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

联邦退休金制度是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美政府为退休人员提供的一种保障型社会福利。具体内容如下:

1.缴纳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税是联邦退休金制度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保障税是美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种,由联邦政府按照一定工资比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征收,强制要求企业在每月发工资时按照雇员的社会保障号码(SSN)代扣代缴。

社会保障税由美财政部国内工资局集中收缴后,专项进入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美社会保障署(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设立的社会保障基金。

2.社会保障税税率

社会保障税税率由社会保障署动态调整,经国会批准后执行。调整依据是根据人口老龄化预测数据和养老金支出需要。

例如社会保障税税率在1980年时为雇员工资额的10.16%,1990年上调至12.4%。自1990年以来,社会保障税税率未再调整。2015年社会保障税税率为雇员工资额的12.4%,由雇员和雇主各缴纳50%。即雇员和雇主各缴纳该雇员工资额的6.2%;对于个体经营者,则缴纳其工资额的12.4%。

联邦退休金制度鼓励“工作时多存社保税、退休后多领养老金”。工资较高的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障税更多,退休后领取的联邦退休金也更多。

同时,为体现社会公平性,防止极少数退休人员领取过高退休金,社会保障税设定了应税工资上限,超出应税工资上限那部分工资不再缴纳社会保障税。应税工资上限随着物价和工资水平的变化而逐年调整。

3.领取联邦退休金

联邦退休金制度规定,雇员必须纳税40个季度(相当于10年缴费年限),退休后才能按月领取联邦退休金。同时,退休金计发与实际退休年龄挂钩。联邦退休金制度对不同时间出生的人规定了不同的法定退休年龄。

例如,1943年、1957年出生者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66岁和66岁6个月,1960年及以后出生者的法定退休年龄均为67岁。

退休人员领取联邦退休金时免税,但年总收入超过一定金额者需纳税。联邦退休金的受益人除了退休人员本人,还包括其符合特定条件的配偶(含离异)、未成年孩子(含领养)等。

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企业年金计划(401K计划)

企业年金计划是由企业主导、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美国雇主为雇员提供的一种最普遍的退休福利计划。

1.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不少私人企业由雇主全额承担雇员退休金,特别是在工会组织力量强大的企业,雇主被迫对退休工人的各种福利大包大揽。这种退休福利方式虽对员工有利,但加重了雇主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

1978年,美《国内税收法》新增的第401条K项条款规定,政府机构、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等不同类型雇主,为雇员建立积累制养老金账户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根据这一条款,越来越多美国企业选择了雇主和雇员共同出资、合建退休福利的方式。因此,美国企业年金计划又称作401K计划。

目前,401K计划已成为美国很多雇主首选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障制度。

2.帐户管理

雇主为雇员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后,双方共同缴纳一定数量的资金存入账户。即雇主对雇员的账户有投资。其中,雇员年度缴费总额不得超过规定上限(2014年为2000美元);雇主为雇员缴费的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一般为雇员工资的3%到7%。

401K账户归雇员所有,离职时由雇员自行转走,转入其选定的任何提供401K计划的基金公司。

提供401K计划的雇主,一般会指定一个基金公司管理雇员的401K账户,这个基金通常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组合供员工选择,有定期存款、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以及平衡基金等,投资标的从最保守的货币市场到最激进的新兴市场。

雇员自主决定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一般在年轻时,雇员会选择比较激进的投资组合,博取较高的投资回报,但随着年龄增长,投资方式渐趋保守。雇员退休后从帐户领取的养老金取决于缴费多少和投资收益状况。

美国推行“401K”计划后,其资金迅速与股市形成良好互动,美大公司的职工将自己养老基金中约1/3的资金投资本公司股票,道琼斯指数从1978年到2000年累计上涨1283.25%。

