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那些公主们面对那样的屈辱,为何没有一个人选择自尽或者反击?

索隆认证唯一夫人



况且虽然这些妃嫔、女子虽然自己不死,但境遇也好不到哪去,在战争中,女子从来都是受害者,这些被掳去的帝都女子以及皇亲国戚,遭到金兵有计划成规模的糟蹋蹂躏,大量死亡。

当时被金兵掳去北退的,不止有皇帝后宫中的后、妃、嫔乃至宫女等,还有开封城的广大妇女,前后不下万人,这些人的去处也不怎么样,一部分在行军途中就被蹂躏致死,其余大部分则在到了金都上京以后,一小部分被奖给有功的王公大臣。


剩下的则进了洗衣院(金人对妓院的别称)为奴为娼,供金人银乐,有的被强迫穿上裸露的衣服,给金人跳舞。

当然也不都是贪生怕死之徒,有一个宫女就受不了金融侮辱,用箭头刺穿喉咙死了,第一个被金军统帅蹂躏的宋朝公主叫福金帝,后来金军统帅当着宋徽宗的面要把福金帝送给手下。

宋徽宗还不忘用一女不侍二夫来拒绝,结果金军统帅大怒,赏赐在场的每个金军将领两个宋朝皇帝后宫女子,当中蹂躏。

这些女人是不幸的,她们的不幸并不是她们自己出了问题,她们不过不幸战争的牺牲品,因此,或者已经很难,再让她们去死,未免太苛刻了!


历史三日谈

谁说没有自尽的?当然有。而且不是公主,而是皇后。宋钦宗的朱皇后先是上吊,没死成,被救下来,又找机会跳水,总算死成了。

为什么要寻死?

徽钦二宗刚被押送到金国上京的第二天,金太宗就把韦贤妃、邢夫人和一帮帝姬、王妃召入自己的行帐之中。召进去干什么呢?你说呢?我说是学英语,你信吗?

所以看到有一个答主的回答,说金兵对赵氏皇族的待遇只是“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奢侈”而已,呵呵,语重心长,我差点就信了。灭国之奴,比丧家之犬还惨,你还说他们会得到客气的对待,并不算侮辱,心灵是有多纯真才说得出来这样的话?

徽钦二宗穿着内衣进金国太庙行牵羊礼之后,侮辱达到顶点了。第二天,金太宗还要封徽宗的郑皇后和钦宗的朱皇后为夫人,“胡服归第”——什么意思?就是穿着金人的衣服,住进金国贵族的府第,被收为夫人。多大的侮辱啊。所以朱皇后很快就自杀了。

抓到徽宗钦宗父子之后,金兵在军营中设宴庆功,命令宋朝的妃嫔宫女换上歌女装束来当陪酒女。郑氏、吕氏、徐氏拒不服从,当场就被一刀杀了。这种明知是死也要求个清白的举动,和毅然自尽也差不多了。

除了那三位,还有张氏、陆氏、曹氏三人也因为忤逆金军统帅斡离不而被处死,血流遍地。

还有四百多个皇族女子被送进元帅府女乐院,其实就是供金兵用的发泄工具。本来就怀有身孕的怎么办?一律打掉。打完了,养好身体,再去服侍。

惨吧?真惨。

不过话说回来,忍受不了命运的落差而自杀,可以理解;但题主的问题“那些公主们面对那样的屈辱,为何命运一个人选择自尽或者反击”,似乎有点针对女性的意思,像是在问:你都被侵犯了,为什么不自杀?

对这样的态度,我只想背一首古诗:

君王城头竖白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放在那两个皇帝不怪,怪女性?


