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如何宣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怎樣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5月29日,在湖北省社科聯舉行的專家座談會上,與會學者結合湖北省理論宣講工作實踐,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重視理論宣講是黨的優良傳統

中國共產黨創立初期就十分重視運用一定的形式組織幹部群眾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1926年12月,為培育農民革命火種,毛澤東來到武漢,在武昌主持籌辦了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即後來為人熟知的“武昌農講所”。800多名學員畢業後,多數被委任為農民協會特派員,回到各地領導開展農民運動。“武昌農講所”培養了一批農民運動骨幹,有力地促進了全國各地農民運動的發展,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開闢中國革命的成功道路奠定了基礎。

與會學者認為,以“武昌農講所”為代表的一系列理論宣講活動,體現了我們黨密切聯繫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傳播先進思想的優良傳統,需要我們在當代繼承發展、大力弘揚。

2017年11月,湖北省委開設“新時代湖北講習所”,通過開辦報紙專欄、群眾講座、基層課堂等多種形式,面向湖北省廣大幹部群眾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取得了很好成效。在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資源看來,“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的開設,正是對“武昌農講所”理論宣講傳統的繼承和發展。通過在田間地頭、工礦車間、居民社區、學校軍營等開設“微課堂”的方式,“新時代湖北講習所”引導廣大群眾增進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增強了人民群眾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與黨史國史學習貫通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史國史的學習教育,號召黨員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歷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湖北社會科學》雜誌社社長唐偉表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放入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中,是當下理論解讀和理論宣傳的一把關鍵鑰匙。

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安向榮認為,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與學習黨史、國史、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貫通起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思想宣講過程中,要把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在血與火的戰爭中的故事精神傳唱好,把第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歷程,和他們愛崗敬業、奉獻報國的創業精神宣揚好,把改革先行者們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傳承好,用豐富的黨史文化資源鼓舞人、教育人、激勵人。

創新宣講的方式方法

李資源及其團隊就湖北幹部群眾對於“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的認可程度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72.66%的受訪者希望採用靈活多樣的講習方式提高效果,62.80%的受訪者希望將講習的理論與實際更緊密聯繫起來。李資源認為,這說明當前理論宣講工作需要強化以學促用,增強解決問題意識。他建議,在理論宣講中應堅持問題導向,用黨的最新理論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與疑惑,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講出高度和溫度,提升幹部群眾的精氣神,真正發揮宣講工作教育黨員、發動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

安向榮表示,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宣講的方式方法。要抓住紀念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的時間節點,依託紅色遺址遺蹟及紀念場館等物質載體,善於運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創作優秀讀物、影視作品等,增強理論宣講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提高通俗化、大眾化水平。按照講得對、講得好、講得活的標準,組建宣講隊伍,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宣傳好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宣傳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發展和實踐探索,宣傳好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切實增強理論的輻射力。

黨校是培訓輪訓黨員幹部的主渠道。湖北省委黨校副校長張繼久表示,黨校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學培訓的主題主線,採取板塊式和滲透式相結合的辦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於每一個教學單元、每一個教學模塊、每一個教學專題。要大力運用案例式、雙講式、體驗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和學習法,引導黨員幹部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