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被央视痛批,频频作恶的互联网企业能一直“野蛮”下去吗

文编:王思蒙

生存抑或毁灭,广告投放违规"二跳"又将今日头条推向风口浪尖,距其上次违规操作不过三个月……

其实这种行为,除了形式上违规操作,使用上影响用户体验感,更有可能存在非法广告的点击对个人隐私的威胁。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隐私泄露问题早已不是个例,人人似乎都在“裸奔”,抛开社会责任奋战的互联网企业会一直保持“野蛮”?

一、被央视点名批评,今日头条处理涉事员工

今日头条被央视痛批,频频作恶的互联网企业能一直“野蛮”下去吗

二、当用户隐私“遇上“经济利润,“作恶“的互联网企业还有这些!共享时代,该不该有这把万能钥匙?

网上曾热传一张图片,有人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下面加了一个Wi-Fi。的确,高速发展中的互联网丰富了人们出行、购物、娱乐等场景,今天的生活已经被科技点亮。而Wi-Fi万能钥匙异军突起,根源在于击中用户与网络世界链接的刚性需求。而不少人却忽视了这种共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与伦理问题,让Wi-Fi万能钥匙流行起来。

今日头条被央视痛批,频频作恶的互联网企业能一直“野蛮”下去吗

事实上,姑且不论具体技术方案是否违规,单从近年来媒体报道来看,有的Wi-Fi账号未经允许被分享出去,导致个人权益受损;有的用户连接不安全信号,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垃圾短信轰炸;此次更是曝光,一些国家机关的内部网络被泄露,由此产生巨大安全黑洞。虽然Wi-Fi万能钥匙在官网大肆宣传,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评测,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2.7万亿惊天罚单,Facebook非死不可?

3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Facebook上超过5000万用户信息数据被一家名为“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泄露,用于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针对目标受众推送广告,从而影响大选结果。

用户隐私遭泄露的Facebook被媒体报道称,其有可能违反2011年的和解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开展的调查,若属实,罚金高达2万亿美元(约12.7万亿元人民币),而Facebook的总市值也才4885亿美元。

其实泄密是Facebook间接导致。

2014年,剑桥分析的研究者Kogan要求用户参与一个性格测试,并下载一个第三方App,搜集的信息包括用户的住址、性别等。

虽然只有27万名用户真正参与了性格测试的调查,调查中这些用户同意提供自己的个人数据供学术研究。然其要求参与调查的27万Facebook用户必须拥有约185名好友,并且允许获得他们朋友的资料,因此覆盖的Facebook用户总数达到5000万人。

今日头条被央视痛批,频频作恶的互联网企业能一直“野蛮”下去吗

今日头条被央视痛批,频频作恶的互联网企业能一直“野蛮”下去吗

四、结语

在已经到来的AI时代、IoT将大放异彩的未来,隐私将扩张它的定义,将涉及人最根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而那时机器及互联网产品所拥有的权利将无上之强大,在科幻小说中它是一个反乌托邦的超级集权的末日景像,在一些科技巨头掌权人看来亦然可怕。

作为权利越来越弱的我们,有理由现在就行动,团结、凝聚起来发声维权;作为行业引领者的互联网企业更应当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本文由文化产业新闻综合。

推广:郑子依

文化产业新闻:

今日头条被央视痛批,频频作恶的互联网企业能一直“野蛮”下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