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金坪镇:“红袖标”带来的大改变

翠屏区金坪镇:“红袖标”带来的大改变

亮明身份。(胡雪 叶昌荣 供图)

“希望通过我们的监督、劝导,能引导大家加强自身素质,让我们村拥有良好的乡风民俗,提高大家幸福感。”6月8日一早,翠屏区金坪镇秀才村乡村文明劝导队队长宁勇和队员赵树芳又开始在各社巡查。在高石社16号张秀华家中,宁勇搬出凳子,招呼村民坐下,再次给村民们讲起了乡村文明劝导队的职责。

翠屏区金坪镇:“红袖标”带来的大改变

给路过村民宣传乡风文明。(胡雪 叶昌荣 供图)

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的传统观念、落后风俗,提倡崇尚科学、文明礼让的良好乡风,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中来,今年3月,金坪镇组建乡村文明劝导队,号召村民自愿加入,开展环卫劝导、调解、反腐倡廉等社会治理方面的工作,“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做的工作的延伸、细化。”宁勇这样理解乡村文明劝导员的工作。5月中旬,秀才村的15名乡村文明劝导员戴上了由镇上统一发放的“乡村文明劝导员”红袖标,“戴着它,亮明了身份,村民就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监督,挺好!”看着鲜艳的“红袖标”,赵树芳颇有些自豪。

翠屏区金坪镇:“红袖标”带来的大改变

坝坝会宣传乡风文明。(胡雪 叶昌荣 供图)

除了“亮明身份”,宁勇觉得“红袖标戴起的最大感受是:村民心中有话能主动找我们说了。”一开始,村民对乡村文明劝导员是有些抵触的。“垃圾不能随地扔了;打牌的上了两三桌,就会被劝离;接送小学生的面包车超载,会被拦下来,让司机跑两趟……有些人觉得劝导员不近人情,不服气。”村民张秀华说。其实张秀华一开始也是不高兴的,她家开了茶馆,农闲饭后村民就聚拢来打打牌,可因为劝导员的“干扰”,来茶馆打牌的人越来越少,茶馆最终关了。

但渐渐的,村民感觉到了村社的变化。卫生环境好了,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少了,干事、创业的话题替代了“牌经”、“酒经”……如今,看到“红袖标”来了,村民会主动围上去,跟他们说说自家的难处、遇到的困难,甚至为村上的发展提一些建议或意见。“前几天有村民提议多建垃圾池,我详细给他分析了垃圾池不能多建的原因。但考虑到孤寡老人实际困难,我们准备向镇上反映,在孤寡老人家旁边放置垃圾桶,并委托青壮年定时帮忙清理。”宁勇说。

翠屏区金坪镇:“红袖标”带来的大改变

鲜艳的“红袖标” 同时也让村民进行监督。(胡雪 叶昌荣 供图)

金坪镇党委书记刘玉辉说,乡风文明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通过乡村文明劝导员的坚持,希望能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风貌,让良好乡风民俗逐步渗透到群众中间,扎根到群众心里。作为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细胞”,金坪镇主要结合市级文明镇创建,区级、市级文明村创建,“四好村”创建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自然而然融入到全市争创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来,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全市“创文”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在金坪镇辖区内,140余名“红袖标”活跃在田间地头、村间小道,他们给家乡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人心的聚拢。(胡雪 叶昌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