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除了李鸿章,这个人也要负主要责任!

19世纪末,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开始了明治维新,国家逐渐富强了起来,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与此同时,深受两次鸦片战争打击的中国逐渐发现了西方的强大,开始发愤图强,清政府组织开展了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李鸿章领导的北洋水师。

日本对外扩张最大的目标就是中国,日本将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于扩充军备,以清政府的北洋水师为奋斗目标,想建立一支东亚最强大的海军,1894年,日军与北洋水师围绕朝鲜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最后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而告终,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除了李鸿章,这个人也要负主要责任!

人们在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时,第一个要追究责任的就是李鸿章,因为北洋水师是由李鸿章一手创立的,一应军务也一直是由他全权负责,对于战败自然是要负主要责任,这个无法否认,然而除了李鸿章,还有一个人也要负主要责任,那就是清政府的钱袋子——户部尚书翁同龢。

翁同龢在历史上并没有李鸿章那么出名,他是咸丰年间的状元,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曾担任过刑部右侍郎,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就是由他平反,他在光绪年间曾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深受光绪皇帝器重,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曾多次因军费问题弹劾北洋水师。

据史料记载,光绪十七年(1891年),翁同龢曾上书光绪帝:北洋水师已颇具规模,如今国家财政度支艰难,请求暂停北洋水师向国外购置军火。所以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没有收到户部任何财政拨款,导致军舰老化,行动笨拙,很多炮弹甚至都没法发射,而日军的军舰早已领先北洋军舰一大截,不仅行动快而且射程远,例如著名的日本军舰“吉野号”,曾击沉多艘北洋军舰。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除了李鸿章,这个人也要负主要责任!

其实在甲午海战初期,北洋海军的劣势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屡战屡败,慈禧太后知道后很害怕,专门派翁同龢去天津找李鸿章问对策,李鸿章看到翁同龢非常生气,他对翁同龢说:“翁师傅负责管理国家财政开支,每次北洋水师申请军费都被你驳回,如今遇到大事了你过来问我的军舰,你觉得这些军舰现在还靠得住吗?”翁同龢说:“你作为臣子就应该尽忠尽责,既然事情这么紧急,当初为何不多申请几次呢?”李鸿章说:“朝廷认为我跋扈,谏官们认为我贪婪,如果我不依不挠,如今还能安然的站在这里吗?”

翁同龢显然是不想背这个责任,前文说过,他当初给光绪上奏暂停北洋军费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北洋水师已经很强大了,二是国家财政紧张。第一个原因显然没有说服力,强大是需要军费来维持的,翁同龢为官那么多年又是主战派,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第二个原因是说财政紧张,这个是事实,清政府经历两次鸦片战争洗礼,加上国内农民起义不断,财政收支早已失衡,加上慈禧太后又要修园林又要做寿,确实没有钱可以支出军费。 但这也不能成为主要原因,因为当时清政府是有向国外银行借款的,不可能一分军费都筹不出,那么翁同龢为什么要在军费上刁难北洋水师呢?其实他的刁难目标并不是北洋水师,而是李鸿章,因为他们有恩怨。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除了李鸿章,这个人也要负主要责任!

翁同龢与李鸿章的关系一直都不好,从政治立场来看,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是“帝党”派的领袖,一直反对慈禧太后擅权,而李鸿章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是“后党”派的重臣,二人分属不同的派系,是政敌,自然要互相打压;从个人恩怨来看,李鸿章早年曾与曾国藩一起弹劾翁同龢的长兄翁同书守城不力,翁同书被发配到西北三年后病死,翁同龢一直对李鸿章心存怨恨,甲午战败后他就曾上奏光绪帝将李鸿章斩首。

也就是因为心中对李鸿章的这份成见,加上财政紧张这个永远无法被反驳的理由,翁同龢在北洋水师军费上处处刁难,致使北洋水师军备渐渐落后于世界,而日本也趁着这段时间购买了大量的新式军舰,此消彼长之下,甲午战败是必然的结果,翁同龢必须要负主要责任,无法逃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