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艇資料庫 之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韓國)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英語:Chungmugong Yi Sun-sin-class destroyer,朝鮮語:

충무공 이순신급 구축함,或以項目代號稱之為KDX-Ⅱ)是韓國海軍隸下的多用途防空導彈驅逐艦。

本級艦是韓國海軍構建21世紀初期新一代韓國海軍主力陣容而進行的"韓國驅逐艦實驗"(Korean Destroyer Experimental,KDX)計劃中的第二階段。相較於KDX-1,KDX-2除了尺寸更大之外,最大的不同在於KDX-2擁有區域防空導彈系統,以艦隊防空為主要任務。此外,KDX-2的技術與裝備也較KDX-1更為精進。

艦艇資料庫 之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韓國)

本級艦滿載排水量5500噸,艦體設計簡潔洗練,以美製AN/SPS-49和荷蘭信號MW-08搜索雷達結合56單元垂直髮射系統,可發射RIM-66防空導彈、海麻雀ESSM以及反潛導彈、巡航導彈。此外也裝備了拉姆近防導彈、守門員近防機炮等武器,雖未裝備多陣列相控陣雷達但整體配置仍堪稱豪華,自本級艦服役以來一直作為韓國海軍機動部隊主力活躍於人們視線。

KDX-2光是在外觀上就與KDX-1有很大的差異。KDX-2是韓國第一種引進隱身技術的艦艇 ,由DAVIS與德國IABG公司協助進行隱身設計規劃,在降低RCS與紅外線訊號方面都考慮到了。KDX-2的上層結構較KDX-1更簡潔,並且往內傾斜10度以降低RCS,此外KDX-1的格子桅也被KDX-2捨棄,代之以隱身性較佳的塔狀合金主桅。不過KDX-2的艦面上還是有許多林立的裝備、天線、欄杆等,因此整體隱身效果勢必不如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之類隱身設計較徹底的艦艇 ;而韓國海軍宣稱KDX-2的雷達截面積相當於1200噸的巡邏艦。

艦艇資料庫 之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韓國)

武裝方面,KDX-2與KDX-1也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批三艘KDX-2的艦首B炮位中央安裝了四組八聯裝美製MK-41垂直髮射系統(VLS),從王建號(DDH-978)開始的第二批三艘則把四組MK-41左移,在B炮位另外加裝一組韓國自行開發的八聯裝KVLS垂直髮射系統,能配備韓國自行開發的K-ASROC紅鯊反潛火箭(見詞條:K-745魚雷)與天龍對地巡航導彈。防空武器方面,前艘三KDX-2的MK-41發射裝置內配備美製標準SM-2 Block3A區域防空導彈,後三艘則增加美製新型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導彈的運用能力。在2004年的試射中,李舜臣號以一枚SM-2 Block3A防空導彈擊落113km外的目標。

電子系統方面,KDX-2的主要對空搜索雷達與KDX-1大致上與相同 ,包括AN/SPS-49(V)5 2D長程對空搜索雷達與Signnal MW-08 3D C頻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各一,但射控雷達則換成功率更高、天線尺寸更大的STIR 240(其天線直徑6000px,STIR 180則為4500px),以配合射程較長的標準SM-2導彈。艦上的作戰系統為英國BAE與三星合作開發的KDcom-2,基本上是KDX-1的KDcom-1的擴充版 ,主要變更是增加標準SM-2防空導彈與RAM短程防空導彈的運用能力;為了配合標準SM-2導彈的終端照明工作,KDX-2的STIR-240照明雷達整合了美國雷松提供的OT-134控制系統 。

艦艇資料庫 之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韓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