3.税收优惠

401K计划被称作“政府给中产阶级最大的礼物”,参与401K计划的退休人员及其受益人可得到实实在在的减税优惠。

税收优惠具体体现为“延迟纳税”(Tax Defer)。法律规定,雇员在401K账户的缴费和投资收益均免税,直到退休后从帐户领取养老金时才对账户总额(包括利息红利附加增值)上缴个人所得税。由于退休人员的收入较退休前普遍下降,纳税基数随之减小,再加入投资收益免税,其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将大幅下降。

4.领取条件

401K计划养老金领取条件是:账户持有人年满59.5岁;死亡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发生大于年收入7.5%的医疗费用;55岁以后离职、下岗、被解雇或提前退休。户主如在59.5岁之前提前取款,将被征收惩罚性税款;但允许提前借款,再还回账户。

户主退休时,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方式使用401K帐户资金。雇员在年满70.5岁时,必须开始从个人账户中取款,否则将对应取款额征税50%,这一规定目的在于刺激退休者的当期消费,避免社会落入消费不足的陷阱。

5.公务员养老金计划

美公务员养老金计划与私营企业雇员401K计划类似。1986年6月,美国会通过《联邦雇员退休制度》,规定了联邦政府所有文职人员的养老、救助和残疾福利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与上述针对企业雇员的401K计划基本一致。

美各地方层级(州、郡、市)的公务员也各自建立了类似401K计划的养老金制度。

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个人退休金计划(IRA计划)

个人退休金计划即个人储蓄保险,是一种联邦政府提供税收优惠、个人自愿参与的个人补充养老金计划。个人退休金计划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其核心是建立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简称IRA),因此个人退休金计划被称作IRA计划。

1.帐户管理

与401K账户不同,IRA账户由参与者自己设立,所有16岁以上70.5岁以下、年薪不超过一定数额者均可以到有资格设立IRA基金的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开设IRA账户,而且不论其是否参加了其他养老金计划。

户主可根据自己的收入确定年度缴费金额,并在每年4月15日之前存入账户。IRA有最高缴费限额。

例如,50岁以下者2014年最高缴费限额为5000美元。年薪超过一定数额者不能参加IRA计划。例如,已有401K计划者中,未婚者年薪超过5.6万美元,已婚者年薪超过8.9万美元,则不得申报该年度IRA计划。

IRA账户由户主自行管理,开户银行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组合的IRA基金投资建议,户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投资偏好进行投资管理,风险自负。

IRA账户具有良好的转移机制,户主在转换工作或退休时,可将401K计划的资金转存到IRA账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户主退休后从帐户领取的养老金取决于缴费多少和投资收益状况。

2.税收优惠

IRA计划并非投资行为,而是储蓄行为。参与者可以使用帐户内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但这些本金和收益被严格限定并储蓄在IRA账户内,不得转移至别的账户,以强制这部分资金在退休后才能使用。

与普通投资账户相比,IRA帐户具有免税等多种税收优惠。

延迟纳税,在年度免税额度(即最高缴费限额)内不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后支取时再纳税。

免征帐户内的存款利息、股息和投资收益所得税。

参与者可以选择存储税前或税后收入,如果存的是税前收入,在领取的时候要对账户总额上缴个人所得税;如果存的是税后收入,在领取时要对多年来的附加增值款上缴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IRA计划的持续快速发展。

3.领取条件

IRA户主在年满59.5岁后方可领取IRA退休金,提前支取将被处以支取金额10%的罚金。政府此举在于鼓励户主到退休后才开始使用IRA资金。法规同时规定户主年满70.5岁必须开始支取账户金额。

近年来,IRA计划衍生出Roth IRA、SEP IRAs、SIMPLE IRA等不同类型的个人退休账户。与传统IRA不同,Roth IRA等在缴费条件、年度免税额度、支取时间、免税方式等方面提供了一些不同选择,供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主等不同人群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就业状况作出更个性化的安排。

例如:与传统IRA不同,Roth IRA在存款时缴纳个人所得税,存的是完税后的钱,退休后支取时免税,不强制要求户主年满70.5岁必须支取账户金额;此外,未婚者和已婚者年收入如分别高于12.5万美元和18.3万美元,则不得申报Roth IRA计划等。

