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钱都到哪儿去了?

喜欢请关注我们

农民辛苦一辈子却存不下钱,那农民的钱都去哪了?

想弄明白,我们就要先搞懂内需是什么?内需就是国内居民的消费,消费的多少取决于人口多少和收入水平。

中国比美国多了10多亿人口,人均收入已跨入了所谓“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行列,为什么内需还连年不足?中国人的消费能力都哪去了?

看完了以下两个实例,你就会找到答案。

第一个例子:

假设在东北某个地方发现了一座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收入1000万。

矿主只把收入中的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

工人得到这些钱只够他们填饱肚子,没有剩余的钱租房子,没有剩余的钱谈恋爱和娶老婆,只能挤在工厂的窝棚里。

矿主虽然一年赚了900万,但本地都是穷人,没什么消费能力和商业生意需求,生活条件也很差,他就只能把赚得的钱投到其它地方去。

于是,矿主用一部分钱在北京买了房子,用一部分钱在沿海地区放高利贷,用一部分钱在国外投资移民。

在本地,他只买了一个豪华别墅,雇了几个工人当保镖,找了一个更年轻的女人当二奶生孩子。

当地的工人除了工作养家糊口外,拼命省钱以备看病和养老,此外根本没有剩余能力进行别的消费。

这样发展50年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和一些小商业外,依然没有发展起来别的产业。

金矿挖完后,矿主带着巨款走了,留给当地只是污染、失业和贫困。

农民的钱都到哪儿去了?

第二个例子:

同样假设在东北某个地方发现了一个金矿,当地政府从广东招商来一个投资者,建了一个矿场。

矿主雇了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收入1000万。

但是矿主把收入中的50%作为工资发给工人,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

这些工人从工资中每年拿一万租房子,剩下四万用作消费,娶老婆,生孩子,成家立业。

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

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当地的住房就会出现需求的增加。

于是,矿主就投资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

工人还要吃要喝,所以他又投资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

开饭馆又要雇新的工人,这样工人的妻子就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

因为人口增加,就业增加,本地的消费需求就变的更大了。

如此下去,几年后,这个地方就出现了100个家庭。

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需求,于是就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唱歌,于是当地就有了咖啡厅、歌厅、电影院、商店等。

这样,50年过去后,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这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

拉美国家大多独裁,大资本家垄断国民经济,社会贫穷的同时伴随严重的两极分化

相对来说,美国实行的是宪政体制,虽然也有贫富差距,但相对而言,人均收入的差距并不很大,民富国强

拉美贫穷并不因为自然环境不如美国,而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居民的财富积累缺乏可持续的增长能力,这不是居民没有劳动的创造力,而是

劳动和财富分配制度方面出了问题。

正像上面的第一个例子,我们社会的收入增长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分配给老百姓,而是最大可能地分配给了当地政府和投资者。

为了解决国内就业,国内劳动力成本就必须一压再压,以便取得出口的优势。

这些措施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国内劳动力价格长期停滞不长,老百姓的收入不能提高

比如,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堪比中东的很多小国家,按道理当地人民应该很富裕。

但事实恰恰相反,山西很穷!

可见一个有资源的地方并不见得能因此发展起来。

中国人还不富裕,我们的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少数人的腰包里。

中国人本来就不富裕,还要顾及养老、看病、孩子上学等。

经济情况稍微好一点的人,其实也很纠结,挣的钱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看起来不少,但是转不动,都是死钱

当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小房子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积蓄的时候,当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给政府捐款一样的时候。

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销的时候,我们能指望老百姓不去省吃俭用、不去疯狂存钱、不去为养老发愁吗?

能指望银行里那几十万亿的存款转化为巨大需求吗?

尤其是农民,一直算也是社会底层了。

占着总人口最高的比例,坐着最耗费体力的活,可实际社会地位却很低,相当长一段时间,农民一直是穷的代名词,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能存多少钱?

我想大部分农民之所以还没有钱,是因为没有所谓的

先进思想

要强调一点,农民中还是一部分人是有钱的,在农民中也是存在大户的,他们中,有一些是靠着上辈留下来的财富,也有一部分人是靠着敢打敢拼自己争取来的,也不能说多懂,可能就是胆大,被逼出来的。

看过好多大合作社的老板以前都是普通农民,可能就是肯琢磨,一点点发家的。

自古以来,农民都代表着艰苦,社会底层,只是在中国,有科举这个概念。

形成了哪怕是农民,也能指望自己的孩子读书考试来光宗耀祖。

如果生在欧洲,就只能祈祷死后了。

但是什么时候农民自身,可以变得有钱呢?

答案是国内改革开放后,城市边的拆迁的,运气好赶上拆迁。

种田要是成为农场主,也是可以有钱的。

但是只是一个自己种田的,任何理由下,也

没可能种田种成富翁

1、粮食不值钱,什么都涨价,只有粮食降价。

这么多年了,物价涨得飞快,什么都变得很值钱,一个冰棍一两块,一件衣服几十块,甚至几百块,房价这几年翻了几番,一百块人民币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但是只有粮食,价格没有涨,在进口粮食的冲击下,还越来越不值钱了!

2、养殖不赚钱,红白喜事消费大。

种粮食不值钱,养殖家禽家畜环保受限,风险大,运气不好就亏本。

主要是农民科技意识不强,资金不够雄厚,种养业成本逐年增高,独家独户经营形不成规模,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不到位等,尤其是农村的红白喜事也让农民苦不堪言,一年的开销几千、甚至上万元!

3、农民的体力劳动不值钱,打工收入不稳定。

农民由于没有学历,掌握的专业技能也不多,外出打工也只能干最辛苦的活,比方进厂打工,比方进城找零活,比方做建筑工。

这都是靠卖力气挣钱,但力气是最不挣钱的,特别是建筑工,这几年结账还越来越困难了。

4、农民把钱都花在了建房和娶媳妇上了。

现在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盖两层楼,看着漂亮,但你知道吗?

盖一个楼房,需要花多少钱?

少则七八万,多则一二十万!

而盖楼房的目的,只是为了好娶一个媳妇,但农村现在娶一个媳妇,彩礼加上各种费用,也要几十万!

农民把一辈子的心血,都砸盖房和娶媳妇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