奇异机器

靖康二年(1127年)初春 ,金军攻陷了大宋国都汴京。

同年4月,北宋太上皇赵佶、刚当上皇帝不到两年的钦宗赵桓被金兵押上囚车,离开汴京城,沿路蜿蜒向北而去。被一同押解北上的,还有众多的皇亲贵戚、宗室眷属、达官贵人以及医者匠人 、歌儿舞女、教坊乐工、算命卜卦的、年轻侍女、童男童女、甚至花街柳巷里稍有姿色的妓女。史载,此次被金人掳走的北宋俘虏多达14000余人。

金兵掘地三尺,将能抢的东西几乎抢掠一空 。国库、民间多年积累的财富被搜刮殆尽。《靖康要录》记载,金人共“搜括金十六万两,银两百万两”。北宋皇室收藏的各类奇珍异宝、仪仗、礼器、古籍善本、传世书画、九鼎等均被金兵搜走。金兵烧杀抢掠,城里到处残垣断壁,尸如山积,一座好端端的锦绣城池顷刻变作人间地狱。史料记载,汴京这座当时拥有三四十万户人家,百余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劫后余生的成年丁壮还不足一万人。

《大金国志》记载,金太宗完颜晟下令将先后被俘的徽、钦二帝贬为庶人。金军统帅完颜宗翰命人拟就一份详细的赵氏皇室宗亲的名单,将徽宗的皇子、帝姬(公主)、嫔妃、驸马以及钦宗的后妃、美姬、太子一并捉拿拘押。金国本来打算派兵长期驻守汴京,以守御黄河以南大片被占领的北宋国土。然而统帅完颜宗翰深感兵力不足,人手不够 。要盯住如此众多的宋人,统治如此广袤无垠的被占宋土,小国寡民的金确实有心无力。不久,金主完颜晟传令,金军主力押解俘虏和战利品班师回撤。

将一切安排妥当后,这年三月底四月初,金国大军分七批陆续撤离京师汴梁北返。

一路上,金人对北宋亡国之君臣及其眷属恣意凌辱,放肆折磨 。这些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惯了的贵人们何曾受过这般苦楚 。许多人难以承受这精神与灵肉的双重摧残,不堪疾病与饥饿的侵袭而相继死亡。《靖康要录》记载,徽宗的兄弟伸王赵俣,一贯性情高傲,目中无人,自命不凡,他拒绝金人供给的连猪狗都不爱吃的粗粝食物,队伍刚走到庆源就活活饿死。蔡王赵偲,强撑着走到韩州也成了饿死鬼。徽宗身边只留下郑太后一人 。其他的嫔妃、美姬、帝姬、王子都被分给金军将帅为奴。钦宗赵桓被另一队金军押解出京师后,被逼换上平民常穿着的青衣毡笠,骑一匹老瘦黑马,从人只能徒步跟随 。一旦走得慢些,便遭金兵无情鞭打。晚间宿营,金兵便将钦宗、太子赵谌、祁王赵莘等人的手足捆绑起来,拴成一串,以防逃跑。

路上,随行的内侍、宫女,病弱之人,不知死了多少,尸体被金兵随意丢弃道旁。靖康二年七月,徽钦二帝在燕京相会。交谈中,徽宗赵佶才得知,金宋战争爆发以来,被金人抓获的大宋臣民已多达十几万人。自己的四十多个皇子帝姬中只有老九康王赵构一人逃脱南渡。被金人掳获之人,无论贵贱都沦为金人的奴隶与婢女。有手艺的人还能勉强糊口,挣扎求生。最惨的是自己的儿女和昔日那些富家子弟, 成为金人家奴后,为主人牧放牛马,做各种苦工,干活比牛还累,吃的猪狗不如,每日还遭鞭打拳击。

在此期间,金人听闻南宋兵马逐渐强盛,怕宋人举兵北犯,于是押着二帝再次往北辗转迁徙。徽宗先被押去金中京(今内蒙大名城); 后被押至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上京就是岳飞口中的金都黄龙府。这两次艰难漫长的跋涉,堪称死亡之旅。一路上宗室贵戚不知死掉多少。尤其从中京到上京,一千余里的路程,开始时和徽钦二帝一同走的还有三千多人,到达上京后只剩不到一千人。

