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問題多:弄虛作假、矇騙檢查、敷衍塞責……

大白新聞了解到,從5月30日開始到6月7日,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陸續進駐10個省(區)。剛入駐沒幾天,就讓一些“假整改”原形畢露:弄虛作假、矇騙檢查、偷排汙水...

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問題多:弄虛作假、矇騙檢查、敷衍塞責……

寧夏某企業弄虛作假,矇騙屬地環保部門

今年4月8日,惠農區環境監察大隊接到舉報,反映寧夏源生公司偷排廢水。4月9日,環保執法人員對該公司廠區西南側罐區周邊進行現場踏勘,並對群眾反映的區域進行挖掘取證,挖掘長約15米、寬約2米、深約3米,未發現排水暗管,也未發現長期排放痕跡,但挖掘出藍色空桶7個,且挖掘出的土壤有明顯異味。

經現場問詢,該公司生產負責人證實,2015年5月下旬試運行期間,曾將生產廢水排入該區域的土坑並予以填埋。為防止地基下沉,埋入藍色塑料桶進行支撐。執法人員取證後,依法向該公司下達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企業立即停產。

日前,接到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第二督察組轉辦件,惠農區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當即對寧夏源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證實,核實該公司已於今年4月11日停產。環保部門要求企業必須在相應的汙染防治設施建設完成後,經石嘴山市環境保護局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

政府對督察整改敷衍塞責,變本加厲

6月11日,督察組通報,江蘇省泰州市泰興濱江汙水處理有限公司在長江岸邊違法傾倒數萬噸汙泥問題,兩年來不僅沒有整改,汙泥堆積量反而大幅增加,給周邊環境和長江水質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據悉,2016年7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督察組收到多個反映泰興濱江汙水處理廠違規堆放汙泥的信訪舉報,並將其作為重點案件轉辦地方整改。2016年泰興市環保局對濱江汙水處理廠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年8月16日泰州市提交的報告表示,濱江汙水處理廠已停止汙泥堆場的使用,11月底前啟動實施汙泥規範化處置,力爭在兩年內處置完畢,且表示在處置過程中,如有堆場土壤受到影響,將與汙泥一併處置。

督察組相關負責人表示,泰州及泰興兩級政府對督察整改敷衍塞責,而且變本加厲,對於違規堆存的汙泥不聞不問,至督察“回頭看”時整改仍無實質性開展。

通報指出,當地政府沒有將這一問題納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反饋報告中的承諾成為一紙空文”。兩年來,當地不僅沒有按照承諾進行規範處置,而且放任濱江汙水處理廠繼續非法傾倒汙泥,致使汙泥堆放量從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期間的2.3萬噸增加到約4萬噸。

小冶煉企業仍在違法生產,公示已整改到位

6月9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檢查發現,欽州市一批應淘汰的“散亂汙”小冶煉企業仍在違法生產,嚴重汙染環境,但欽州市政府和區直有關部門公示其已整改到位。督察組現場檢查百色市德保縣德柳錳業有限公司,發現企業存在私設排汙口,除塵器存在故障,廢氣不正常排放等問題,並採集相關水樣和土壤樣品送檢分析,進一步核實。

督察組認為,欽州市、百色市存在整改不實或虛假整改情況,建議:一是核實相關工作,對涉事企業,要堅決依法停產整治或關閉取締;二是啟動問責程序,依法依規追責整改推進不力相關企業和負責人;三是按要求媒體曝光,壓實整改責任,形成推進整改工作高壓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