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廷哥在全國朋友圈火了,只因一個瘋狂的雞蛋!

瘋狂的雞蛋


文/徐洪濤

永康廷哥在全國朋友圈火了,只因一個瘋狂的雞蛋!

01故事從戒菸開始


永康廷哥,一個貼著綠色標籤的鄉愁人。

20多年前的一天凌晨,他在睡夢中被胸悶、氣喘不過來而驚醒,這一刻他想了很多,老婆還很年輕,孩子才那麼點大,父母親辛苦養育,還沒讓雙親安享晚年過,自己身體不健康要人照顧那怎麼行?

他自言自語的開了燈,點了一支菸狠狠地抽了兩口,然後把一包半煙使勁揉碎!這一刻開始,他戒菸了!

他還來了一個大轉身,放棄了小工廠,開始往綠色農業發展,他當時就想,迴歸自然,綠色農業大有可為。於是他帶著2500元錢到江西發展。他看中了幾百畝食用竹,有很多竹苗,他就找鄰縣的說,他有竹苗七八萬株,問對方要不要?得到確切回答要5萬株後,他回到那個種毛竹村,簽下了承包合同,但註明一個月內付承包款。然後領著人來現場看過,確認有這麼多竹苗,按5元一株算共計25萬元,就讓對方先打5萬元定金再挖運。就這樣,他在農業上賺到了第一桶金。

這一年開始,他對綠色農業、循環種養模式產生濃厚的興趣,除了田間地頭幹活,有空就看各種各樣的與綠色農業、生物食品等相關書籍,並細緻做了筆記。之後,他又賣過汽車和做過其它生意,很多時候他跟人說,賺了錢後他要做的一件大事是養雞、賣雞蛋!



02盯著蛋蛋不放

場景一:一個山裡村莊,一個80多歲的老爺爺坐在家門口曬太陽,老人家愜意地抽著煙,還哼著比他還老的江南小調,唱累了,咳嗽起來,然後“啊呸”一聲,吐了一口濃濃的痰,接著兩隻老母雞爭搶著啄掉這份常食,老人家一天總要留十幾口痰給老母雞,老母雞吃了這痰,常年累月,這痰裡的各種細菌病菌就累積在雞的身體裡,就跑到生的雞蛋裡。而很多城裡人,特別是孕產婦,就是要吃這種老山坑裡老人家的老母雞生的土雞蛋,如此這般,躺著中槍!

場景二:三年前,有一對夫婦到泰國老山坑,去尋找當地原住民養的老母雞,這些雞沒有帶病菌,生下的蛋也安全有營養,找到了蛋後幾經波折運回國內,因為路途遠影響出殼,第一批一萬個蛋孵出二千多隻小雞,但是這批雞就是與國內雞不一樣,野生放養,喜歡飛到樹上休息,這泰國原雞經過煮燉燒熟後,雞皮已經近膠質狀,幾乎沒有看到一絲雞油,肉質緊實,口感極好,湯汁鮮美,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場景三:不到現場,真的不相信,養雞場竟然有兩個冷庫,一個存放蠶蛹,用來餵雞的加餐食物;另一個冷庫放雞蛋。一天要吃掉200斤蠶蛹,一隻雞能吃到五六顆。

這雞從來不用抗生素、激素,平時餵養用的是玉米、稻穀、麥麩、米皮糠、黃粉蟲、蠅蛆、新鮮蠶蛹、無農藥的青菜等,還添加了黃芪多糖、葉黃素、胡蘿蔔素等多種微量元素,這裡雞蛋吃起來和普通雞蛋完全不一樣了,蛋白嫩,蛋黃特別多,轉口特香濃。

這蛋比普通蛋小,但價格貴,最高配的10元一隻,吃過這蛋的人都忘不了。


這個位於武義泉溪鎮的10000只雞規模養殖場就是廷哥投資的,三年時間,已投入了四百多萬元。他還有一個種植基地在武義大溪口,一個休閒養生基地在金華市莘畈鄉。他的綠色農業航母正在一步步搭建。



03再不良心發現提早完蛋


為什麼要傾盡所有搞綠色農業?在10年前,廷哥做的一份綠色農業全循環模式規劃書上看到這些文字。

很多的地方農業廢棄物以及秸稈的燃燒,養殖業的汙水橫流,包括抗生素、農藥的過度氾濫使用、都直接和間接破壞了人們的正常基因組織和人類的生存環境,進而造成資源再生能力降低甚至破壞,資源數量與農產品質量下降。

針對這些現象,該怎麼辦?

