當前的要務。

(圖片來自網絡)


一老沈一

四大文明古國,如今只剩下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之上。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榮幸,更是對我們中華文化的肯定,那麼為什麼只有中國經久不衰,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們先來說說其他三個古國為什麼會滅絕。那麼就先拿離我們最近的古印度來說起。古印度起源於印度河流域,經過長期的發展在前322~前185孔雀王朝時代達到鼎盛當時經濟繁榮,國家鼎盛直到後來古印度不斷的遭受外國入侵者的侵略而且文化語言隨之被同化,古印度最終滅亡。

再來看看古巴比倫,古巴比倫起源於兩河流域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紀初為赫梯人所滅,古巴比倫在神話、藥典、曆書方面成就突出。更有空中花園世界級的文化瑰寶。這麼強大的國家卻處於極度淫亂的生活中,這也導致了他的滅亡。

相信大家對於金字塔都不陌生吧,這也是世界未解之謎。在遙遠的古埃及是怎麼建造金字塔的,從這可以看出古埃及當時的發達程度。古埃及發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是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度,這麼厲害的國家是怎麼滅亡的呢,有人認為是氣候變化,天氣大旱導致他滅亡。也有人認為,其滅亡政治衝突導致起滅亡。至今也沒有一個說法,古埃及的滅亡撲朔迷離。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中國現在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文化與經濟發展飛快。中國沒有被滅絕是有原因的,第一中國人口基數大不容易被侵略。第二中國發生戰爭往往是民族之間的戰爭,我們的文化主體沒有變化。第三儒家思想起了重要作用,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第四皇權至上有利於統一人民共同抵抗外族侵略。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下中國才一次次從危險中逃脫,成為僅存的文明古國。


抒史先生

三語言和文字開啟人類文明的歷史,歷經幾千年曾經有無數人類文明在世界各地綻放光茫,其中大多數都被歷史淘汰。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也只剩中國一支獨秀,經久不衰延續至今。

縱觀歷史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文明都因戰亂和被外來文明入侵而湮滅。中國文明能獨善其身與自身的幾個優勢不可分割。

第一,優越的生存條件。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這裡有廣擴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充沛雨水為農耕發展提供了奠定了基礎。豐富的食物來源為早期的部落社會的穩定和人口發展提供了保障。

第二安全的周邊環境。黃河流域,地處中原。北方有險峻的秦嶺山脈 和廣擴的蒙古草原,土地貧脊早期在此生活的遊牧民族人丁希少分散,生產落後。不足以產生威脅。西南有云貴十萬大山和喜瑪拉雅山脈為天然屏障西面和西北有崑崙山脈,天山山脈和無邊的沙漠做為門戶。東北有大小興安嶺龐大的原始森林是野獸的天堂。東面和南環海,再航海技術不發達時期是最安全的天然屏障。這些保障讓中華文明長期就象搖籃裡的嬰兒一樣健康成長。阻擋了早期西方文明的入侵和戰爭的踐踏。

第三,完整發展程序。中華文明從發明人工取火,修房建屋。從徒手勞作到先進的生產工具使用,從象形符號到甲骨文再到現今簡體漢字。從分散的部落,融合成國家。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到奴力制國家,到君權制的封建制王朝,經歷近代民主革命,到1949年建立社會主新中國。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

第四,完善的社會制度。從夏朝建立,歷經商周的努力制社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經過統一文字,貨幣及施行度量衡統一標準。推行以王權為中心的君主專治。建立郡,縣,鄉等初級行政權力機構,消弱諸侯的權力。任用選拔和推舉人才完善史制改革。和以強化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的分田制。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初步開啟了中園封建王朝的篇章。後經漢,唐兩個朝代的完善,為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繁榮強盛奠定了基礎。

第五,強大的文化精神。中國的文化發展異於西方和南亞的文化。使中華文明能夠屹立不到的重要原因。流傳於民間的女媧補天,大禹治水,人妖大戰,封神傳說,精衛填海,牛郎織女,大鬧天宮,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神話體系。體現了中華民族敢於與天鬥與地鬥,不畏強權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另外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得到發揚光大,成為後面的社會文化思想的主流。在東漢時罷除百家獨尊儒學使後期的社會思想更加純粹,更具傳承性,更有影響力。儒家思想講究人人都有求學的權力,和參與國家政治的權力。以齊身治家平天下為己任。同時強調了君權的特殊性和統治者至高無上的權力。民以忠君衛國為本。三綱五常,是儒家治國的主要精髓。既君為臣綱,夫為子綱,夫為妻綱此為三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這些文化思想強化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地位。也使民眾對國家和民族有了歸屬感。這些先進的思想加上完善的封建體制。不但繁榮了中原社會,同時也讓周邊的其它民族建立的政權深受影響,紛紛效仿並派使稱臣學習。出現了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萬國來朝的繁榮現象。這也是元,清兩次外族的統治中原,而文他們的異域文化反背中原文化同化和吸收的原因。

