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障礙築坦途 促投資增便利

全區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文件政策解讀(上)

政策解讀

6月1日,自治區政府召開廣西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佈會,向社會發布並解讀《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及13個配套文件,加上今年3月印發實施的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若干措施及配套方案,至此我區已基本形成1個主文件、14個配套文件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文件體系。這一系列文件政策從我區營商環境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切入,具有全覆蓋、高標準、可操作等特點,一些政策措施甚至有重大創新和突破。

A 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暢通政企聯繫渠道:

建立健全黨政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與工商聯、貿促會、商(協)會、企業定期溝通互動機制,形成高效便捷的企業意見建議收集反映、領導批示、部門辦理、督查反饋工作機制。

●規範政商交往行為:

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與工商界人士相互交往中,應當以法律法規、黨紀政紀為準繩,不觸法、不越紀、不謀私;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與工商界人士交往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對涉及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問題線索的實名舉報應當優先辦理,嚴查快結。

●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建立規範高效的監管機制,嚴格規範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建立“統一受理、按責承辦、強化監督、限時辦結”的企業舉報投訴處理機制;建立企業合法權益補償救濟機制。

●服務支持企業發展:

建立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機制;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協調服務機制;創新親商安商監督評價機制。

●營造“親”“清”文化氛圍:

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教育、公職人員廉潔從業教育、工商界人士廉潔從商教育;大力宣傳政商協力促進經濟發展的先進典型,營造重商親商、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

解 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出臺了《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旨在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我區經濟結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政商關係顯得尤為重要。有關調查顯示,廣西政商關係指數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名第20位,其中政商清白指數排在第9位,政商親近指數排倒數第3位,整體排名靠後,“清”而不“親”的問題非常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區印發《關於構建新型政商關係做好親商安商工作的意見》,旨在加快構建坦蕩真誠、清白純潔、交往有道、良性互動的“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充分調動廣大企業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B 實行重大項目建設“五個優化”

五個優化

投資許可辦理

推行項目並聯審批;實行“多評合一”;推行區域性評估;加強規劃選址協調。

用地報批

改進用地申報方式;創新耕地佔補平衡保障方式;提高林地保障和審批效率等。

施工許可

明確牽頭部門並聯審批職責;實行多方案合審、多圖聯審。

規範中介服務

建立統一中介平臺;實行限時服務;規範中介服務收費。

監管與激勵機制

建立項目全程精準化管理機制;完善項目協調機制;打造項目雲服務平臺;建立項目考核獎懲機制等。

解 讀

為推動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投資許可、用地報批、施工許可、中介服務、監管激勵等5個方面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我區制定了《關於實行重大項目建設“五個優化”若干措施》,以及投資項目並聯審批辦法、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提前介入前期工作加快重大項目落地的措施、重大項目推進工作考核獎懲辦法、廣西項目雲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等5個配套文件。

《措施》以提速增效為導向,從項目建設的投資許可階段開始,經過用地報批、規劃許可到施工許可,包括中間的中介服務,文件對每個環節的辦理時限均提出明確的提速要求;以並聯審批為主線,將以往的串聯審批模式改為並聯審批模式,所有項目都要納入廣西投資項目在線並聯審批監管平臺,這一原則貫穿項目前期工作全過程;以化零為整為突破,對投資許可階段需要開展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等10項實行多評合一,施工許可階段對工程設計方案等5項實行合併審查,將消防、人防等7項設計圖與施工圖進行聯合技術審核。

C 實行投資項目審批“五個簡化”

五個簡化

用地審批

不再將補充耕地、徵地補償費和礦山項目土地復墾資金安排、壓覆礦產資源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作為用地預審的前置條件。

規劃許可

用地預審意見可以作為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證明文件;帶方案出讓土地的社會投資中小型項目,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將工程建設許可與施工許可合併辦理。

投資許可

列入國務院和自治區相關規劃的審批類項目,直接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對不新增用地的“零土地”技改項目推行承諾備案制;總投資400萬元及以下的審批類項目,取消初步設計審批。

施工許可

取消施工合同備案、建築節能設計審查備案等事項;取消施工許可前置條件中的資金證明、無拖欠工程款情形的承諾書。

相關事項

將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提前到施工許可證核發後辦理;簡化點多、面廣、量大、單項投資額小的項目竣工驗收條件和程序。

解 讀

為進一步簡化項目投資許可、用地審批、規劃許可、施工許可及其他相關事項,提高審批效率,加快項目建設,我區出臺《實行投資項目審批“五個簡化”的若干措施》,從5個方面提出15條簡化投資項目審批的改革措施,加大簡政放權,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

比如《若干措施》中提出,列入國家和自治區相關規劃的,視為已立項,直接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體現了“規劃”管項目的改革方向。對不新增用地的“零土地”技改項目推行承諾備案制,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擴大投資進一步鬆綁。對標先進地區改進國土資源行政審批工作的做法,提出簡化用地預審,下放臨時用地使用的審批權限。對項目選址意見、工程規劃許可、設計方案等相關事項和流程進行合併和簡化,為項目規劃設計與用地報批並行辦理提供了政策通道。