《大金国志》记载,抵达上京后,金主完颜晟有意羞辱北宋君臣,将这些俘虏牵去金人祖庙觐见,行献俘之礼。在金军刀枪剑戟的威逼下,徽钦二帝被剥去袍服,其他人一律被扒光上衣,身上披一张羊皮裘,入祖庙行牵羊之礼。接着徽钦二人及太后、皇后都换上金人平民衣装,去拜见金主完颜晟。其他诸王、驸马、贵戚、宗室妇女、文武百官均被扒去衣服,所有人发髻上都插着白旗,上书“俘宋二帝”、“俘宋二后”、“俘叛奴赵构之母、妻”、“俘宋驸马、帝姬”、“俘宋诸王”、“俘宋两宫女眷”、“俘宋大臣”等等。众俘虏被人象牵猪牵羊献祭一般,被逼依次向金主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礼毕,金主完颜晟还觉得意犹未尽,他下令封徽宗为昏德公,封钦宗为重昏候。可谓极尽羞辱之能事。三百名北宋宫廷嫔妃宫女籍没为奴婢,赶入上京浣衣局服苦役。另有四百多名年轻有姿色的宫眷被送入元帅府女乐院,以备金国贵族们采选。后来,金太宗又从浣衣局挑选一百多名绮年玉貌的女子充实后宫。诸王、贵族又从浣衣局、女乐院等处抢走三百余人。完颜宗弼(金兀术)再次率兵南侵时,又带走十几名北宋女子从征。浣衣局、女乐院为之一空。

徽宗的六个女儿被金太宗赐给诸皇亲宗室为妻。徽宗父子及诸王被迁往韩州(今辽宁八面城)监视居住。宋钦宗的老婆朱后陪酒时被一金军小头目调戏,她不堪凌辱,投河自尽。几年后,金人又将徽钦二帝单独远迁至寒冷、僻远、荒蛮的五国城(黑龙江依兰)。曾经拥有四海,富甲天下的宋徽宗,如今彻底沦为失去自由、任人宰割的囚徒。也算是为自己任意胡为、荒唐轻率之举埋单。

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四月二十日早晨,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宋徽宗死去。

后来,宋金议和 。宋高宗赵构之母韦后和宋徽宗的遗体被送回南宋 。南宋以割地求和的屈辱代价,换取了大金国的一纸罢兵息战合约。

宋钦宗到底也没有盼到回归故国的那一天。他的弟弟高宗赵构不知是怕他回去夺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反正将他这个亲手足彻底遗忘。直到绍兴二十六年,饱受屈辱煎熬的宋钦宗赵桓,悲惨的病死于五国荒城。这一年,离宋徽宗死去已过了漫长的二十一年。

《宋史·钦宗本纪》里记载,钦宗在五国城郁郁终日,后病亡,殁年五十六岁。他只不过是位过渡性人物,一共只当了不到两年的皇帝,还未来得及表现就沦为帝囚。客观地说,宋徽宗是咎由自取,而他是代父受过。

至于那些饱受屈辱的北宋帝姬(公主)们为何无人自尽或反抗?试想想,当年北宋的近百万大军都被如狼似虎的金军打得大败亏输,甚至近乎全数覆灭。几个弱女子的反击又有何用?有少数人选择自尽,但尝试反击的还真没见史料记载。好死不如赖活,出于人求生的本能,大多数北宋公主以及贵妇们都选择了忍辱偷生。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北宋靖康年间,金国围困北宋,废黜了宋徽宗、宋钦宗,另立傀儡政权。北宋皇室为了保住政权不惜一切代价斡旋,于靖康二年与金国达成协议:金国准免宋徽宗入金,但是要以太子、宰相为人质,送上宋朝的宫廷器物。免割汴京之地,改献公主(帝姬)、女乐一千五百人,还有金银百万锭、丝绢布百万匹,要求十日内交割,若是金银凑不够数目,就以帝姬、王妃、宗姬、族姬、宗妇等宗室女折价抵偿,像公主、王妃这样的高级宗室女能抵价1000锭,普通姬妾也就抵100锭。宋朝皇帝为了苟延残喘,开始向金国输送美女。

然而破财、送女人并未能抵挡住宋朝皇室的灾难,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抓获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以及后妃、皇子、一众皇亲国戚分批北撤,将宋朝皇室的值钱物件洗劫一空。

