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近期,英国BAE系统公司完成了“多用途装甲车”(AMPV)项目的工程和设计制造阶段,并将所有原型车交付给美国陆军,由美国陆军自己进行实战试验。至此,绵延数十载的美国陆军通用型履带装甲车辆替换计划,总算有了完成的意思。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从二战后开始,美国陆军在通用装甲车辆方面就走在各国同行的前面,1964年定型装备的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被称为第一代“战场TAXI”,不仅大范围装备了北约诸多盟友,还发展出数量惊人的变型,从“小槲树”防空导弹到“火神”转管炮,再到M224迫击炮运载车和M577装甲指挥车,乃至韩国、菲律宾装备的AIFV步兵战车。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陆军计划淘汰所有M113车型,关键原因之一就是M113不具备与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协同作战的能力,只能与M60系列协同。正好此时冷战结束,美国陆军内部也开始讨论“轻重之争”,因苏联陆军的威胁已不复存在,所以主张将陆军车辆全部轻型化以便部署的“轻型派”占据了上风,自此“斯特莱克”车族和“未来战斗系统”(FCS)这些不到30吨重的装备得以上位,“十字军”重型火炮、“科曼奇”武装直升机则无疾而终,重在防护的M113A4当然也不例外。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而踩着M113、“十字军”、“科曼奇”尸体走上战场的FCS项目同样命途多舛,美国陆军不仅想要M113的耐用和通用,还企图在C-130的运载能力内集成主战坦克的火力和大口径榴弹炮,这样的标准拿到今天也算苛刻,更何况二十年前。最终FCS也没能逃过被砍掉的命运,下马理由与“十字军”“科曼奇”一样:预算超支。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最后唯一的幸存者“斯特莱克”轮式装甲车大量装备美国陆军,并作为新的通用平台使用。但始料未及的是,“斯特莱克”在实战中证明自己不能适应重装旅级战斗队(HBCT)的履带式车辆需求,结果时至今日能够伴随HBCT正常行军的自行迫击炮车、救护车、工程车依然是改装过后的M113平台。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无数实战经验表明,对陆军来说无论是轮式平台还是履带式平台都不能缺,在中东战斗十多年后,美军才终于明白这一点,开始重新考虑履带式通用装甲车的装备问题,并于2014年启动了AMPV项目,这次没绕弯路,直接使用“布雷德利”步战车的底盘,算是同等重视防护和机动。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实现机械化不过几年的中国陆军其实比美军更明白这一点,虽然基于89式装甲输送车(YW-534)的通用履带式车族无论概念还是车型的成熟,都比M113晚得多,但在“轮履并行”这一点上,中国比美国更早认识到必要性。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在YW-534的基础上,中国开发出了多一对负重轮的加长底盘,并以此底盘为基础平台,开发出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装甲维修车等多种配套车型,广泛装备于野战重装部队。

一辆车落后中国十几年,美利坚真是没落了

与此同时,08式轮式装甲车则大规模装备轻型快速反应部队,轮式平台和履带式平台几乎同步发展,各自装备适用的部队,从这一点来说,中国陆军在通用化方面远比美国陆军更先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