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世界和隐居相比,哪个难度更大,为什么?


这两个难度相当:

  • 只要你有勇气,你一分钱没有,也可以环游世界。

  • 只要你有勇气,你一分钱没有,也可以隐居。

关键是迈出第一步。

而迈出第一步,不取决于你有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到底要什么。


环游世界的人: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一个环游世界的中国小伙子说,人有两条命,一条在现实中,一条在梦中。也许这两条命总是在打架揪扯,他只要让他们结婚,融为一体就安静了。

他曾是一个义务兵,23岁时服役期满。部队可以为他安排工作。或者,带走一笔安置费。他选择了拿着9万安置费环游世界。

第一个城市,是越南。他读杜拉斯,迷恋越南。

第二站,到了柬埔寨,看到了吴哥窟,那个他在祖国北大门对着边境线幻想过的吴哥窟,写在本子上的吴哥窟,《古墓丽影》中安吉丽娜朱莉帅出新高度的吴哥窟。

第三站,泰国。此时,他已经可以和泰国人用英语吵架了。(他说,想学英语的朋友们,不如把报班的费用拿来环球旅行,三个月下来,口语一定棒棒哒!)

第四站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开启了他真正的环球之旅。他说,前面那几个国家,都是学习与试探。因为此后的路,越走,越远,中国人越少,而他,懂得的越多。

第五站,他去了伊朗。第六站,他去了土耳其,坐了热气球……走得越远,翅膀越硬,之后他一路开挂,在约旦游死海,卖死海泥面膜;在埃及学习潜水;在撒哈拉沙漠看星星;从苏丹到埃塞俄比亚看火山,深入埃塞俄比亚各个原始部落了解唇盘族,观看跳牛仪式;在肯尼亚看狮子斑马;在坦桑尼亚看日落;在尼罗河里游泳……

29岁的美国姑娘说:独自旅行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陪伴自己。我变得更加自信,我也觉得自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每次我回头看的时候都会发现,所有困难终将得到解决。”

“一个人旅行是我做过最棒的决定。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很开心。无论过去有多少心碎时刻,多少门口不为我而开,这一切都值得。我所去之处,所做之事,都让人无法忘怀。”

她游历了35个国家。登上了世界最高峰,领略过一览众山小的她也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告诉大家怎么极致地欣赏这个世界。

▲意大利南蒂罗尔Lago di Braies,享受青山绿湖的宁静。

▲美国内华达州黑岩沙漠Burning Man反传统狂欢节。

▲阿尔朋帕拉齐温泉度假豪华酒店,“一天旅行下来,帝王般的享受,泳池如天堂一般。我猜这样的意大利你从未见过。”

▲冰岛北部,阿斯匹吉峡谷,胡萨维克以东50分钟的车程。

▲“26岁的时候,我辞职了,那时的我已经工作了四年。”

▲如果在野营地里,极光伴你入眠,醒来看见太阳从漂浮着冰川的湖水中升起,那你一定身在冰岛。

他们,走出那么远,是为了看到更远的世界,通过世界,认识自己。


隐居的人,透过自己看世界

很多年前,看过一本美国人记录中国隐居者的书《空谷幽兰》,这个人身兼作家、翻译家和汉学家等多个头衔,叫比尔·波特,看完后心中充满敬意。

比尔·波特不仅在书中追述了诸多中国古代著名隐士的生平事迹,用以印证隐士作为一种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还对隐士的社会身份及其本质进行了探讨。他说:“道德和政治之间的矛盾是隐士传统的核心。”

听说当年那些真正的隐士很多人已经西去,留下很多舍利。这些人都是大隐之人。

当代仍然的很多隐居者。

2015年,《新快报》报道,在终南山,隐藏着不少小庙、道观和茅屋,不少人居于其中苦修参悟,他们之中有放弃百万年薪的企业经理,有20多岁的女摄影师,有从公安部辞职潜心作画的画家。据称,有5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在此。

隐居,有大隐有小隐,与那些上升到道德和社会的哲学层面,或上升到人在精神上的升维神学层面的“大隐修士”相比,大多数人选择的小是小隐。

小飞就是小隐之士,他这样回答隐居的心态。

大睿:最近关于隐居的新闻不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怎么家里就呆不下去了呢?好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我特意查了查,大多数都是厌恶城市生活吵闹纷杂压力山大,就都避到山上去了。

小飞:一说到隐士,“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神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这几个关键词就能把人整得五迷三道的。这就和去西藏必骑行318线,去云南必看香格里拉一样,人一多就有点变味。毕竟修行从来就不是享福的过程,不然为什么会有苦行僧这个名词。大多数人隐居,图的只是一份轻松,远离城市尔虞我诈人声喧嚣的轻松。

大睿:不为生存压力所累,山间喝泉水种蔬菜打打坐拍拍照练练画做做饭发发微博……对于还得在职场打拼为家务忙碌的绝大多数的我们来说,绝对是神仙似的日子。但作为大俗人,我好想偷偷问隐士们一句煞风景的话:上了年纪的父母需要你们照顾吗?孩子上学放学谁接送啊?总裁说走就走员工都安置好了吧?画家摄影师半年打工半年隐居,天上和人间的生活转换得还自如吧?唉,我等俗人牵挂太多,难免得替高人操点儿这俗世的心。