第六,由於以君權至上,所有的一切都服務於君權,服從於君權,包括宗教信仰。所以在中國的歷史上不存在宗教控制君權和政治的情況,只有政權打壓宗教勢力的狀況出現。進一步穩定了統治者的地位。避免了神權對統治者的威脅。

中華文明的這些優勢,促使了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中國的末來仍將受惠於中華文明的傳承。


我在塵世修行115077

中國一直屹立在世界之林,歷經五千年而經久不衰,當其它幾個文明已成過眼雲煙時,中國依舊傲立潮頭而不倒。奠定中國統一的第一個朝代是周朝,周朝以關中地區方言“雅言"做為國語,統一了北方地區的語言和文字。


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是秦朝,秦始皇掃平六國,建立了秦朝。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了度量衡。另外讓人一直詬病的“焚書坑儒"歷史上起到了統一華夏民族思想,防止各種思潮影響引起國人的分裂的目的。中國為什麼沒有分裂成歐洲那樣,關鍵在於秦始皇時的統一國人思想!加之漢朝的獨尊儒術,漢民族在形成之初就被統一了思想和行為。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中部草原的最東方,這裡又有隆起的青藏高原,茂密的熱帶雨林,將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人口最繁多的地域隔離開來。



中國有史記載以來,就供養著非常龐大的人數,漢帝國的人口峰值高達5900萬,數十倍、上百倍於周邊其他民族。帝國內居住的人民則由同一語言、同一文字、同一文化密切聯繫在一起。 因而,當遊牧部落攻破長城,入主中原時,往往為了更好的統治國民,宣佈接受當地的文化,最終被人口占據優勢的中國人同化。


一位能幹的大臣建立了新的王朝,在他和他的子孫的帶領下,帝國在29次對外戰爭中,取得了其中27次的勝利,為帝國人口的恢復贏得了寶貴時間。 當五十年後,五胡亂華來臨之際,中國人又能以較為龐大的人口來應對他們。

事實證明,古代中國人的繁衍能力是非常強勁的,作為當時人口最稠密的北方地區,中國人輕易地將入侵者同化了。而為了躲避戰亂、遷徙到南方的中國人,又將南方中國化了,因此,當中國重新統一以後,猛然發現,中國一詞的涵義,已不再僅區限於中原一隅了。整個帝國,都是中國。




行雲流水1437995

題主不是上圖了嗎?那我也貼一張。


四大文明古國都是溫帶大平原地區。

四大文明古國都處於一兩條河流之間的中下游。

相比寒帶和熱帶,相比缺水的沙漠和高海拔的山區,顯然溫帶大平原地區,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了。(在中國山東河南兩省有接近2億人口,而中國其他任意兩個相連的省,都沒有這麼高的人口,包括結束百年戰亂沒幾年的1953年人口普查,山東河南兩省也是各3500萬,全國最多。所以溫帶適合人類生存是必然的)

而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則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正是因為人口多,戰爭多。所以為了擁有溫帶大平原地區。只有更高的技術,更高的智慧,更強大的國家才能一直在溫帶大平原立足。這也是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在這裡的原因了。因為競爭,而率先出現了文明古國。

只不過很不巧的是,人類的遷徙史,比如O繫到達中國的大致線路——是從非洲大裂谷出發,經過埃及到以色列 約旦 再到伊拉克(古巴比倫) 再沿著伊朗 巴基斯坦的海岸平原地區 到達印度。然後經過東南亞 東南半島,進入中國 雲南 四川 陝西 河南 山東。而很顯然,埃及和旁邊的巴勒斯坦(以色列) 伊拉克(古巴比倫)還有印度,都是在遷徙路線上。不僅僅是O系很多在中東地區徘徊的民族都會經過這些地方。包括這條遷徙路線上的雲南四川 還有印度 等國都是民族眾多。而伊斯蘭教興起之前,埃及到巴基斯坦這條線會有多少民族?估計也少不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線四通八達,各種民族遷徙都會經過這些地方。而每個文明都很難長盛不衰。所以,就只有被覆滅的命運了。

