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说,如何量化自己每晚睡觉前比当天早晨醒来时聪明一点?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考虑了很长时间。先写一部分,有空再补充。

每天总结或自我反思

每天都要对当天做下梳理,反思一下得失。做梳理最好的方法是写日记,而写日记时又分为自己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的得失

自己知道的得失

自己知道的得失比较简单,有很多现在的模板和方法可以应用,模板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标可以选择,我知道数十个模板,简单列出几个常用的。

1、晨间日记

  • 让你的梦想由晨间日记开始

  • 万盼同学的100天早起和晨间日记的总结反馈

  • 记录晨间笔记第 152 天,新制作了一个模板,大家有哪些建议?

2、KPT

这种方法来自日本,忘记在哪本书中看到的,

什么是KPT? KPT就是: Keep, Problem, Try

- Keep: 今天的工作事务,或项目的正常描述。

- Problem:今日所遇到的问题或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

- Try:明天准备要尝试的解决方案。

这里面最有价值的内容是你在工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当你把这些内容记录之后,并定期反思和总结。慢慢的就会形成你的特色,还能进一步演变成工作中的方法论。当你跟别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你能用更短的时间来处理。

3、ORID

《聚焦式会话艺术》里面提到一个ORID模板,原来是用来沟通的,实际用来写日记也可以,跟上面的KPT类似。

Objective 事实

  • 列出今天的所有任务,标记已完成任务

Reflective 感受:

  •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绪

  • 列出高峰和低点是什么?

Interpretive 反思

  • 今天学到了什么? 

  • 最重要一点心得是什么?

Decisional 行动

  • 今天的不足之处在哪,下次怎么避免。

  •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继续努力?

4、情感日记

这个日记主要用于改善的沟通能力,可以从记录情感日记开始,当你开始记录和量化每天观察到的沟通现象,你会慢慢发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日记中可以记录下面的问题:

但要注意类似这类模板,必须要长时间使用形成习惯之后,才能慢慢体验或发现日记到底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自己不知道的得失

前面提到的各种模板,大都说是通过模板自己能发现或者能思考出来的得失,这一点相对容易。但实际上人的记忆和感觉非常的不靠谱,自己以为的情况尝尝会跟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最简单的方法是量化记录。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你使用时间统计法记录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真正有效利用的时间跟你预想的差距比较大,一旦进行时间量化之后,就会发现每天的时间有很多的优化和调节余地。

  • 时间统计法的进化之路

  • 时间统计法让你超越自己

  • 《奇特的一生》时间统计法

先写下你认识自己一天能在手机上花上多长时间,然后安装个APP记录一下自己的手机上的使用时间。

  • 你每天在手机上花了多少时间?

除了时间上的量化,还是进行注意力的量化,比如使用番茄工作法,然后统计每天番茄钟的数量来了解自己的注意集中情况。

  • 知道自己一天中走神过多少次吗?

通过这些方法能对自己不知道或没察觉到的情况,做个统计和反思。

就象时间统计法是日前我知道能让一个人发挥最大潜力和可能性的方式,但这种方法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形成习惯。

先写到这,有空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