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派的代表兵器峨眉刺

峨眉刺,短双奇兵器,又名峨嵋针,称峨嵋对刺或双锋挝。最早始见于《清稗类钞》:"宣统辛亥年,拳师戴绵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表演的武术项目中有'峨嵋针',即今之峨嵋刺。"

此械一般外形长约一尺(长短也可因人而异),两头细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锐刺。形如枪头

峨嵋派的代表兵器峨眉刺

;另根据锻造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三棱峨嵋刺、六棱梅花峨嵋刺等;中间粗,正中有一圆孔,上铆一铁钉,钉子可在孔中灵活转动,钉串连一套指圆环。

峨嵋派的代表兵器峨眉刺

据传说"峨嵋刺"为古代水战中使用的一种格斗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杀或潜入水底凿穿船底之用,故又称分水峨嵋刺。后改为陆上 应用。由峨嵋山一位僧人发明,故称之为"峨嵋刺"。另有一说法,峨嵋刺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创,因该械形似鹅眉,故得名。峨嵋派的代表兵器峨眉刺

峨嵋派的代表兵器峨眉刺

歌诀曰:

戴家短兵峨嵋刺,井字八角步法奇;

挑点贯带劈甩挎,摆裹托推绞拨扎。

刀之用法贴敌身,棍之用法挪闪精。

剑之用法劲快妙,三器合一显奇能。

峨嵋刺由于外形极像女人的发簪就有传闻为女子所创。其实不然,其为峨眉山之上的白眉道长所创,为男子。峨嵋刺是峨嵋派的代表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