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愿意听

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愿意听

我们很多的父母非常爱跟孩子讲道理,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知道的道理多呀!有人说讲道理的父母是有问题的,因为讲道理没用。

“存在即合理”!父母讲道理这件事情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长到恐怕要追溯到人类发展史的源头了,因此必然有其合理的地方。

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愿意听

我们很多成年人也会发现,很多年幼时父母跟我们讲的道理已经在影响我们的人生,并且这种影响还在进行,伴随着我们的人生。所以,道理是要讲,也必须要讲!

关键是怎么讲能够让孩子听得进去,怎么讲孩子能够获得支持,怎么讲能够让家庭关系和谐!

我其实平时和孩子在一起时也会跟孩子讲点道理。这些道理都是我个人的一些人生领悟、体验、以及人类总结的普遍规律,这些我想是属于教养的内容之一吧。

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愿意听

有一天我带豆豆去出差,一般出差的时候我讲课,她就自己找个地方玩,看酒店里的电视、画画、或者跟小朋友玩。那天也是这样,我讲课,讲完后带小朋友出去吃饭,吃完饭回酒店。小家伙坐在马桶上,我在旁边洗手。

这个时候豆豆跟我说她今天很不开心。我说:“不开心啊?”她说:“是的,很不开心。”接着她开始陈述不开心的理由,比如今天在教室外面玩的时候,没有人理她,课间茶歇有家长和其他小朋友说话,还拿水果给别的小朋友吃,可是都没有人问她,后来还是一个小姐姐拿了一个橘子给她,她觉得自己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愿意听

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做呢?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父母先是好言好语相劝:你看,你也过得不错呀,很多小朋友都不能跟爸爸妈妈出差呢,你看你都可以喔......或者:别人没跟你说话肯定是因为没看到呀,你可以主动点呀......如果孩子接着闹:“就是没有人喜欢我,我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就是不能出国,就是活着没意思......”父母接下来第二步就开始发火了:“你这个小孩怎么回事?跟你说了半天听不懂吗?做人要主动,别人不跟你说,那你可以跟别人说啊,没有去旅游的人多着呢,你怎么不说你从小到大都去过多少地方了,人要懂得珍惜”......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基本上以大家不高兴为结局。父母觉得很挫败,小朋友觉得父母就会讲道理,下次你再讲,他就开始自动关闭耳朵。

其实做事情要主动、要懂得珍惜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这些道理是需要知道的。

那么我们怎么表达会让孩子真正通过父母传达的道理来获得成长的支持和来自祖先们的智慧?

1首先,要懂得把握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第一条。时机很重要。道理如果时时讲,就变成念紧箍咒了,孩子一定会排斥。所以父母要把握好节奏。通常而言,当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已经有了多次尝试,并且已经困扰了孩子一段时间了,她在这个过程中品尝过痛苦和挣扎了,再开始讲道理,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这有点像吃饭,一个人饿的时候你给他,他会吃得很高兴,可是如果一个人不饿,你做了大餐,对方也是兴趣缺乏。

有很多时候小朋友的抱怨只是抱怨而已,她并没有真正在这件事情上有欲望进行改变,那么,父母此时讲道理就会变成吃饱的时候来的那份面条,命运就是被倒掉。父母们在孩子情绪失控时很难把持得住自己,是因为父母们都舍不得孩子受苦。如果父母知道受苦是一个人人生的一部分,痛苦的情绪是生命力量的来源时,父母可能会允许孩子有这种情绪的出现。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在孩子痛苦的时候不急于干预。

豆豆因为别人不理她而感到痛苦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一个极为乖巧的孩子,以致于老师常常忽略她。她本身内向,和小朋友在一起时都比较安静。她一方面希望有人关注她,一方面又较安静内向,所以她常常在人群中不被关注。她以前都会因此有情绪,可是问她,她从来不表达,也没有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而这一次,她明确表示了出来,而且说自己很不高兴。这是一个信号:

她对这种情况所产生的情绪已经体验得足够多,并且可以清晰辨别,同时愿意谈论这件事,这是一个可以讲点道理的时机。由于我跟她并不是常常讲道理,所以,一旦我开始一个认真谈话时,她就会认真对待。