小飞:入世出世哪有那么容易,我理解的一些人隐居无非就是,生活中走得太快难免失却本心,找一个清静地方,自己慢慢琢磨一些事,琢磨明白之后,该干嘛干嘛。老人生病的医保你得去报销了吧,房子装修是半包还是全包啊,孩子今年幼儿园还没着落呢……这都是生活琐事,但这也是修行。

大睿:隐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隐居高人自古就是极小众人群,除极少数是完全归隐不问仕途的,大多数还是与仕途、与俗世功名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隐了又出,出了又隐,难免还是牵挂身外之物。而现代人看厌繁华纷扰,宁愿求得清静,我倒觉得如果一切安排妥当,有一处安心之所确是好事,但是一边隐居一边刷微博秀隐居的,总有点怪怪的。

小飞: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床”,啊不对,“小隐隐于野”,真正要隐全乎在心,何必在乎是否在终南山,是否住在草庐中?真的在乎这种形式,用佛家的话来说,未免着了相。

73岁的梁绍基隐居深山30年,养蚕、创作艺术品。

“在现在的社会,我不会妒忌别人,我觉得每个人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东西,就是最大的回报。”

贝加尔湖畔的独居者泰松隐居,则是为了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他说:“我有书来不及读”。

简单的一句话,代表着他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身体力行。

每天读书、钓鱼、爬山,体验了一把在冰湖的孤寂生活。清晨他阅读写作、爬山看日出,晚上在贝加尔湖上的冰洞里洗澡。空闲时,捡起路边的枯树枝制作捕食工作,在湖边垂钓,一天的食物便寄托于此了。他与防护林的巡逻员送给他的两条小狗共同生活在原始的俄罗斯小木屋里,他不得不把小狗留下,以便有熊靠近的时候,小狗们的吠声可以及时预警他。

▲泰松在贝加尔湖的冰洞里洗澡

▲在湖边散步的泰松

▲泰松把捡到的枯枝打磨成矛尖

▲湖边垂钓的泰松

雪茄、伏特加、60本书,他所带来的无非就是这三样东西。一箱子的书本是他的精神寄托,如果有人问起他为何要把自己封闭起来,那么,“我有书来不及读”就成了他理所应当的回答。

“读书,就是一场圣贤的灵魂与自己的对话。不要轻易说孤独,不要轻易说无聊,独处时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怕的是,社交软件那对话框里的虚无情感早已俘获了你的灵魂。”

“广东佛山‘金领’放弃百万年薪,隐居终南山上修行”,“80后画家4000元租下终南山小院,隐居山林3年多”,越来越多的人隐居,舍弃外面的灯红酒绿,跑到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活,一时之间成为了某些人所憧憬的生活方式。

隐居也好,环游世界也好,都是对人生和世界充满好奇心和行动力的勇敢选择。

面对着纸醉金迷,大多数人选择跟随世俗去追求欲望,但是总有人,深谙自己所要生活的样子,勇于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你,开始了吗?


美人丰盛

环游世界和隐居相比,哪个难度更大?对我来说环游世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隐居就容易多了。

这个问题就回答完了吗?没有,因为问题后面还有个为什么,那么为什么呢?

1.环游世界首先第一点就是要规划线路,那么问题来了你是要一次搞定还是分多次搞定呢?哪些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呢?要不要去下南极和北极呢?要不要去沙哈拉沙漠?是不是每个大洲都要留下足迹呢?

当然隐居也是要想想去哪?找个幽静的山林或者偏僻的乡村,这应该不难吧。

2.当规划好了环游世界后,就要开始准备启程了。那要准备一些什么东西呢?护照是重点,因为

护照是你在国外的身份证明。还有签证,这个很复杂,因为你不是去一个国家,所以要先研究好线路,要了解哪些国家是免签,哪些国家是落地签,哪些国家要去申请签证。还有些国家入境可能需要《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和《国际预防接种证书》,所以最好还是准备一下。另外还要准备现金,信用卡等等,因为目前手机支付还没有普及到全球。照片也要准备几张,怕要急用。

隐居就简单多了,带好身份证和现金就可以了。

3.你在电视或手机里看别人环游世界是多么的开心快乐,其实他们的另一面你是看不到的。外国也不是什么都好,也有小偷,骗子,敲诈的。如果你的护照丢了,那你就会十分的麻烦。烦躁的情绪会影响你接下去的行程,所以整个环游世界的旅程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病了怎么办,饭不合口味,钱丢了,迷路了,手机进水了等种种情况会让你焦头烂额。还有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水土不服都要你一一解决。所以出去前要建设好自己的心理,千万不要在异国他乡崩溃。

隐居是你在城市的环境中感到困惑,想要自己在一个独立空间好好的审视一下自己的未来,并不是要你去孤独终老。也许哪天你想通了,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回来了。

就难度来说的话,环游世界比隐居的难度更大,这是我的认为。

就效果来说,环游世界是让你看看外面的世界,而隐居是让你看看自己内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