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如何给孩子填志愿?

Lo永无止境ve

高考带来的喧嚣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考生及家长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志愿填报了。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当过很多年班主任,也曾是一名考生家长,现在我孩子已就读于某211大学,我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希望能帮到题主。

一、要阅读相关书籍,给自己充电。高考前,学生都会发一本《*年**省普通高校招生指南》,这本书非常重要,包含了高考的基本常识、相关政策规定、操作程序、各大学近三年录取数据汇总,当然还有专门设有志愿填报、录取章节,对录取规则等做解读。高考后,学生还会发两本书,一本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主要是介绍各大学特色、实力及当年录取规则;一本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主要是各大学在各省招生人数分布。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自己购买《高考志愿填报攻略》,这本书里面也有志愿填报指导及各大学近三年录取曲线图,非常详细直观。

二、要看孩子的分数,未雨绸缪。在分数公布之前,考生应该估算一下分数,根据以往的规律,指定一套方案,心里面有个大致的底数,即多少分大概自己能上那些大学。这样等高考分数一下来,很快就能锁定目标。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等高考分数下来了,自己心里还一点谱都没有呢!


三、要定好大的方向,心里有底。比如自己是倾向选专业还是选大学,有的人是只要能上985、211,哪怕是最差的专业也可以接受;有的是宁肯浪费十几二十分,也要稳上某个大学的好专业。再如,填报志愿要不要“冲”,因为很多人提倡“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当然志愿和专业之间拉开梯度和层次,那是必须的;也有人主张“求稳”。如果想“冲”那需要做好复读的准备,如果不想复读,那就“求稳”。这些选择都有道理,也各有利弊,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事先做好打算。

四、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不越俎代庖。将来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当然家长可以帮孩子出谋划策,尽量考虑周全些。比如大学的实力和特色,专业的发展前景、所在的城市、生活及饮食习惯、气候特点、交通是否便利甚至还有考虑所学专业是否有利于孩子将来结婚成家。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以采取排除的方式,把不愿意选的去掉,缩小范围,再做筛选。

志愿填报非常关键,家长和考生要做足功课,尽可能多地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就算有家长想求助于志愿填报机构,那自己也要懂得越多越好。一旦有意某学校某专业了,家长还可以利用亲戚朋友的关系,向在校生了解该校的情况。比如,我们当时就有意报考某理工大学的兵器制造专业,后来经过打听,据说有些上了该专业的人后悔了,甚至想退学重新考大学,然后我们就放弃了。总之,志愿填报被称为第二次高考,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长怎么付出都不过分。希望能帮到你。


道道的快乐重新来过

高考填写志愿,个人感觉和男女双方相亲是一样一样的,必须做到八个字:深入了解,门当户对。

相亲时,如果女方的综合条件不错,自然就要求对方有房有车有存款有海拔有颜值;但如果女方自己除了长得丑,文化程度和各方面能力也都一般般的话,那么你还要找什么样的对象呢?你想男方和王子一样优秀,这现实吗?

同样的道理,如果这次你的分数考得非常优秀,你自然可以选择985、211工程学校的优质专业;而你的高考成绩刚刚好上三本,那么你只能凑合着报考某所三流的高校了。

当前的填报高考志愿,比多年前轻松了很多:多年前是估分报志愿,而现在则是等到高考成绩都出来了再报志愿,难度系数相对来说已降至冰点。

虽然如此,作为家长及考生,还是要报考志愿时慎之又慎:

①尊重考生的意愿。

家长不能啥都包办,毕竟到高校去读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自己去读。如果家长只顾着自己的想法一味地什么都越俎代庖的话,很可能引发孩子的反感。

我们必须看到,孩子高中毕业,已经长大成人,已经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推荐,可以建议,可以帮孩子货比三家,但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想当然。

②孩子如果实力强劲,首推985、211之类的名校。

禽择良木而栖,生择良校而读,这是自古以来的铁律。在学校名气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专业,毕竟专业选得好,对孩子今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③“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报考时要考虑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结果,千万不要太过自信,一张志愿表只填个“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就交上去,无论是谁,都必须懂得“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硬道理。

无论是第一批的志愿,还是第二批、第三批的志愿,都必须走心,给自己留有余地,才不会抱憾终身。

④千万不要被招生计划外的“野鸡大学”所迷惑。

面对志愿系统外的“野鸡大学”,你必须有浪击身不斜,沙打眼不迷的定力。报考志愿的时候,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而要跟紧招生章程的脚后跟,不可逾越章程之外任性报考。

特别是有些学校需要单科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不能将其忽视而凭着感觉报上去,那只会白白浪费一个报考指标。

