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遷路上“法”相隨

溫志琳、羅雅琴

徵遷戶信得過的“法律把關人”

吉州區白塘街道村民傅某,讀過高中,人稱“秀才”,家裡老屋在徵遷範圍內。工作組多次上門講政策說道理,始終未能做通工作。吉州區高鐵建設項目指揮部聘請的法律顧問——江西派諾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建接到任務後,會同工作組上門。剛一進門,傅某便搬出《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給工作人員“上課”,對徵遷方案“挑刺”。吳建與其辨法析理,像“解釦子”般解開其法律認識上的誤區,最終傅某認可了徵遷方案,在離截止期還差半小時的時候,簽署了房屋徵收協議。

自徵遷工作開展以來,法律服務保障組及時化解各類糾紛170多件,其中“五荒拍賣”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1件,純遺產糾紛11件,純分家析產糾紛26件,遺產與分家析產混合糾紛19件,遺產、贍養、分家析產混合糾紛8件,沒有血緣關係的房屋共有糾紛8件,村民與村民、組與組、自然村與自然村、村委會與村委會土地或山林糾紛100餘件、涉訪涉訴糾紛2件等。

得心應手的“法律活字典”

高鐵站前新區建設時間短,任務重,項目總量大,矛盾糾紛多,“疑難雜症”多。吉州區高鐵建設徵遷項目指揮部組建法律服務保障工作組,運用法律手段破解難題,助力高鐵站前新區項目推進。

依託法律服務保障工作組,各工作組積極配合,對村幹部、村民進行政策和法律宣講,將宣傳材料發放到各家各戶。由顧問團律師、鎮街派出所幹警、區司法局幹部圍繞身邊的真實典型案例,以“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特邀徵遷對象代表和各階段出現的“釘子戶”參會,讓拆遷群眾懂政策、明是非、守法律。

在啟動高鐵一期第二部分房屋徵遷初期,少數村組出現一些搶裝修、搶建的現象,村民何某通過私自刷塗廉價硅藻泥牆面、突擊安裝地板條等方式,企圖套取國家徵遷補償款,還竄聯鼓動村民搶裝修,向政府索要補償款,嚴重擾亂了徵遷秩序,造成惡劣影響。指揮部會同律師、鎮街村組幹部、工作組人員、公安部門挨家挨戶上門進行法律規定講解、釋法說理,平息村民不滿情緒;同時,對搶裝修和搶建的面積進行剔除。

隨著280戶全部簽訂協議並集中選房,(下轉A4版)

實現了一期徵遷工作“零上訪”、矛盾糾紛“零激化”、突發事件“零升級”。

依法徵遷開創“吉州模式”

吉州高鐵項目房屋徵遷,繼去年10月用15天時間完成房屋簽約205戶7萬平方米、佔任務數的94%後,今年4月,又用不到20天時間完成房屋簽約280戶9萬平方米、佔任務數的97.9%,創下了“吉州速度”。

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每一環節的程序設計,都首先由法律服務保障組進行法律把關,確保各個徵收環節在法律規範內進行。在高鐵新區徵遷的推進過程中,諸多涉及土地流轉、宅基地使用、山林地界、財產分割等問題誘發的家庭內部、鄰里之間、矛盾糾紛不斷髮生,極大阻礙了徵遷的順利推進。為此,法律服務保障組第一時間主動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最大限度保障徵遷工作順利開展。夜調糾紛、夜談普法、夜訪民聲三項舉措,已成為高鐵項目徵遷提供法律服務的常態。

對於群眾關心的徵地拆遷政策、利益補償標準及相關獎勵政策等事項,實行全部“上牆”、發“明白卡”和公開信,公開所有徵遷幹部信息,並將被徵土地、拆遷房屋面積、徵收標準、補償金額在鎮村務公開欄進行張貼公示。吉州區紀委、檢察、法院、財政、審計五部門對拆遷政策執行、資金使用等環節實行全程監督,對已結算和安置的群眾進行隨機抽查。在土地丈量、房屋測量評估、實物清點中,嚴格實行項目指揮部、所在鎮街、村委會、徵遷工作組“四方會籤”,保證徵地拆遷工作各個環節公開、公平、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