据《开封府状》记载,靖康二年元月,金国抓获的女性战俘多达一万一千余人。在饱经蹂躏数日后,仪福帝姬、仁福帝姬、贤福帝姬在五日内相继罹难去世,死在刘家寺。

战争本是男人们的事情,可是代价却总要女人来承担,宋徽宗、宋钦宗在做了俘虏之后依然能娶妻生子,而宗室女眷却下场凄然。

在北行途中,赵构之妻刑妃、郓王之妻朱氏在舟车劳顿中不幸滑胎,而两位未出阁的帝姬富金、嬛嬛却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怀孕了,后来富金帝姬更是被真珠大王强纳为妾,由此可见高级宗室女在途中遭遇了多么惨烈的蹂躏。

第一批送往金国京城的宋朝妇女3400余人,最后仅有1900人活着抵达,死了将近一半,然而活下来的妇女也未必是幸运的。

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成年女儿有21位,除了前文提到三位命丧刘家寺,富金帝姬、惠福帝姬分别被真珠大王、宝山大王强占,还有九个帝姬被发配浣衣院、剩余七人被发配到了各大营寨。

宋徽、钦宗的大多数后妃、姬妾、婢女,还有一些有称号的夫人都像畜生般被分配到了各地,等待她们的是什么可想而知。钦宗的皇后投河自尽,像钦宗的朱慎妃这样一直跟在皇帝身边的算是幸运的了。

题目问公主们为什么不反抗、不自尽保节?试想整个大宋朝都抵抗不了金国的侵略,她们的父兄是堂堂帝王都保护不了自己,她们这些柔弱的女孩子又能怎样反抗呢?不堪折辱自杀的女子肯定是有的,但是求生是人的本能,宋朝男儿尚苟且偷生,凭什么要求女子以身殉国呢?


史论纵横

北宋徽钦年间,金兵南犯,大宋节节败退,以致最后求和不成,反而是二帝被虏,所以称作靖康之耻。至于宫中的妃嫔公主,也和二帝一样被金兵抓走,其是否有自尽或反击,我想也不可考了。


我们看这个问题,首先不要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对于公主来说,她们也是国家的象征性人物,从大义上看,她们可以选择自尽或者反击,这是巾帼的表现。但是,她们也是女人,靖康之耻,二帝都没有自尽的勇气,从而使得国祚蒙羞,公主就更没有必要自尽了。所以说,选择自尽,可以保全名节清白,不自尽,也没什么好说的。

靖康之耻的发生,是北宋朝廷的毛病,也是北宋政权的积弊所最终导致的。所以说,这些公主只是政治失败的牺牲品罢了,她们享受过公主的荣华富贵,如今也是沦为了俘虏,其中酸甜苦辣,当事者也许最明白。恨生在帝王家,又恨生在平民家,也许就是她们的想法吧。



不苛求,不谴责,不赞美,不怜悯,蜉蝣君对她们的看法就是如此。最为可恨的莫过于二帝,留下了万年不可洗刷的笑柄。


蜉蝣尘埃笑谈天下

首先,这个问题先入为主,不是很正确。靖康之耻中被卷入这场动乱的公主不计其数,而且据说宋徽宗在被虏期间还生了好几个公主,先不论宋徽宗心大地不顾国破家亡生儿育女,就这么多公主没有一个人反击或想过自尽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其次,在可考据的书籍和史料中,我们可以可以理解皇家公主面对山河破碎,甚至遭受屈辱的不作为。

在李纲的《靖康传信录》中,有关于公主的描写:“夜漏二鼓,道君太上皇帝出通津门东下,道君太上皇后及皇子、帝姬等相续以行”我们可以从史料得知宋徽宗投降时,宋徽宗的妻子儿女是跟着一起投降的。公主依附她们的父亲而生,当父亲皇帝都不再捍卫国家尊严时,从小受三从四德思想束缚的她们没有反对的余地,只有跟着一起投降。

