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昨日,貴州茅臺股價盤中一度突破800元,創下歷史新高,總市值再度突破萬億元大關。按總市值計,茅臺僅次於幾家大型銀行,位列全部A股第7位。

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從去年初開始,伴隨著股價不斷上漲,茅臺開始成為市場爭議的焦點,甚至一度成為新舊產業之爭中的一個標靶。有人認為,一家傳統的白酒企業受到市場如此熱烈追捧不符合發展資本市場的本來用意,在芯片輿情中,又有人把茅臺的高股價與芯片短板掛鉤,似乎茅臺應和外賣、共享單車一道為高端芯片受制於人負一定責任。看來,如何看待茅臺的長牛走勢,關涉到資本市場功能的認識。

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資本市場與實體企業的關係可粗略分成兩類:一類是被動反映型,一類是積極反饋型。茅臺應屬第一類。2001年上市以來,茅臺股價累計上漲了100多倍,推動股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業績增長。從歷史上看,茅臺股價有漲有跌,但始終反映著對它一兩個季度或一兩年業績的預期,很少看到概念“炒作”的痕跡,可以說,茅臺投資者是最重視公司價值的一群人。茅臺的價值來自其產品獨特性形成的深護城河,來自其高盈利率源源不斷創造的真金白銀,它的股價基本上只是被動反映公司變化,高股價對公司生產經營和刺激整個行業供給的反饋作用不大。

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因此,“反饋型”公司與被動反映型公司,不存在絕對的孰優孰劣,被動反映型公司中跑出大牛股,給投資者豐厚回報的,是全球普遍現象。當然,茅臺強大的盈利能力是特定文化和消費習慣的產物,該不該喝那麼多茅臺是社會問題,只要它的股價波動是受基本面的牽引,就股市而言是沒有問題的。

為何貴州茅臺股價創新高不值得慶賀?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曹中銘表示:貴州茅臺股價到底能漲多高?何處才是貴州茅臺的頂?“市場先生”將會給出答案。而筆者則以為,即使貴州茅臺股價真的能如中金公司所預測的那樣漲到925元,甚至是突破千元大關,同樣不值得慶賀。

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從估值上講,貴州茅臺800元的股價,對於動態市盈率29.53倍。對於藍籌股而言,這樣的估值其實已經不低。而且,如果茅臺股價繼續上漲,在提升其市盈率水平的同時,實際上投資風險也將越來越大。而作為藍籌股,在市場的炒作下,也存在估值泡沫的可能。事實上,貴州茅臺去年來股價大幅上漲,有機構投資者以價值投資之名,行價格投機之實的嫌疑。更何況,從絕對價格上講,800元的茅臺股價著實不低,不是一般的中小投資者所能“投資”的。因此,茅臺股價持續上漲,是機構自彈自唱的結果,是機構投資者投機的必然產物。

從成長性上來講,儘管各大券商都看好茅臺的成長性,並給出相應的估值,但2018年及以後,茅臺的成長性到底如何,還需要其業績來說話。而客觀上,貴州茅臺近幾年來保持牛市,其業績的上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貴州茅臺今後能夠保持較高的業績水平,但成長性不足的話,其高股價其實也失去了支撐的基礎。而沒有成長性的支撐,休說股價上漲至925元,恐怕今後連800元都站不住。而在這一點上,貴州茅臺今後的產量與價格水平將是決定性的重要因素。

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貴州茅臺雖然貴為A股市場的“第一高價股”,但也只是一隻消費股。雖然市場上有人鼓吹茅臺的收藏價值,鼓吹茅臺為“液體黃金”,具備金融屬性,但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而從A股前幾大市值的上市公司看,工行、建行、中石油、農行、中國平安,以及中行與貴州茅臺分列前後,前七大市值股票,涵蓋了銀行、石油、保險以及白酒行業,但這些行業都屬於傳統行業。而截至目前,美股前五大市值公司均為科技股,蘋果位列市值第一位,其餘4只科技股分別是亞馬遜、谷歌、微軟和臉書,當前市值為8231.15億元、7954.75億元、7851.46億元和5584.89億元(均為美元)。市值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中,一個都是傳統行業的股票,一個都是科技股,而且,美國前五的公司均可稱為獨角獸企業,兩廂比較,高下立見。

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因此,貴州茅臺在A股成為藍籌股的一面旗幟,成為“第一高價股”,並不值得慶賀。如果A股市值排名靠前的不再是像工行這些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而是像美國市場一樣的科技股、新經濟企業或獨角獸企業時,那才真正是值得可喜可賀的。

茅臺市值破萬億,它成最大贏家,值不值得慶賀?

這酒業的市值這麼高真的不太合適,不是什麼高科技行業,這茅臺酒怎麼就有這麼高的市值呢?不少看到這個消息後紛紛吐槽,不少人覺得作為一家酒類企業,其市值不應該有這麼高啊,甚至有人稱茅臺酒食液體黃金,這個好像真的不為過,那麼這茅臺酒為何會有這麼高的市值呢?這裡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畢竟這不是什麼高新科技的支柱行業。還是要穩步發展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