关于高考报考志愿,朋友们肯定有其他的金点子要谈,欢迎在评论区不吝赐教。


微雨润苗

高考志愿填得好与不好,确实事关一个人的将来。如果你是学霸,高考成绩一流,分数一出来家里电话被各大高校打爆了,你根本就不用操心填哪个学校选哪个专业的问题,除此之外,多数人都是要好好考虑如何填一个好志愿学一个合适的专业,为将来作准备打基础。

先对专业定一个大概的方向,确定你将来想干什么。

你对哪些行业感兴趣,这些行业需要哪些专业的学生,这是可以通过许多渠道查到的,你可以在查询之后重点关注。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类似,但是,有的方向是倾向于研究型的,也有的方向是倾向于实用技术型的,这些在许多学校的官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基本都能查得到,你可以深入去了解,而且我认为是了解得越细越好。

对将来就业的城市区域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方向。

有的人希望去首都发展,也有的人觉得魔都挺好,还有人觉得珠三角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能接受到更多新鲜事物,融入更快节奏的生活,而有的人或许觉得我就喜欢慢生活,中西部地区更适合我,如果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对将来就业的区位有一点的打算,也可以将之与报考的学校联系起来。去一个城市读大学,然后爱上这座城市,并打算毕业后在此定下来,岂不也是一件好事?可以作为考虑因素,但不是重点因素。

当你的成绩相对尴尬,在选好学校和好专业发生矛盾只可选其一的时候,我更建议选好专业。

有很多人会说大学毕业不从事专业的人多了去了,却不知道很多从事专业的人比不从事专业的人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有一些学校虽然名头不响,但是他们的强势专业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可能某个专业在所有的学校排名中都很靠前。相反,一些所谓的一本大学,里面还有那么少数几个二本的专业,这些二本专业为什么在一本学校却升不上一本去啊?就是因为专业配置太弱了,你上这样的专业,学校听起来名头蛮好听,但是专业优势却是没有的。

结合个人的爱好综合选择。

填报志愿完全以爱好来显然不行,大多数人的爱好支撑不了你的梦想,但是,如果你的那些选择完全违背你的意愿,可能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两者能有机地结合再好不过,如果不能,最好能够兼顾。

说到这里,我也举个例子。我大学的时候有两位同学,读了一年不到就退学了。要知道在1985年的时候考个大学是多么难的事啊,可是,这两位仁兄就是有底气。一位是唐山的,他说他喜欢学医,不想学工科,据说退学回去后第二年真的考上医学院了。另一位同学是福州人,他们家说有亲戚在马来做生意,当年下南洋的那些人大都是广东人和福建人吧,结果这位同学也是上了没多久退学回家做生意去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够爱好自己所学的东西。不过,我一直很佩服他们的勇气。只是那个年头男生跟女生交流太少,时间又太短,我已然不记得他俩的名字。

总之,填报志愿,认真对待,慎重填报,争取最优。


苏小妮

高考填志愿填起来简单,但是如何填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填志愿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那么高考结束了,要填志愿,首先让孩子估下分数,划定一个范围。

然后根据孩子的爱好,兴趣来选择专业,如果实在不知道学什么专业,那么不妨研究近些年来热门专业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专业。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先了解这个专业,别只看专业名字不错就随便填,那样会害了自己。

接着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或者也可以根据学校来选择专业,这都要看孩子的成绩了。如果对某个学校感兴趣,分数相差不大,那么想要具体了解就要不断收集数据,只有数据够多,填志愿的把握才更大。

趁分数没出来的这段时间,还是要多收集一些院校信息,别到时候分数出来后没时间了,那样填出来的就没多大效果。所以,高考完之后家长和孩子并不轻松!


调侃教育

十年寒窗终磨一剑。高考结束了,孩子的学习告一段落,如何填报志愿,是对孩子和家长的有一次严峻考验。学生考出好成绩是一方面,能否考到理想学校填报志愿也很关键。

首先,根据自已的考分和喜好选择学校和专业。很多学生都买的有招生之友,家长和学生要认真看看。看哪个学校适合自己,哪些专业适合自己。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不然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录取就惨了。

其次,要参考想报考学校最近两年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看看自己想报的专业往年最低录取到多少分。同时还要结合当年试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做到心中有数,才知道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

再次,应注意填报志愿时按高、中、低三个档次进行填报。好的院校要冲一冲,中等的稳一稳,最低档的学校是保底的,以防滑档。

最后,要多和班主任老师结合,多去高招办咨询,毕竟他们才是专业人士,经验丰富,对考生填报志愿时肯定有帮助。

今年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招生工作的变化,尤其要注意对考生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以免后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