从丁特起写的《靖康纪闻》“金人移文取亲王帝姬及南班家属甚峻”,“开封府津遣王公帝姬及宗室等节次出门,哀号之声达于远近。”“帝姬驸马四十九人,市井聚观,莫不愤怒,无一人敢谁何者。”可知这些公主是被自己的国家送给金人的,而她们被送去北方的目的就是以求金国饶恕宋徽宗。在自己的生命被打上交易的砝码后,她们是没有权利选择反抗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从另个方面说,随时处于金人的监控下,要想反抗,谈何容易。

再者,为何会有靖康之耻?很大一部分原因需归咎于宋徽宗这个不明是非的皇帝。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后来虽然成功镇压了农民起义,但是疏忽东北女真族的兴起,却给宋朝亡国带来隐患。而作为罪魁祸首的皇帝都还苟活着,无辜的深宫公主为何不能留下性命为自己的未来搏一个机会?况且当年北宋的近百万大军都被如狼似虎的金军打得大败亏输,甚至近乎全数覆灭,几个弱女子的反击又有何用?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呢,出于人求生的本能,大多数北宋公主选择忍辱偷生也无可厚非。

而且公主们受辱是因为在男权社会下没有被称作顶梁柱的男人们保护好。在封建社会,保家卫国是身为男儿们的责任。既然选择将公主们送出以求太平,又何须在明知是受辱的结果下还有责备她们不保名节呢?

靖康之耻的无辜女性们,我想“君王城头竖白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这首诗最能表达她们的心情


侬好女神

别说北宋的亡国公主,历朝历代亡国之后,失去尊荣的宗室女子,又有几个自尽保贞?又有几个能够选择反击呢?基本没有。

公主自幼养尊处优活在宫廷之中,学习的是诗书礼乐,反击无异于自杀。而受如此屈辱却没有自尽这种问题,不是有没有骨气能够来解释的,二战中难么多被日军凌辱的女性难道都要自尽来证明她们的骨气么?


沦为阶下之囚,只能说明她们的不幸,靖康之变中,很多女性是被徽钦二宗当做礼物送给金人的,对这些女子而言,她们本就是玩物,是弃子,对她们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历史上向来有个怪异现象,道貌岸然的文人永远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些人敢于杀自己的妻子儿女去证明自己的忠君爱国,却没胆子去战场杀敌,还大言不惭,真是可笑!


澹奕

在宋朝之前,中国社会对女性还是比较宽容,或者说没有谁刻意去强调贞节观问题,也没人认为这会成为一个问题。

中国社会有个有趣的现象,男人的“操守”比女人开始得早,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士”这个阶层,传统的士都要有操守,因为“士”是需要依靠贵族的举荐而走上仕途的,而贵族取“士”的标准是要“修身”。

所谓“修身”就是爱名节,重义轻利,自尊(不食嗟来之食),向往立功、立德、立言,遵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些都是男人的“贞节观”,还有一种是“死士”,随时准备为国家而死,比如荆轲。

男人的贞节观和女人的不同的,但有一点相同,都是指向品行的,都是带有脱离法律钳制之外的道德倾向的。

很多理论家认为,在宋朝的时候,程朱理学的兴起导致妇女地位下降,社会要求寡妇不再嫁,甚至有“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说法。

但提倡妇女守节的程颐,他的侄子死后,其妻王氏改嫁,他不曾出面劝阻;他的外甥女死了丈夫,程颐怕她伤心过度,干脆安排他再嫁。

也就是说宋朝虽然提倡妇女守节,并将“守节”与“存天理、去人欲”放在一块宣传,单实际上搭理他们的人不多,没多少人将理学家的话放在心上。

所以“靖康之耻”才会发生,除了朱皇后自杀外,其余贵妇、贵妃、公主包括皇帝的亲娘都忍辱偷生,即使让她们举行“牵羊礼”,将她们上衣脱去,发髻上插着白旗,写着:俘虏的名字、身份,她们也无动于衷。

