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巴列维王朝: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库尔德人占伊朗总人口的10%,是伊朗的第三大民族,前两位是主体民族波斯族和阿塞拜疆族,不过,伊朗的库尔德问题并不突出,要求自治或独立的库尔德民族运动或叛乱规模较小,影响不大。

伊朗巴列维王朝: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这主要是因为,库尔德民族在伊朗得到承认,去民族性没有得到压制。另一方面,伊朗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压迫现象不突出。在亲缘、语言和文化上,库尔德族和波斯族更为相近,“不像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波斯人与库尔德人关系更为紧密。这一种族姻亲关系有时可能使伊朗库尔德人的民族要求变得温和。”

在萨法维王朝时期,伊朗政府为了加强对边境地区的防守,给予库尔德人自治的权力。但是卡扎尔王朝时期,中央政府加强集权,开始于19世纪废除库尔德公国的自治地位,1865年,最后一位来自阿尔德兰家族的库尔德王子被剥夺权力,标志着伊朗库尔德人的特权地位丧失。

“一战”以前,伊朗社会中,宗教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再加上不同的族群文化相互制约,所以库尔德人的族群意识十分淡薄。政治上,卡扎尔王朝政府向各个族群开放,不讲求门第血统,库尔德贵族可以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权力阶层。

伊朗巴列维王朝: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但是,一战结束后,伊朗库尔德民族主义依然有所发展,地方观念和政治野心日益膨胀,甚至提出了政治独立的要求,种种因素推动着伊朗库尔德人加入了中东库尔德民族主义的队伍。贵族赛义德·塔哈和哈马·拉希德开始积极与英国人接触,探寻在英国保护下建立库尔德国家的可能。施卡克部落的酋长伊斯玛易里·阿加·斯穆科向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卡拉狄扎市市长赛里木·阿加写信,列举英国对他提供的各种帮助。此外,还有一些酋长存民族主义情绪、政治野心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苏联求助。

1919年,伊朗库尔德地区开始动荡起来,首先揭竿而起的就是伊斯玛易里·阿加·斯穆科。斯穆科是施卡克部落(位于邻近土耳其的科托尔地区)的头领。该部落利用局势混乱之机组织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斯穆科因英勇善战、擅长外交和缺乏竞争对手而出任联盟的最高领导人。

伊朗巴列维王朝: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传统上库尔德酋长一直把和政府作对视为提高自身地位、扩大地盘、增强实力的一种手段。于从事战争动员。1907年,斯穆科的哥哥贾法尔·阿加因鼓吹民族主义被大不里士的总督暗杀,令斯穆科对波斯人怀恨在心,一直策划如何通过联合土耳其和英国来反对伊朗政府。一战结束,奥斯曼军队撤出伊朗西北地区,斯穆科乘机夺取大量俄国武器,控制了从奥斯曼边境到大不里士的大片区域,在马尔米亚湖西部和南部一带十分活跃,不停地与俄国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和波斯人结盟或作战。他在

1918年拒绝了亚美尼亚人联合抵抗土耳其人的要求,还暗杀了亚述主教马尔·西蒙。1919年夏,斯穆科夺取了礼萨叶镇,将其洗劫一空。伊朗哥萨克旅在俄国军官菲力波夫上校指挥下进行报复,打败了斯穆科的军队。双方开展谈判,暂时停战。

伊朗巴列维王朝: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1921年2月,哥萨克旅军官礼萨汗在英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出任伊朗首相兼国防大臣职务。1925年,礼萨汗夺取王位,宣布伊朗为立宪君主制国家,开始构建民族国家。礼萨汗决心按欧洲国家的标准打造伊朗,他努力加强中央集权,首先建立起4万多人的新式军队,用来打击部落势力。之后,又对所有部落地区实施改造,消除骚乱的根源。还禁止本地人担任地方官职,在少数族群地区确立波斯文化的优势地位。他用军事手段强迫非波斯族接受官方定义的波斯文化,在库尔德地区强行推广波斯语的教育,禁止人们穿库尔德服装.逮捕说库尔德语的人。借鉴土耳其做法,将库尔德人称作是“山地伊朗人”,不过“库尔德人”这个词并没有公开禁止。

1921年,叛乱再起,斯穆科先发制人,夺取了穆克里的首府萨伍季·布拉格(马哈巴德),杀死了400名政府宪兵。接着又大肆劫掠,杀死了数名库尔德头人。他的疯狂举动不仅今政府担忧,还得罪了不少库尔德人,以致恶名远播。斯穆科很快兵力上万.势力直达卢里斯坦,并把总部迁到了马哈巴德,为库尔德民族主义摇旗呐喊。他与英国、苏联和土耳其联系,同意将摩苏尔划入土耳其版图;同时积极与其他库尔德领导人实现联合。他在控制区任命官员,独立行政.还派人前往乌尔米亚等城市鼓吹自治。

斯穆科叛乱以后,苏联入主动介入进行调解,建议伊朗政府给予库尔德人自治地位。伊朗政府急于稳定国内局势.表示愿意维持和平,甚至希望与斯穆科达成协议、给予库尔德人有限自治的地位,还授予斯穆科大湖(乌尔米亚湖)以西地区总督的头衔。

伊朗巴列维王朝: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但斯穆科不想坐等政府的施舍。他急于扩大战果,于1922年夏向马拉加进军,夺取该城。卢里斯坦的卢尔人也发动叛乱,导致整个西部陷入动荡。礼萨汗指挥伊朗军队迅速出击,平息了卢里斯坦的叛乱,然后全力对付斯穆科。1922年,训练有素、装备先进的伊朗军队与斯穆科的人马在沙卡尔·亚齐进行决战,获得大胜,斯穆科的部队仅剩1000余人。斯穆科率少数随从逃往伊拉克。伊朗政府多次与斯穆科联系,宽恕他的过措、希望他返回国内。斯穆科便于1929年回到伊朗,获得乌尔米亚总督一职。但不久,他被伊朗军队狙杀。

斯穆科叛乱是伊朗库德人谋求独立的最早尝试,他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但缺乏明确的意识形态和组织架构.只会使用传统的劫掠方。他野心勃勃,敢于行动,却奉行流寇主义,未能在控制区建立起正式统治。在他领导的库尔德酋长大会中,马哈巴德的库尔德人被排除在外。他在进攻政府目标的同时,也大肆抢劫库尔德同胞。事实上,他的关心重点不在民族主义,而在能位自己发挥最高权力的独立地区。他也没有提出任何民主改革的要求。

伊朗巴列维王朝: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当时的伊朗统治者正尝试构建民族国家,不会任由少数族群的民族主义自由发展。国际上,英国等殖民国家明确承认伊朗对库尔德地区的主权,否认伊朗有库尔德问题存在,从而使伊朗库尔德民族主义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

斯穆科之死,使刚刚萌芽的伊朗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进人低潮。进入30年代,伊朗政府继续巩间中央集权,加强对库尔德地区的控制,重点破坏各部落的政治军事组织,甚至考虑搞文化同化,压制库尔德人的族群认同。礼萨汗多次强调,库尔德人仅仅是一个部落群体,不是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