而看看地形圖,中國有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兩塊屏障阻擋,在人類文明發展不足的時候是很難跨越的。而中國東側是海,也不會腹背受敵。上古時代只需要阻擋遷徙路線以西的敵人就行了。而秦漢以後遊牧民族逐漸發展之後,才以北方的形式影響中國。

只不過遊牧民族因為其遊牧性質,人口往往只有漢人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除非中國發生巨大混亂否則根本無法動搖中國。而哪怕幾個少民政權,又因為漢人人口基數龐大。只能全盤漢化,選擇融入中國。

這就是中國是唯一五千年傳承的文明古國的原因了。


淡藍色榮譽02

1.生態環境

有研究指出,特定的地理環境促成了中華文明的擴張和綿延,其生態因素包括三個特徵:

①廣闊的水網分佈不僅成為了天然的交通運輸網絡,更將擁有同樣文化卻散居在不同地方的人們聯繫起來。

②廣袤的土地為承載大量人口的農耕經濟提供了保障,促使越來越多的族群和人們加入了中華文明。

③古代中國人的聚居區(中國北部地區)氣候比較寒冷,所以這裡的人們比同時期處於較溫暖地區的人們,如古埃及人、印度人和巴比倫人,需更勤奮工作。為了抵禦寒冬,中國人需要搭建屋舍、準備衣物和柴火。中華文明即是源起於較寒冷的北方(黃河流域),之後逐漸遷徙擴展至較溫暖的南方,從長江流域到珠江兩岸。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起始於溫暖的南方(希臘和羅馬),並逐漸向北面擴展,先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到西歐(荷蘭、比利時、法國、英格蘭、德國等),最終到達俄國。

2.文化、宗教因素

一系列的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釋為何中華文明能擴展並影響其他遠離黃河流域的族群。在這些因素中,有一個特別的因素就是,古代中國人有一種與“天”緊密聯繫的世俗宗教。

儘管現代中文裡的“天”在英語中翻譯成“Heaven(天堂)”,但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天”是高高在上的,是仁慈與先知的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控著宇宙中的秩序,包括統治人類社會。雖然“天”被具化為一個神,受到人們朝拜,被稱作上帝(或上天),但它卻不是唯一的神。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中國人被灌輸了一種非排外的世界觀(正如天堂並不排斥任何人),形成了一種兼容幷蓄的文化。

所以,認為“天”並不限於某一族群,這與《聖經•舊約》中基督上帝僅限於猶太人不同(直到耶穌之後,基督教才被允許流傳至異教徒)。而恰恰這種特性使得非漢族地區的族群融入中華文明成為可能。鑑於此,加之中國沒有像西方一樣的制度化的教會組織的存在,使得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宗教戰爭,這或許也是中華文明從未間斷的原因之一。

3. 皇室統治方法

另一個導致中華文明不斷擴張的因素則是皇室的統治方法,通過文化吸收以及示範效應等方法,而不是通過征服和壓迫。政治上,自周朝(前1046—前256)開始,中國統治者設立了一套分封制度來管理遊牧族群。與西方不同,羅馬帝國征服歐洲後,用羅馬文化取代了希臘文明,而在中國的王朝更替中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文化斷層。

此外,由於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來入侵者融入其中並在征服勝利後被“漢化”。歷史上,中原曾兩次遭到少數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帶領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1206—1368),另一次是滿洲人建立了清朝(1616—1911)。雖然他們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卻最終被“漢化”,用中華文明的思想來建立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中華文明從未被蒙古或滿洲文明所取代。


