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貝加爾湖

神秘之湖

小時候聽天氣預報時,最不想聽到西伯利亞,因為一提到西伯利亞就來冷空氣。等冷空氣到了貝加爾湖,再到了百靈廟,那就離變天不遠了。貝加爾湖這個名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感覺神秘兮兮,像刀刻一樣印在腦子裡。

後來從書上看到,貝加爾湖有1600多米深,是世界最深之湖。心想我的天,要是掉進去得多久才能到底兒?長大後才知道,那個湖面積不算大,可是儲藏著世上五分之一的淡水,而且純淨如甘泉之水。不禁自問:為何會如此?

看了貝加爾地區的地形圖,原因一目瞭然。整個地區被群山環繞。南面和西面是阿爾泰山脈,東面是斯塔諾夫山脈,北面是勒拿-阿爾丹高原。貝加爾湖像是漏斗底部,300多條河流日夜向湖中傾瀉。如果沒有出口,靠自然蒸發,湖面恐怕要比現在大得多,但那將是一個巨大咸水湖。幸好,西北面有一個狹長出口,一直通向西西伯利亞平原。安加拉河沿此路把湖水導入葉尼塞河,然後進入北冰洋。葉尼塞河因此成為俄羅斯第一大河。

前蘇聯出過一部叫做《貝加爾湖》的小冊子(作者薩爾基襄,中文譯者田錫申,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出版),詳細闡釋了貝加爾湖的地理特徵和自然歷史。書中講到,貝加爾湖是世上最古老的湖泊,周邊岩石大都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產物,只有少量生成於寒武紀(古生代第一紀)。也就是說,貝加爾湖至少有5.7億年曆史。此後全球地表經歷過巨大變化,貝加爾湖卻一直延續下來。

說不盡的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地區地形圖

蘇武牧羊與北海

漢武帝時,蘇武奉旨出使匈奴。其間匈奴發生內亂,蘇武被扣留在北海牧羊,也就是當今貝加爾湖一帶。蘇武在那裡堅持了十九年而不屈,最終回到西漢,成了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蘇武牧羊的故事也成了膾炙人口的典故。如今,咸陽城西尚有蘇武墓,甘肅武威市還有蘇武廟。武威早年曾是匈奴地界,傳說蘇武到過那裡,於是當地人修廟紀念蘇武。不過,武威離貝加爾湖有兩千多公里,不知當地傳說是否有誤。

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中有篇《蘇武傳》,詳細描述了蘇武牧羊的故事。如今的蘇武故事最早當出於此。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人都是東漢大才子,精通文史。《漢書》也繼承了司馬遷《史記》的嚴謹文風,其記載應該比較可靠。

《蘇武傳》講到,蘇武在北海時靠放牧和採集為生,只有幾年曾被一位器重他的匈奴王照顧。貝加爾氣候冬夏兩個天下。夏季草原和林木繁茂,鮮花盛開,冬季則一片冰雪,而且長達半年之久。不知當年蘇武如何扛過漫漫嚴冬,其毅力和頑強生存能力令人驚歎。

中國人兩千年前就到過貝加爾湖,而且蘇武迴歸後必定對那裡有詳盡描述。但是,中原有大片沃土可享,漠北在國人看來全是不毛之地,不值得遷徙開發。一直到近代,那裡都是遊牧民族散居之地,中原人未曾成規模去過。有人把匈奴稱為中國少數民族,因此把貝加爾湖一帶視為早期中國之地。從史學角度看,這很牽強。匈奴也曾在東歐定居,當然不能把那裡也看作中國之地。這是同樣道理。

說不盡的貝加爾湖

蘇武牧羊圖

哥薩克人佔領貝加爾湖

中國人看不上貝加爾湖,俄羅斯人卻不然。

漢朝和匈奴激戰時,俄羅斯這個民族還不存在,其祖先不過是散居於東歐的斯拉夫氏族部落,被羅馬帝國稱為蠻族。現在的俄羅斯東部當時都是匈奴出沒之地。直到公元九世紀,才有了基輔羅斯,開始像個國家的樣子。過了幾百年,又被蒙古人佔領。直到元帝國敗亡,俄羅斯人才開始重建國家。那時他們根本不知道貝加爾湖在哪裡。

俄羅斯東進貝加爾湖,主要是哥薩克人所為。因為有《靜靜的頓河》這部小說,還有《夏伯陽》這部電影,中國人很熟悉哥薩克。那並非一個獨立民族,只是躲到俄羅斯南部遊牧為生的一幫窮哥們兒。這幫人兇悍善戰,而且缺少家鄉觀念,到處遊走。佔領一處,就在那裡建一個堡壘,留一幫人守著,其他人繼續殺伐而去。到十七世紀,終於打到貝加爾湖一帶。

貝加爾湖原住民是布里亞特人。他們看上去很像蒙古人,其實就是當地土著和蒙古人的混血。後來逃到中國的那些被稱為鄂溫克人。布里亞特人也非輕易就範之輩,無奈他們是用冷兵器對付哥薩克的火槍,最終還是被打敗。於是,貝加爾湖就成了俄羅斯的地盤。