2第二,在父母想讲道理前,先接纳孩子的情绪

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接纳,进而会让他感觉到放松。而放松是一段对话非常重要的背景。放松会让信息进入这个谈话的空间。所以我会说:“是的,你的确很不高兴。这的确会让人感觉很不好......”。当我这么说的时候,豆豆就闭嘴了。她停止了抱怨,因为我承认了她的感觉。

3第三,用一个“我认识的一个人......”这种模式引出父母想要表达的道理。

这个认识的人可以是一个真实或者虚拟的朋友,也可以是父母本人。引出一段和孩子相同的经历,使双方有共同的部分出现,这会让孩子收到鼓励:“他会觉得这种感受别人也有”这会让一个人放松。就好像同样考试没考好,如果大家都没考好,压力不会太大,如果只有自己没考好,压力肯定很大。

我通常会用自己作为故事的开头:“妈妈小时候也不受人欢迎,也经常被忽略,没人理”。豆豆听了后很吃惊,然后说:“你再给我说说......”这个时候,她已经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了。然后,豆豆会问:“那你那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把自己想要讲的道理变成一个案例讲给孩子听:“我以前有一个同学,她特别活泼,还很霸道,她做事情也不会想那么多。如果一群人在一起,没人理她,她就跟别人说:你为什么不理我啊。如果分东西,没分给她,她就会说:我也要,还有我呢”。豆豆问:“后来呢?”我说后来人家就很容易注意到她,因为她老跟人主动说,别人就习惯跟她打招呼了。“所以妈妈观察了一下这个同学,然后就学她。一开始很难,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后来我想反正说了也不会怎么样。然后我就见到人主动跟人家说话”。“人家理你了吗”豆豆问。“没有啊,有的人理,有的人不理。不过因为我主动跟人家说话,最后我自己习惯了,结果别人到哪里都认识我,跟我说话的人就多了。吃东西也不会忘了我”。豆豆听完若有所思。这种道理的表述方式不会让孩子觉得你想针对她,又要批评她,因此她会听得进去。

4第四,用真理的表述方式:认真、清晰、简洁的语言低缓的语气将要讲的道理说出来,让孩子的意识和潜意识接受父母要表述的信息。

最后我对豆豆说:“所以,一个人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他,她就要怎么对待他人。你要别人理你,你先理别人”。我重复了一遍,用有力量的方式再说一遍。此时,千万不要唠唠叨叨一大堆,因为唠叨会让一个人进入无意识状态,听了就像没听一样。

5第五,告诉孩子你对她的期待

这个部分有助于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认知。“豆豆,妈妈希望你是一个可以关注自己收获的人,而不是整天关注那些你得不到的东西。这样你才会成为快乐的人。所以,从今天开始,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跟我说:妈妈,我希望也去一次欧洲。不要跟妈妈说:“别人可以去,我都去不了,活着没意思。这种抱怨的说法妈妈不希望从你这里听到“。这些话要认真明了告诉孩子。你希望她怎样,不要怎样。孩子可以知道怎么做是可以的,怎么做是不被允许的。

6第六,确认整个过程保持正向的话题,正向的能量

正向的叙述、正向的情绪、正向的意图。很多父母负向的因素太多,比如:负向的能量---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自己怒气冲天;负向的陈述---父母一直批评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而且与别人相比较:你看,你怎么不跟别人学学啊;负向的意图---你不要那么被动......等等。父母要学会全部转化为正向的。比如:正向的意识能量---积极乐观、平静 ;正向的陈述---我觉得你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我们可以这样做....... ;正向的意图---我对你的期望是这些......等待。

道理讲完了,豆豆的表现是什么呢?她很高兴,而且主动上床睡觉,还给妈妈盖好了被子。第二天,她主动跟她见到的每个人打交道,包括酒店的服务生。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我看到了一个主动、彬彬有礼有教养的孩子。我也向豆豆表达了我的这种自豪。

哈佛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研究:“孩子究竟喜不喜欢父母管教?”很多人认为孩子不要成年人管教,而这个研究证明我们错了,“

孩子希望有一个有权威的成年人的管教”。想想也是,孩子小时候对那些有权威的成年人是有一种倾慕之心的,还很愿意听这些成年人的话。所以,父母最重要将自己变成一个范本,并且正确的表达。那么孩子将真正像孩子一样受教,父母也承担起自己的教养责任。

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愿意听

-作者-

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愿意听

汇爱家:家庭感育的创造者

关注【汇爱家感育EP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