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國後使用的第一種自產手槍——54式手槍

我國的火器史可謂相當長了,唐朝就有了專門的火器部隊,雖然現代手槍不是我國發明的,但我國的手槍發展史也算是比較長了。尤其是二戰期間我國共使用了十幾萬之毛瑟手槍,還有大批的美國與蘇聯支援的手槍,當然也有部分從日本哪裡繳獲的南部手槍。在抗戰初期,我國各種資源都極度缺乏,軍事力量更是弱的讓人難以相信,毛瑟手槍起到了很好的替代作用。

我國建國後使用的第一種自產手槍——54式手槍

到了新中國建立,我國開始引進和仿製蘇聯的手槍,這其中就包括蘇聯的託卡列夫手槍。隨著我國和蘇聯簽訂一系列條約,蘇聯開始向我國提供各種圖紙和流水線機床,同時幫助我國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骨幹。

我國建國後使用的第一種自產手槍——54式手槍

一開始我國只是簡單的模仿託卡列夫手槍,並起名為“51手槍”,託卡列夫手槍是蘇聯設計師在1930年設計的,也是蘇聯軍隊的第一種自動裝填式手槍,託卡列夫手槍跟隨軍隊參加過德蘇戰爭,軍隊中隊它的評價還是比較不錯的,威力和性能方面都比較均衡。

我國建國後使用的第一種自產手槍——54式手槍

當然,在德蘇戰爭中,蘇聯軍隊主要靠衝鋒槍和坦克,火炮,對於手槍的使用是比較少的。託卡列夫手槍的槍管採取了短後坐式工作原理,類似勃朗寧手槍。它在吸收了勃朗寧手槍優點的基礎上有進一步創新了內部設計,使手槍內部更加緊湊合理,這樣託卡列夫手槍更加短小,方便袖藏。託卡列夫在當時屬於威力最大的手槍之一,後來也被其他國家效仿。

我國的54手槍等於是在託卡列夫手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動,對於他的優點全盤保留,針對一些我國士兵的使用特點進行了改進,雖然這種手槍很早就被蘇聯軍隊淘汰,但是我國一直堅持使用了50年,不僅是因為它的威力,也是因為它造價低廉,容易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