D “一事通辦”優化再造辦事流程

●優化再造流程,創新服務模式:

推進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再造;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統一編制發佈“一事通辦”事項清單。

●建立完善“一事通辦”審批服務標準規範:

推行“一次性告知、一張表受理”;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務服務“一張網”:

推進網上辦事互聯互通;建設政務服務信息化支撐體系;推進信息共享;創新行政審批監管模式。

●健全完善政務服務體系:

推動園區政務服務大提升;優化辦事網點佈局;創新基層政務服務模式。

●推進重點領域“一事通辦”改革:

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和商事登記改革;深化民生服務便利化改革。

●建立政務服務“容缺受理”機制:

對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容缺後補”;對誠實守信的行政相對人實行“容缺後補”。

●全面開展“減證便民”行動:

加快清除各類無謂證明;建立全區統一規範的證明事項清單。

●加強中介服務事項和中介服務機構管理:

對中介服務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和動態管理;放寬中介服務市場準入,打破中介服務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建設全區統一的網上“中介超市”。

●統一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臺建設:

將工商、質監、食品藥品、價格、醫療衛生等其他領域的政務熱線整合到統一的12345熱線平臺進行管理。

解 讀

“一事通辦”改革,在全國是首次提出,這是我區推進政務服務領域改革的積極探索和大膽創新。其創新點主要在於:推進流程再造,解決並聯審批落實難的問題;創新服務模式,解決群眾辦事多頭跑的問題;創新制度設計,推行“首辦負責制”;強化諮詢服務,編制發佈“3+3”清單。

自治區政管辦副主任梁戈敏表示,我區制定出臺《關於推進“一事通辦”改革的若干措施》主要目的就是著力補齊我區政務服務在服務模式、辦事流程、信息化支撐、容缺受理等方面的短板,解決繁瑣證明、中介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企業、群眾到政府辦好一件事情為切入點,按照“最多跑一次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依託政務服務“一張網”,優化再造辦事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改革,逐步實現面向企業和群眾的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協同辦理、一事通辦、一次辦成,達到利企便民目標。

E “354560”改革提升服務企業效能

企業開辦手續3個工作日內完成

不動產登記

5個工作日內完成

園區企業投資項目施工許可45個工作日內完成

企業投資項目施工許可60個工作日內完成

解 讀

為推動涉企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簡化辦理環節,優化辦理流程、大幅壓縮辦理時限,我區對標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做法,制定出臺《推行“354560”改革提升服務企業效能的若干措施》。

企業開辦時間將由原來的平均8.75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據自治區工商局副局長易安輝介紹,目前,北京的企業登記環節用時5天,深圳是4.5天,上海是4天。我區提出“3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開辦”的工作目標,新設立企業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在3個工作日內,就能夠領取營業執照、拿到公章和發票,極大地降低了企業開辦的時間成本。

不動產登記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廳長謝瑾瑜稱,我區將通過推進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整合匯交工作、開展不動產登記窗口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實體經濟企業不動產登記“一對一”的全流程跟蹤服務制度等三項舉措,確保目標的實現。

項目從申請備案(核准、審批)到取得施工許可由目前的351個工作日壓縮到60個工作日以內(園區投資項目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在國務院提出的壓減至120個工作日目標基礎上實現再減半。自治區住建廳副廳長葉雲表示,為實現“45”“60”工作目標,我區將出臺改善和優化施工許可辦理相關文件,取消合同備案,推行質量安全監督手續網上辦理;整合住建、人防、消防等部門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審查環節,形成“一個平臺多方共享、一家審查多方共管、一份報告多方共用”的審查管理模式;推行同步審批、合併審查、聯合審圖、聯合審批,大幅壓縮辦理時限。

F

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完善企業信用激勵機制:

進一步完善並深入推行“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業評價標準體系,樹立“守合同重信用”典型。

●推行“陽光執法”:

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完善“一單兩庫一細則”。

●強化信用監管,促進公平競爭:

加強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2020年底前完成排除、限制競爭存量政策的清理工作。

●優化商標品牌發展環境,完善商標品牌保護制度:

●規範廣告市場秩序:

加強廣告導向監管,建立健全自治區本級和各設區市廣告監測制度。

●營造規範便利經營環境:

2019年底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指定1-2個場所和指定時間段,允許經營者無需辦理證照經銷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利用技能從事便民勞務。

●建立完善市場經營活動“包容機制”:

市場主體規定情形下屬首次輕微違法免於行政處罰。

解 讀

《廣西優化市場環境的若干措施》共10條,聚焦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關心痛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體現“對標先進、敢於創新、關注民生、全面發力”等特點,旨在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安全放心寬鬆的投資經營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措施》提出對“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在辦理業務時提供“綠色通道”、減少抽查檢查頻次等,以鼓勵企業誠信經營;突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新理念,避免隨意執法和人情執法;強調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為投資經營者獲得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撐。同時,提出在指定時間段和場所內經營特定商品或勞務服務無需辦理營業執照,強調投資經營者首次輕微違法免於行政處罰等,都是我區監管政策的“突破”和創新,有利於營造寬鬆的投資經營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