一種高效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生物技術,可以將農作物秸稈、菌種廢棄物、禽畜糞便、林業、木屑、人的糞便、無用的爛蔬菜水果、以及其它的農業廢棄有機物徹底利用起來,進行一個最完整的農業廢棄物的生物循環工程,生態農業資源循環項目,將現代養殖模式迴歸自然的養殖體系中,建成一個農業資源廢棄物生物轉化工廠,和迴歸自然的養殖方式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農業,同時可提供農業觀光和休閒旅遊參觀地。

他覺得低毒農藥也不好用,要用植物農藥,以植物克植物的病蟲害,才能達到綠色級別。

他很早就計劃要幹一票大的,他覺得要先從養雞開始,從食用頻率高的小小的蛋開始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



04雞蛋,比40年前的更營養


常有人感嘆,現在的雞蛋不如過去好吃。其實有研究發現,如今的雞蛋比40年前的營養價值更高。

廷哥形象的比喻,雞就是一個營養轉化機器,以前的雞食單一營養成分低,雞吃後生出的蛋自然營養不豐富。

比如,雞蛋中維生素D增加70%,硒增加兩倍,而脂肪含量和飽和脂肪含量都降低20%,熱量降低13%,膽固醇降低10%。

如今,一箇中等大小雞蛋熱量約為66千卡,過去為78千卡。

美國農業部也曾表示,現在一個較大的雞蛋平均含膽固醇185毫克,比之前低14%;維生素D含量比2002年高64%。


你覺得沒有以前香是對的,因為現在很多雞吃抗生素,吃激素促生長髮育,所以四五歲小孩吃了會提前發育……


雞蛋,接近完美的全營養食物


“雞蛋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幾乎包含生命需要的所有重要營養素”,一顆小小的雞蛋富含蛋白質及17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鈣、鐵等成分,擁有最適合人體需求的氨基酸比例,尤其含有現代人缺乏的磷脂、膽鹼。

增強記憶。蛋黃中的卵磷脂、膽固醇和卵黃素,對促進神經系統發育有很大作用。雞蛋中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具有改善認知功能的作用。

降低血糖。雞蛋中的多種營養素能改善人體代謝糖的能力,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2015年,《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東芬蘭大學的研究發現,每週吃4個雞蛋,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8%。

提高免疫力。蛋白質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物質,雞蛋中的蛋白質質量較高,消化吸收率也比較高。雞蛋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05別再誤解雞蛋了

雖然雞蛋是餐桌上的常見食物,但不少人都對雞蛋存在一定誤解。



誤解1:蛋黃中含有大量膽固醇


人體合成的膽固醇與遺傳、代謝異常等相關,跟食物中的膽固醇沒有太大關係。雞蛋雖然膽固醇含量較高,但也含降膽固醇成分。


蛋黃富含的卵磷脂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乳化成懸浮於血液中的細微粒子,而不沉積於血管壁上,並能順利通過血管壁被細胞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


因此,普通人每天吃1~2個雞蛋不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誤解2:生吃雞蛋更營養


實際上,生雞蛋的消化吸收率僅50%左右,熟雞蛋的消化吸收率則高於97%。


此外,雞蛋還容易受沙門氏菌等汙染,生吃存在安全隱患。


誤解3:農家土雞蛋、紅心、紅殼雞蛋更營養


農家蛋營養素含量並不比普通雞蛋高,放養土雞產蛋的衛生環境不好把控,受汙染的可能性較大。


雞蛋的營養與蛋殼顏色沒關係,而是與雞的品種有關。認為紅心雞蛋更營養,同樣沒科學依據。


蛋黃顏色受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影響較大,如果在雞飼料中加入添加劑也可使蛋黃顏色變得更紅。



06這樣吃蛋才對路


早餐吃雞蛋,精力更充沛


經過一個晚上,人體需要補充營養,雞蛋能迅速補充消耗掉的營養。早上吃雞蛋,全天的熱量攝入更低,有利控制體重。


吃雞蛋,每天1~2個即可

雖然雞蛋營養全面,但也要注意適量食用。水煮蛋每天吃1~2個,煎雞蛋含油較多,一週吃1~2次即可;孕產婦、手術病人沒必要吃太多雞蛋,每天吃1~2個即可;


飲食別忘了多樣化


飲食還需注意多樣化,除雞蛋外,禽肉、牛羊肉、魚肉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



綠色鄉愁人物永康廷哥是個60後,他養雞賣蛋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他更精彩的故事還會繼續,我們一起期待,一起互動,一起健康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