这些贵族女性直接沦为军妓,金人士兵不分早晚侮辱她们,然而她们也绝无轻生念头,都像那两个没用的皇帝一样,像牲畜般活下去,生命力无比顽强。

这次事件之后,史学家、理学家才真正意识到问题是严重性,妇女的“守贞”才被作为全社会的道德规范被强行贯彻下去,而到了明清,对妇女的钳制达到更加严重的程度,因为那些男人绝不希望“靖康之耻”再度发生,也不希望那些女人懦弱地选择求生,而伤害到男性的尊严,说到底还是男权社会的自私。

宋朝女性还有离婚的权力,因丈夫相貌丑,或有不轨的行为,可以去官府请求批准离婚,“中分资产”,还能得到实惠和好处,这是宋朝以后的妇女所不敢想象的。

一个理论从提出到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贞节观到明清时期,才开始盛行起来。


静说历史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



在所有北迁的女性中,朱皇后最具有反抗精神,她的这种刚烈行为其后还得到了金人的褒扬。金世宗下诏称赞她“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

这无疑是对苟且偷生的徽、钦两位皇帝和被蹂躏迫害女性的最大耻辱。



也许还有许许多多像朱皇后一样的贞烈的女子,只不过没有被人记录下来,在那场惨烈的流放过程中,多少年轻高贵的女子被金人蹂躏,稍有反抗就被斩首。对于柔弱的女子来说,反抗就是死亡。最后剩下的都是些跟徽钦二帝一样苟且偷生的人了。



“靖康之难”中,北宋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的历史,既是南宋人难以启齿的耻辱,也是激励南宋人抵抗金兵南下的动力。

对于南宋道学家来讲,这场灾难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如何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保住妇女的贞节成了道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他们舍弃北宋时期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这种观念也逐渐被士大夫们所接受。

经过道学家们的反复说教和统治者的大力宣传,到了明清之际,女性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而标榜她们殉节的贞节牌坊却日益增多,在生存与贞节之间,女性们除了殉节外已别无选择。

这种自欺欺人,压抑人性的道学理论,只是给软弱的失败者准备的,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期望女人保贞洁。


矿业小波

我也谈一谈我的看法吧:

首先我要说你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靖康之役被俘虏的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平民百姓不计其数,单论皇宫贵族里的女眷直接或间接被俘虏的至少有几千人,有公主名号的至少也有几百人,这些人的生平在盛世大多都不会留下记载,何况是乱世,由于记载缺失,所以你这个结论从何而来?

的确被俘虏的皇亲国戚有不少苟活了下来,里面也有不少公主,赵氏皇族历经此役可以说颜面扫地,但是我们能那么武断地认为所有的公主都是贪生怕死之人吗?肯定是不能的!即使她们是皇族,但也是人,人就会有人性的那一面,通常有三类选择:

一:刚正不阿的烈女,进行反抗

我选取的两处记载至少就有数人反抗或者选择自尽的

《南征录汇》:有一段【令宫嫔换装侍酒,不从者即处死,当时有郑氏、徐氏、吕氏抗命不从,被斩,又有“烈女张氏、曹氏抗二太子(完颜宗望)意,刺以铁竿,肆帐前,流血三日】

《宋俘记》有一段【徽宗的郑皇后、钦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样处理,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后自缢,被救后又投水自尽】

二:不贪生怕死,暂时委屈求全,以图东山再起

谁都明白,活着还有翻身的可能,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你以为这些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就不明白?历史上这样的教育他们可没少受。

三:贪生怕死,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样的人肯定也不少,对死亡总归是有恐惧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公主也是人!

最后的终极原因:为什么选择瓦全的多选择玉碎的少?

是与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的,当时崇尚生存而不是贞节!是不是很现代?

宋朝的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比较深厚的一个朝代,被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虽然皇帝做得不怎么样,但是其他的修养还是可以的,整个大宋一朝也没有给人刚烈的印像,也许这就是赵家人的秉性如此,对于他们来说做这种所谓的烈女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地方!当时的价值观是重生存轻贞节,价值观使然,这是进步还是退步?我认为是进步!

【实际上中国妇女的节烈论,是从“靖康之难”开始被宋代道学家所注重,然后才被推崇的。】

不过只是可惜了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命陨逆臣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