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99%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今天是6月5日,世界環境日。

為了提高全球人民的環保意識,讓所有人都能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聯合國在1972年設立了這個節日。每年,各國都會為世界環境日設定一個主題,我國今年的環境日主題是: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行動,可以從參與恢復森林做起。

為什麼要恢復森林

森林號稱“地球之肺”,大自然的“調度師”,對環境的作用不言而喻。

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但是,現在世界的森林狀況並不樂觀。在過去一萬年流失的世界森林中,有一半是在過去80年中毀壞的,而這80年中對世界森林的毀壞又有一半是發生在過去30年之中。1997年,世界資源研究所發現全世界只有20%的森林仍然能保持原始森林的原貌。2006年綠色和平發佈的世界森林地圖顯示,地球上只有10%森林沒有受到過侵擾。

森林被破壞的原因有很多種,過度砍伐、火災、疾病等等。森林被破壞的後果大家也很熟悉,時不時的沙塵暴,課本上被學爛的溫室效應以及大家都能想到的,物種滅絕和水土流失。

如何恢復森林

那該如何恢復已經被破壞的森林呢?

首先必須得堅守一個原則——科學。面對已經被毀的森林,如被大火燒得只剩一片黑黢黢的地,光種種樹肯定是不行的。

森林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以木本植物為主體,木本植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動物、微生物、土壤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科學恢復森林就是要恢復森林的生態系統功能,讓森林重新發揮森林對環境的意義——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為動物提供棲息地等等。

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生活在森林裡的猥型絹粉蝶

所以在開始恢復森林之前,必須瞭解森林被毀的程度、森林的植物類型、土壤是黑的還是紅的,到底適合長什麼植物,森林所處地的氣候是啥,和周邊是怎樣的關係……

我們能做什麼

但凡粘上“科學”倆字的東西,似乎都非常高級,是科學家們才知道的東西。論科學恢復森林這事兒,似乎只有環境學家和生物學家這種專業人士才能搞。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科學恢復森林,人人都能參與。

科學發展到今天,一個趨勢是需要依賴公眾。普通公眾對科學研究來說很大的作用在於提供數據。

數據是進行研究的基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呂植教授說,在我國746個瀕危物種中,2000年到2013年的文獻中沒有提及的物種有271個,其中102種從發現以後在中國都沒被研究。就是因為沒數據,根本研究不起來

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呂植老師

2014年《中國自然觀察》報告裡預測了21種鳥類分佈圖,其中17種鳥(81%)的數據都來自鳥類愛好者的觀察。

這些提供數據參與了科學工作的人也有了一個“科學”身份——公民科學家。

科學恢復森林也需要公民科學家們提供數據——對森林被毀壞之後、森林的恢復情況進行系統調查。

公民科學家們可以在開始恢復森林前,參與森林被毀情況的觀察,看森林被毀壞的程度,主要生存植物是啥。在森林恢復過程中,觀察新種植樹木的存活狀況、有沒有新物種生長、土壤情況如何……

有了這些數據之後,才能根據數據制定出科學的森林恢復措施。

雲南被火燒燬的4000畝森林

2014年春天,一場大火燒燬了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一片4200畝的森林,無數植物被燒燬,原本茂密的森林只剩黑黢黢、光禿禿的一片。生活在火災森林背面陰坡的瀕危動物滇金絲猴的生存環境,也受到了影響。

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為了守護自然家園,一直關注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保護的廣汽豐田,決定通過科學的方式,重建這片森林。2017年5月,廣汽豐田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啟動了“多重效益森林恢復項目”,在保護區內開展多重效益森林恢復、科研監測、社區發展以及自然教育等相關工作。

在恢復森林之前,項目組先在火燒跡地選取9處400㎡地塊作為樣本,開展了植物物種調查。調查發現,火燒跡地的植物物種以雲南松為主、有少量闊葉林、零星其他樹種。根據這一調查結果,雲南雲龍自然保護項目組制定了種樹方案——自北向南,遵循“本地種樹”、“針闊混交”、“生態服務功能”的原則,種植雲南松8.97公頃、華山松8.94公頃、闊葉樹種(麻櫟 4.90公頃、旱冬瓜4.96公頃)。

現在,一年時間過去了。這些種下的樹能不能適應當地環境,有沒有存活,到底能不能發揮它的生態效應,仍然需要繼續進行自然觀察。

於是廣汽豐田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特地組織了“廣汽豐田自然觀察節”活動。

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廣汽豐田自然觀察節啟動儀式

在5月31日到6月2日,廣汽豐田的車主、員工和大學生們一同化身“公民科學家”,到實地考察去年廣汽豐田在火燒跡地種下的樹苗到底有沒有發揮應有的生態效應。同時,通過這次觀察掌握被燒燬森林的恢復情況,對雲南雲龍這片被毀森林之後的恢復措施制定很有幫助。

据说99%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是啥日子

環保志願者記錄所觀察植物的數據

環境問題有很多種,塑料垃圾、全球變暖、水汙染、大氣汙染……森林破壞只是其中一項。為了守護我們的自然家園,廣汽豐田已經行動起來了,你也趕快加入吧!

1.動物學家最討厭的問題:動物在哪?有多少?物種保護:國家名錄已不合時宜,南方週末,

呂植,2015年10月22

2. 《中國自然觀察2014》發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2015年5月22

3. 公眾科學: 整合科學研究、生態保護和公眾參與,張健、 陳聖賓等,生物多樣性, 2013年第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