IRA计划作为美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政府经常使用的宏观调控手段。IRA账户免税额度的提高使全美IRA基金中增加巨额投资,这笔巨资通过有效的投资体系投向美各行业的投资中,从而促进美经济发展,也使普通美国人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总体看,联邦退休金制度、401K计划和IRA计划分别发挥了政府、企业和个人作用,达到了多层次保障效果。其中,联邦退休金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为“雪中送炭”,401K计划和IRA计划则能有效提高退休人员实际收入,属“锦上添花”。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公共年金(日语中称为“公的年金”)和非公共年金(日语中称为“私的年金”)组成,而公共年金又可分为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所以实际上,日本的养老制度由以下三层构成。

第一层 覆盖最广的国民年金

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日本法律规定所有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国民不分职业都有义务参加国民年金。参保者若为专职家庭主妇,则不需要缴纳保费;参保者若为自营业者、大学生等,则目前每月要向国民年金保险上缴1万6260日元(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997元)保费,目前从65岁开始平均每个月可领取5万7000日元(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3494元)的国民年金。

第二层 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

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在日本受雇于企业等的正式员工有义务参加厚生年金,保费缴纳期间为从参加工作开始到退休为止,保费为月薪的17.828%,由个人和企业折半出资。而公务员等则参加共济年金,保费则是由个人和国家折半出资。

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加入者领取的年金为国民年金+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目前从65岁开始平均每个月共可领取15万4000日元(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9440元)的年金。

第三层 非公共年金(企业年金、个人年金)

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非公共年金是为了进一步增加人们年老后的收入,让人们可以安心养老,并没有法律义务。这一点不同于法律上规定了参加义务的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

非公共年金包括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两部分。企业年金分为固定收益年金和固定缴费年金两大类,个人年金则没有固定收益年金,只有固定缴费年金一类。

固定收益年金是基本固定企业职工年老后获得收入的金额,然后根据这一金额计算出现在每个月必须向该保险系统缴纳的保费,这项保费也由企业和劳动者分担。而固定缴费年金分为企业型和个人型两类,规定了每个月缴费的金额,但收益要根据投资的效益决定。

美国、日本养老金制度公正和贡献得到兼顾,社会保障好人民满意

为保证国民年金的收支平衡,日本中央财政一直对国民年金给予大量补贴。2009年以前,补贴额为当年国民年金给付额的1/3,2009年起提高至1/2。补贴所需财源一般通过调整其他预算项目资金或发行临时国债来筹集,2012年决定提高消费税税率并将增税部分作为永久性稳定财源专门用于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支出。2014财年,日本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的比重达到了31.8%。实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占社保支出的比重就已经最大并逐年递增。由于长期依靠国债筹资补贴社会保障支出,日本债务余额增幅越来越大。到2014年,国债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3.0%,政府债务累计余额占GDP比重高达231.9%,严重拖累经济增长,尽管这样日本政府还是对老年人是非常重视和关心的。

中国养老金双轨制饱受质疑,中国社保强制缴纳比例世界罕见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滞后,导致企业连涨十几年年养老金抵不上机关和事业单位涨一次,原来的差距不但没减少,新的差距又在加大。旧的矛盾没有很好空中对、梳理、调整、化解、处理。新的矛盾还在现行政策中不时涌现,仅企业在地域、行业、工种、职称等方面又构成了新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展,全国企退均匀工资最高地域和最低地域差距将近一倍,有职称和没有职称的职工退休金相差也高达一倍以上,垄断行业和普通企业退休金差距更大,按现有调整政策开展下去,企业内部的退休金又将呈现新的多轨制。

我国各地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虽不完全一致,但绝大部分省市的缴纳比例都在工资总额的40%以上。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以下为某城市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为20%,个人缴费费率为8%;

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0%,个人缴费比例为2%;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2-1.9%,个人不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个人不缴费;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个人缴费比例为0.5%;

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各为7%。

对于中国企业雇主和员工个人如此沉重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负担 ,退休人员如何看待,请大家多多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