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思明洲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在大多数人心里炊事兵就是做饭的厨师,但是,解放军炊事兵虽然也是厨师,但却是与众不同的厨师。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各国“伙夫”的较量并不只在厨房,射击技能也要考

在2016年国际军事比赛-2016之“野战厨房”竞赛,我军炊事兵在100米射击当中,以95式轻机枪射击拿到113分位列第一,蒙古国和俄罗斯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在我军的传统当中,炊事兵,首先就是一个战斗兵,然后才是“厨师”。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在连队考核的时候,主考都会拿着连队花名册随便点名,抽出来考试。那个时候可没有人说这是炊事兵,原则上不用参加出操和训练,就可以不考了。这种考核都是点到谁,谁就要参加年度军事技能考核,无论是什么兵。所以,炊事兵反而还得更加用心地训练军事科目才行,因为相比于其他岗位,炊事兵被本职工作占用的时间更多。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厨师也要全副武装

解放军报曾经报道,驻扎在山东的某部队,有5名炊事兵完成了部队转岗训练,一个人去学习电子对抗专业,一个人去学习无人机专业,一个人去了技术室内,一个人去了指挥室,还有1个人去了目标态势室。

3个月以后,这5名炊事兵在新的岗位上有4个人成绩都是优秀。或是能协助指挥室主任和参谋制订战备方案,或是可以独立排除电子对抗系统的一般故障,或是可以独立操作无人机设备…..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在我国伞兵部队,对炊事兵的训练要求——可以携带装备空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军事战斗技能。所以空降部队的炊事兵,还要能做到“灶随伞降、炊伴战行。”

我国曾经进行过一次2架运输机一次空降60名炊事兵,并且将所有野战炊具,主副食品一起空降的演练。这些炊事兵一样全副武装在敌后进行空降,落地以后,快速集结,乘坐空投的全地形车,前往前线,并且在30分钟以内使用野战炊具制作出野战食品。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在解放军当中曾经有“八大员”之说,也就是炊事员、饲养员、警卫员、司号员、公务员、卫生员、理发员、战斗员、指挥员,现在有些已经没有了,有些仍然存在。我军要求包括炊事兵在内的人员,一律都要具备军事战斗技能,紧贴实战需求,专门设置各种战术情况,摔打磨炼“八大员”的走、打、藏、防等能力。另外,每月还对他们进行基础体能课目的考核,不合格者到班排“回炉”,合格后才准予“上岗”。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所以,当代我军炊事兵可以说是一专多能的战斗员,不仅仅专于做饭,还要精通其他军事技能,比如汽车驾驶,战场救护,近距离班组战斗技能,巡逻警戒等等。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因为,“八大员”在战场上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才能做到保障有力。在战场上,无论是谁,只要是军人,是军事单位,都会成为敌军的打击目标。敌军可能会袭击卫生所和炊事班,驾驶员在运输过程当中,也有可能遭到敌人的伏击。因此,包括炊事兵在内的八大员进行正规军事战斗技能训练,具有非常现实的实战意义。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虽说炊事兵们油盐酱醋、蒸炸煎炒样样精通,心中时刻有杆秤,再精明的菜商也骗不了他们,但是,毕竟炊事兵不是大饭店里的大厨,部队伙食讲究的是营养搭配,干净卫生,口味要求并没那么重要。在很多情况下,其他岗位的军人,还得暂时充当一下炊事兵。比如,今天晚上吃包子,那必定要有人下午要去炊事班帮厨了——人人都是业余炊事兵。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而且炊事班战斗力强悍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炊事兵都是老士官,是从战斗部队转过来的,作战技术本来就很过硬,而且作战经验也很丰富。

经常有新兵说:我们部队野外长途奔袭拉练,炊事班都是背着锅和我们一起跑,没一会儿就跑队伍前头去了。等我们跑到终点时,他们早就已经在终点支好锅,做好饭菜在等我们了。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在战争年代,以炊事兵为代表的八大员一样要参加战斗。在电视剧《亮剑》中,就有这样的一幕,李云龙部攻打日本人的阵地,战斗中步兵炮兵都猛烈冲锋,这时炊事兵们也不甘落后,争先举着菜刀冲锋击杀鬼子。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在1947年的临朐战役,华野第4师在外围桥头村阻击对方援军,敌整编第25师和整编第9师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当时华野4师第11团1个营电话线全部被炮火炸断,村内所有房屋倒塌,在敌军步兵已经冲上来的时刻,所有通信员,卫生员,炊事员和轻伤员也都上阵与敌军短兵相接。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解放战争中炊事班上阵的情况并不少见

7月30日,敌军释放出所有炮火,以1个团分为3个波次,在军官督战下,再次发起猛烈冲锋。第一波受挫,第二波立刻冲上来,前边的人倒了,后面的人就把他们的尸体垒起来,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就是进攻失败,也不后退,而是就地挖掘临时工事。

在密密层层的火力网下,双方都伤亡惨重,就是在这个时候,华野第4师组织起所有的参谋,干事,警卫员,救护员,饲养员,通信员和炊事兵组成了2个连,发动了反冲锋,这最后一支“杂兵”部队的加入,彻底改变了战局。

我军一直以来讲究的是一专多能,一个人要掌握多个岗位技能。也就是“个个文武双全、人人一专多能”,每名官兵都具备3个以上岗位能力,按照“一般岗位一人多岗、特殊装备多人一岗”的办法,要求官兵在“精一门专业、懂相近专业”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轮岗、换岗、兼岗、顶岗训练——这才是一个有前途,能打胜仗的集体。

军事|文能建灶做菜饭,武能背锅上前线:炊事班为何如此强悍?

精锐的眼神,要不是背后的黑锅和手里的棍子,还以为这是在搜索残敌的特种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