其實清朝統治區就離貝加爾湖不遠。但是女真人在宋代就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到明代更是羨慕中原的青山秀水,樓閣美女。一旦入主中原,他們巴不得遠離祖先遊牧過的那片荒漠。於是就有了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一帶歸中國,貝加爾湖包括其東面大片地區歸俄羅斯。

由此看來,貝加爾湖並非是被俄羅斯人搶去,而是清朝從未打算要這個地方。我們不妨來個假設:假如女真人仍然遊牧於東北,保留其荒蠻強悍本性,也許他們會西進和哥薩克人一拼。當然,憑其實力不一定能打得過,畢竟歐洲人已進入火器時代。

說不盡的貝加爾湖

尼布楚條約劃給俄羅斯的土地

十二月黨人和貝加爾湖

1825年12月,一批俄羅斯貴族軍官起義被鎮壓。這些人後來被稱為十二月黨人。

俄羅斯貴族與西歐不同。他們是靠戰功而非世襲獲取爵位,因此有種天然平民意識。俄羅斯打敗拿破崙後,這些青年軍官一路追擊到法國,親眼目睹了西歐社會的發達,痛感沙俄農奴制的落後,強烈要求廢除農奴,實行西方式的共和制或君主立憲。矛盾逐步升級,最終導致武裝起義。當時,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突然病逝,起義者希望在新皇即位前先發制人。但當時的俄羅斯還缺少西方那樣的社會基礎,十二月黨人並未得到廣泛支持,起義最終失敗。幾位首領被送上絞架,一百多起義軍官被流放到貝加爾湖沿岸的伊爾庫茨克和赤塔。

那時的伊爾庫茨克和赤塔只是軍事要塞和貿易轉運點,遠非如今的繁華城市。比起西伯利亞北部,那裡氣候相對溫和,卻離西部數千公里之遙,很難逃離,因此成了沙皇的理想流放地。就像英國把犯人送去澳大利亞,沙皇俄國也總把犯人送去貝加爾湖一帶。

流放者面臨的是冰天雪地與苦工。十二月黨人並非普通軍人。他們受過良好教育,有理想和政治抱負。他們的妻子也同樣不凡,很多人自願去西伯利亞陪伴丈夫。一位起義首領的妻子在嚴寒中乘馬車走了一個多月,從聖彼得堡趕到伊爾庫茨克。她表示,死也要死在丈夫身邊。有位法國姑娘聽說昔日情人被流放,立即從巴黎趕到貝加爾湖與他結婚。幾年後,他們懷著忠貞愛情,雙雙魂歸貝加爾湖的嚴寒中。多年後這批流放者被大赦,活下來的只有三十幾人。

伊爾庫茨克至今保留著流放者當年的住所。市區還有十二月黨人博物館和流放者妻子的雕像。

說不盡的貝加爾湖

冬季貝加爾湖

高爾察克與伊爾庫茨克

1917年十月革命之後,蘇聯紅軍和西方支持的白軍之間有一番惡戰。白軍指揮官高爾察克和鄧尼金曾是中國人很熟悉的名字,因為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還有其他前蘇聯小說和電影。白軍在中國人心目中就是一群為非作歹妄圖扼殺革命的匪徒。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重新評價了這場戰爭以及作戰雙方,同時也重新評價了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給予愛國將領稱號。2004年,一座高爾察克雕像在伊爾庫茨克矗立起來,位置就在基洛夫廣場附近。基洛夫原是斯大林親信,1934年被一個失意者刺殺。斯大林以此為開端展開了大清洗和大屠殺。而高爾察克是反蘇維埃的象徵性人物。這兩個人名同時作為伊爾庫茨克的標誌,可見當今俄羅斯對待歷史和歷史人物的包容。其實,從雕像本身也能看出端倪:一位白軍士兵和紅軍士兵持槍相對,與高爾察克共處。

內戰時,高爾察克在西西伯利亞的鄂木斯克建都。兵敗後白軍向東撤退,在伊爾庫茨克建立臨時首都。不久伊爾庫茨克也被紅軍控制,高爾察克被捕並被秘密處決。屍體扔進安加拉河。貝加爾湖有三百多條入口河流,只有安加拉這一條通向大海的出口河流。清澈的湖水源源流入這條寬闊平靜的大河。這裡卻成了高爾察克葬身之地。

隨同高爾察克撤退的有三十多萬軍隊,還有數萬貴族、商人、市民和知識分子。他們被紅軍緊隨其後追擊,只能冒著零下幾十度嚴寒,穿越冰凍的貝加爾湖面向東倉促撤退。最後活著逃出的只有三萬多人。一部分人逃入中國。早年中國人都知道哈爾濱曾有很多“白俄”,其實就是這些人。

打敗高爾察克的紅軍元帥圖哈恰夫斯基二戰前被斯大林處死,隨後大批紅軍軍官和政府高官被處死。這就是著名的圖哈恰夫斯基案。

說不盡的貝加爾湖

高爾察克雕像,2004年立於伊爾庫茨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