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你迷茫嗎?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

25歲對於每個人都是一個坎,這個坎能否邁過去,基本奠定了未來一生的格局是成是敗。

25歲的年紀,大多數都是畢業2年左右的年紀,這二年你的社會認知、社會經驗都會產生自己的思維,同時也是一個抉擇的路口,因為你還有機會去轉行,但是超過了這個年紀太多,由於現實的問題,你很難再有大的改變。

25歲的你迷茫嗎?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

當時在學校的時候,差別並不大,為什麼離校後,就天壤之別了呢?除了家庭因素+社會關係以外,還有什麼重大變量?

下面我總結一下,人生之路有以下幾個值得深思的地方:

1、抱殘守缺,不能及時轉變發展路徑。

人生之路被改變的人不計其數,作為大學畢業生,應該及時轉換思路,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2、年輕人的通病,不知道居安思危。

20多歲該努力的時候你退卻,該奮鬥的時候你躲起來,以後有你受罪的時候。

3、缺乏終身學習、持續奮鬥精神。

高考是很難,考研也很難,但並不是說,你過了這個坎就一勞永逸了。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人活著就是不停地努力,要有持續學習的精神。

通過社會觀察和經驗總結,人的脾性可以大概分為4類:

1. 農村出身的孩子:交流能力較差。但踏實,能無條件服從;

2. 幹部出身的孩子:溝通能力強,情商高。但過於圓滑;

3. 經商出身的孩子:性格外向,適應力強,但吃苦和耐壓能力較差

4. 城市中產、知識分子出身的孩子:對人較淡漠,自信甚至固執,但認真,做事有韌性。

針對不同的脾性,個人建議的發展職業方向為一下幾類:

第一類:

優勢職業:技術類或體制內的崗位,技術含量越高越好。

迴避職業:營銷類或靠人脈吃飯的職業。

第二類:

優勢職業:管理類或人脈是核心競爭力的職業,環境越混亂越能體現你的優勢。

迴避職業:不靠人脈生存的職業。

第三類:

優勢職業:營銷類。

迴避職業:技術類。

第四類:

優勢職業:外企、科技類公司或體制內行政科研教育(行政、事業單位或高校研究院)。

迴避職業:營銷類職位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過我覺得很適合大部分人的道路,如果你能力某方面超強,也不排除個別情況。

下面簡要說幾個例子,為了大家更好的放到現實裡給自己定位。

同學A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尖子生,畢業去了當地一家大型國企生產機械設備。在當時算是高收入群體。幾年後,突然有一天,這家企業倒閉了。

25歲的你迷茫嗎?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

2000年左右,正是國企改革的浪潮期。企業被賣掉了,富餘人員都下崗了,他屬於技術人員,可以留用。但待遇降低了不少。老闆說了,能接受就做,接受不了,就自動辭職吧。就這麼殘酷!

於是他選擇了按兵不動,生活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同學B屬於家庭條件相對不錯的,父母是知識分子出身。畢業後依託父母的資源,進了當地一家商業銀行,入職銀行的第一個崗位,是櫃員。

後來他想辭職,首先,工作時間難以適應、工作壓力大,但並非他辭職的主因。主因歸根結底是他這種知識分子家庭的脾性,無法適應國企的文化。比如要請假。請假也有規則,要給領導送點好處,不送會給你臉色看,以後更會旁敲側擊。

他看不到前途,很怕做到35歲以後仍然是個櫃檯底層人士。他想轉行做電子銀行方面,將來再跳槽,他確實很有韌勁:文科出身,大學學的是假大空的經管類專業,與計算機相隔十萬八千里,但他硬是一本書一本書啃下來了,期間的努力無法想象。

25歲的你迷茫嗎?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

大概十幾年前的時候,銀行電子化迎來了高速發展期,他選擇對了這個方向。

第一個機會,他所在的行,成立了一個部門,急需技術人才,於是內部招聘,他筆試第二名。於是他進入市分行的技術部門。

國有銀行是股份制銀行的員工培訓基地,於是,做了不到2年,他又遇到了一個機會:一家股份制銀行,要在這個城市成立分行,招聘信息技術人員,他憑著自己過硬的技術和多年的銀行從業經歷,再次成功進入這家股份制銀行。

25歲的你迷茫嗎?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

這一跳,待遇漲了3倍。目前的地位、待遇就不用說了。


人生這條路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好的選擇勝過無畏的徘徊努力。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不斷的努力,實習自己的人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