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第一个高(泡)峰(沫)后,要迈几道坎?(二)

可以斩钉截铁地说,现在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可用性还未能达到商用标准。

例如,目前相当多的区块链应用使用的是以太坊的底层技术,但以太坊存在着若干问题,首先是以太坊的性能无法支持高频,大用户数量的应用,以太坊的交易处理速度低,以太坊每秒7-15笔交易,只能适用于极少的低频商业场景,这构成了区块链落地的瓶颈。例如,2017年的以太猫就造成了整个以太坊网络的严重拥堵。

另一方面,没有统一规范,造成基于不同底层技术的公有链、联盟链无法互通,形成“信息孤岛”。最后,目前的区块链在开发、使用上仍然具有高门槛。因此,没有底层技术的革新,区块链只能局限于少数的to B场景,to C 的商业应用仍遥遥无期。

因此,目前有许多区块链项目对此进行研发,这应该是2018年的一个观测重点。国外如被期待取代以太坊的EOS、AE,国内有NEO、量子链、阿希链等,将在2018年迎来重要节点:它们有些会在上半年正式公测、有些会完成技术迭代,有些则会扩张已有的生态。它们的表现,将会极大影响到人们对区块链未来的评估。

在2017年下半年,区块链项目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即是整个行业快速走向应用化,出现大量基于特定的商业场景,结合公有链和应用的区块链项目。毋庸讳言,这里面绝大多数的区块链项目都有投机性,是伪“区块链+”投机,但也有少量真正的落地项目的探索。

区块链加应用场景,应当首先考虑应用场景的需求,而不是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例如,盲目强调“去中心化”,很可能会忽略中心化带来的效率增益和专业优势。而对大多数日常交易来说,区块链技术也不一定是最迫切的需求。

目前的区块链与商业场景结合模式可能有三点:是否是非常高的信用需求,是否有非常高的隐私保护需求,是否需要有非常高的潜在交易需求。同时,考虑到底层技术的局限性,低频交易会比高频交易更加适合。

这可能造成2018年区块链不会有人们期待的“爆款”的出现,因为爆款前提是大用户量,但区块链无法支持;面向生活场景,但大部分可应用的区块链项目仍然会从B端开始;并且有完善的生态和商业基础设施为前提,例如区块链溯源除了线上确认,线下防伪仍然会成为短板。(例如尽管区块链数据不会被篡改,但二维码等可能会出现复制)

虽然不太可能有改变生活的爆款,但有可能有吸引人们关注的“爆点”,可能还会出现类似于以太猫的区块链实验,这种新东西依然会挑逗起大家的好奇心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