王l先森

文明古國的定義是有管理階層,管理機構,青銅器,有城池,文字記錄,三千年以上歷史。四大文明古國的定義是中國人提出的,國外人提出六大、七大、八大文明古國,甚至十大文明古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國提出時有一定歷史侷限,沒有提到蘇美爾。蘇美爾文明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文明最早,文字最早的城邦國,他文明從公元前5000年開始至公元前2200年,在兩河流域下游。埃及文明時間在公元前4000年前後,一百年來世界上有多位專家認為埃及文明和文字起源於蘇美爾。巴比侖文明在公元前2200左右,基本在原兩河流域,其楔形文字是以蘇美爾楔形文字為母本而改造的,文明也是學習參照其文明成果。印度文明或者叫哈拉帕文明為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700年,他位於印度河中下游的十來個城邦國。文字繼承早期蘇美個象形文字,哈拉怕文明基本複製蘇美爾的全部文明成果。而中華文明號稱五千年,世界上只承認從殷墟商晚期的3300年文明,近年來通過對偃師二里頭遺址的挖掘,其文明最早為公元前1750年(中華文明歷史又多出450年),普遍為公元前1730年至公元前1720年,再往前年代文明遺址在中國沒有發現,中華文明是對蘇美爾文明和哈拉帕文明的全方位複製。從文明人種分類,埃及,哈拉帕,中國文明建立是黃種人,巴比侖文明是雅利安人。從文明源頭都是以蘇美爾文明為母版。從時間上埃及文明和蘇美爾文明分開最早,巴比侖和哈拉帕時間相差不大。中華文明是對哈拉帕文明繼承關係,時間基本上是無縫對接。需要指出的哈拉帕文明是我國夏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商文明。 另外還有地理原因,中華文明二面是巨大山脈,南面喜瑪那雅山、崑崙山,西面天山、阿爾泰山,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阿拉伯帝國、羅馬帝國很難逾越這些高山、冰川,即使逾越要面對塔克拉馬干沙漠、巴丹吉林等沙漠,數千裡荒漠、高山、冰川,不僅後勤補給跟不上。胖的拖瘦,瘦的拖死。地利有利中華。 還有中華帝國在多數時侯還是強盛的。戰國時期秦、趙、燕國都很強大,動則幾十萬軍隊,兵器用連弩,長矛、長鉤、長劍,同時期羅馬等其他帝國都不是他們對手。秦、兩漢又是強大集權,兵強馬壯,劍指阿富汗,中亞,天山南北,擊敗強大的匈奴帝國,此時世界所有軍隊加起來都無法憾動中華。最弱時期南北朝,南朝仍保留中華文明火種,鮮卑、匈奴漢化。唐朝擊敗強大突厥帝國後,阿拉伯帝國崛起,安史之亂後唐朝衰弱。但屬於中華系統吐番王朝強盛,多次擊敗阿拉伯聯軍,客觀阻止伊斯蘭教的東進。雖然兩宋及元、明、清時,我國及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仍然強大到足以抵禦任何來犯者。 天佑中華,天佑中華文明。


柴墟子孫

全球“四大文明古國”儘管認同的時間有極大的差距,無法排定先後順序和當今流傳與使用的文化已非原古文化。但一致公認的是:古中國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目前只有中國現代文化、文明與古中國文明是在繼承中得到發揚光大,中華文明經歷過多次大的民族融合(56個民族先後經歷過:黃帝戰勝蚩尤,西周入主中原,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北朝及五代十國,蒙古大元,滿大清等),但是每一次融合都是將中華文明作一次大的推進,並且沒有中斷過,篡改過,或全部泊來過。

古代文明,應該是口口相傳、實物承載、文字記錄等形式的一代一代人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單就人文始祖伏羲創造的“卜術”來一孔窺視,中華古文明史可以說在一萬五千年以外。因為西方人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認定相對事物的“標準”自然也不一樣。普通認同:文字記載,人口群居,實物保存“三個基本標準”。

西方認為以古巴比倫為代表的“兩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希臘寺廟祭祀、宗教等支撐;以古埃及為代表的“尼羅河文明”,有古埃及“金字塔”和“木乃伊”作支撐;以古印度為代表佔“恆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印度文以“廣為流傳的宗教”作支撐。而“黃河流域文明”的起啟期,缺發文字記載,大都是“口口相傳,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如中國的“掛”(習慣稱“八掛”),是一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儘管從古代到現在仍然在沿用並逐步發展,並且已進入中國和西方的大學課程之中成為《易學》。西方對中國認同的古文明如:伏羲、女媧造人,山海經,甚至是對殷商(認為僅有“甲骨文”作支撐)等,認為是“傳說”、“推揣”、“臆想”等,都持否定觀點。但是,一致公認和史載的是《周易》(冒過殷商時期了,是周朝產物),那才是有文字記載,有人文傳輸,有群眾公用或認同。所以,中華古文明也被認為時間較晚一些!

創建於2017.12.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