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有人撑伞等我,该有多好|编辑精选

灯火阑珊处有人撑伞等我,该有多好|编辑精选

//

灯火阑珊处有人撑伞等我,该有多好

苏沫然

以前写故事总喜欢悲剧收场,总觉得只有扒开被生活撕裂的伤口,展示给所有人看,才能把对生活和命运的控诉书写得淋漓尽致,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敏锐和深度。然而,现在我却觉得,对生活也好,对命运也罢,正确的态度不该是控诉,而应当是和解,所以这次我想写一个过程历尽百般艰辛但结局却洋溢着幸福的故事,给大家希望。

可惜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蓦然回首的时候,既没有灯火阑珊,也没有撑着油纸伞不断彷徨又不断张望的那个人,有的只是茫然无边的一片黑暗。正因为如此,在我的故事里,在《灯火阑珊处》,我想写的除了慌张的寻觅,除了无奈的失去,还有蓦然回首时的惊喜。

以前写故事总喜欢悲剧收场,总觉得只有扒开被生活撕裂的伤口,展示给所有人看,才能把对生活和命运的控诉书写得淋漓尽致,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敏锐和深度。然而,现在我却觉得,对生活也好,对命运也罢,正确的态度不该是控诉,而应当是和解,所以这次我想写一个过程历尽百般艰辛但结局却洋溢着幸福的故事,给大家希望。

在豆瓣上,很少有人写纯爱故事,似乎大家更愿意写真真切切的生活,更愿意看现实的血淋淋和赤裸裸。因此有人说我选错了平台,因为《灯火阑珊处》太偶像剧,太玛丽苏。

然而我想说,和其它小说一样,《灯火阑珊处》同样源自于生活,「高修」也确实存在。他在我迷茫和无助时出现,给我指引,给我机会,给我力量。他让我相信原来我是幸运的,原来在北京这个繁华却冰冷的都市里,人情味这种东西还是存在的。他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希望,给了我对这个世界和对人类美好的期待。

在大城市漂泊过的人想必都知道,其实最可怕的不是吃廉价的快餐,住破旧的老房子,受同事的排挤和算计。而是当所有这一切不美好每天在煎熬着我们的时候,我们想挣扎着改变,却根本无力改变,我们想从朋友身上获得温暖,却发现朋友跟我们一样惨,甚至比我们还要惨。这种无力感,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感觉,让人不可避免地陷入焦虑,分分钟想要逃离。

灯火阑珊处有人撑伞等我,该有多好|编辑精选

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高修」的。然而与文中不同的是,他对我的好,无关爱情,无关任何男女之情。他只是良师益友,工作伙伴。

身边的朋友都会满脸坏笑地审问我说,「一个人哪会无缘无故地对另外一个人这么好,说,他是不是喜欢你?」

还有另外一些人,表面上笑得很友好,背地里却戳着我的脊梁骨说,「瞧,又是一个靠乱搞上位的。」

爱写作的人,往往都是爱遐想的。可能各种各样的声音听得多了,我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遐想,遐想多了,便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便有了高修、苏沫然还有成杰的爱恨纠葛。

有很多人说这个故事很有改编电视剧的潜质。这也许和我的职业属性有关——编剧。我在构思每个章节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它想象成电视剧的一集,有起承转合,有把观众引向下一集的引子。

有人问我说,既然本职工作就是写作,难道写不腻吗?为什么闲暇时间还要写呢?我想举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日本的歌舞伎町,牛郎群体的诞生,一开始是为了满足小姐们的需求。每天忍气吞声卖笑陪酒为男性顾客提供服务的小姐们,积攒大量的情绪无处释放,于是,她们开始需要牛郎们为她们提供同样的服务。其实编剧和小姐很像,虽然编剧被人奴役的是思想和文笔,而非肉体,但强颜欢笑、不得自由的状态是一样的。所以,一个真正想要创作的编剧,一定会想要找到一个放飞自我的出口,要么转行做导演或者制片人,要么,写小说。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毕竟我爱的是写作本身。

灯火阑珊处有人撑伞等我,该有多好|编辑精选

我相信我没有选错平台,因为有读者对我说,喝惯了烈酒和中药,来一杯酸酸甜甜的蜂蜜柠檬水似乎也挺好。

感谢平台的厚爱和大家的支持,我会虚心接受所有的批评和指点,争取调好蜂蜜与柠檬的比例,争取把握好水温,争取让这杯蜂蜜柠檬水给大家带来一夏天的酸甜和冰爽。

虽然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但当戏里的灯熄灭的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我们都一样,蓦然回首的时候,灯火阑珊处,可能一个人也没有。

既然生活不缺眼前的苟且,希望《灯火阑珊处》有你要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

- 苏沫然作品 -

灯火阑珊处有人撑伞等我,该有多好|编辑精选

灯火阑珊处

苏沫然

限时免费

我愿意,高修,我愿意和你在一起。

可是,我和你怎么能在一起呢。一无所有的我,和如此耀眼的你,我们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

原谅我的懦弱和退缩,原谅我的自卑心和一点点自私吧,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