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創機器人智慧社區,服務2.4億老人,3年落地6個項目

當黃劍鋒說起他的康益恆科技要在五年內上市時,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黃劍鋒是一個沉穩、低調的廣東茂名人,可以算是人工智能圈的資深玩家。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與人工智能相關,幹了7年。他剛入行的時候,人工智能還叫自動化。黃劍鋒離職時,他服務的公司已經是國內重要的機器人底盤、機器視覺和運動控制供應商。此後,他成功運作了“一達通”,後者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

創辦康益恆之前,黃劍鋒還在一家大型養老地產集團擔任副總裁,主導過一個國際養老養生城項目及50多個日間照料中心。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看到用傳統方式做養老的現實困境,黃劍鋒想利用人工智能為養老產業做點事。

國內首創機器人智慧社區,服務2.4億老人,3年落地6個項目

康益恆科技創始人黃劍鋒 圖片由康益恆科技提供

他的解決方案是建立康養服務機器人和智慧社區健康綜合服務平臺。從萌生想法,到第一個項目落地,黃劍鋒的康益恆只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到2018年6月,康益恆已經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落地6個試點項目,服務數萬名老人,另有29個儲備項目等待陸續落地。

解決2.4億老人養老難題,還需迴歸社區

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到2017年底,全國60歲以上人口達2.58億。從統計學角度看,上世紀90年代,平均5個勞動力撫養1個老年人;2016年,勞動力數量變為2.6;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減少為1.3,養老壓力可見一斑。黃劍鋒認為,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基層醫療最大的痛點就在於老年人的康養問題。

傳統的機構養老方式在中國缺乏現實可行性。一方面,無論老人自身還是子女,都認為將老人送進養老院與傳統美德相悖,頤養天年,必定兒孫繞膝;另一方面,為降低成本,養老機構大多遠離市中心、遠離優質醫療資源,如遇老人突發疾病,路途遙遠往往導致延誤黃金搶救時間。

所以,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曾在國家衛健委5月例會上表示,機構護理不是主要方向,2.4億老人更適合社區或家庭照護。

然而回歸社區後,養老需求的高度分散使得養老服務的充分供給非常困難。對此,國內外都沒有可堪借鑑的案例。康益恆正是從社區養老需求高度分散化的難點切入。

機器人打通服務壁壘,用大數據提高老人生活品質

以康養機器人、智能家居作為數據入口,康益恆搭建Saas雲平臺將零散的養老需求彙總,由專門的醫養團隊提供差異化、精準對接的康養服務。

醫養護服務由一個名叫“康益小寶”的康養機器人提供,康益小寶市場售價1萬元左右,遠低於同款機器人。黃劍鋒說,這樣定價的目標就是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臺康養服務機器人,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享受基層醫療康養服務。康益小寶能夠實現四類功能。

第一,陪伴

。康益小寶內置豐富的娛樂資源,可以根據老人的語音提示唱歌、表演舞蹈,甚至說相聲、講故事,讓獨自在家的老人收穫精神上的愉悅。

第二,健康管理。康益小寶會模仿全科醫生收集老人的健康數據,涉及血壓、血氧、脈搏、提問、血糖、尿酸、膽固醇等共計18項老年病顯性指標。每天,康益小寶會根據大數據分析確定合適的時間,提示老人檢測特定項目的身體指標。

第三,遠程通訊。康益小寶能夠滿足老人與子女即時通訊的需求,通過機器視覺和運動控制,視頻聊天可以隨時展開。

第四,緊急救助。這個功能基於Saas雲平臺提供,當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康益小寶會立即向小區綜合服務平臺報警,平臺醫護團隊會根據機器人提供的信息確定老人的家庭地址,並在康益小寶的幫助下開門入戶救助。

國內首創機器人智慧社區,服務2.4億老人,3年落地6個項目

康益小寶 圖片由康益恆科技提供

康益小寶收集的健康數據,除了用於日常健康管理和實施監護之外,還會作為大數據進入政府、保險公司的決策系統。例如,泰康人壽可將健康大數據作為改進賠付風險的一個參數。 在2017年9月舉行的機器人大會上,康益小寶得到了馬凱副總理的認可。

賦能新樓盤,商業模式很清晰

完成產品設計之後,黃劍鋒一條腿邁進了養老產業。但好的產品要成功推向市場才能真正解決人們的需求痛點。在商業模式上,黃劍鋒選擇了曲線救國。

康養機器人很難直接面對C端市場。一方面,機器人和老年人之間有太多的技術鴻溝,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和意識都難以接受機器人。所以黃劍鋒的選擇是賦能房地產。

開發商購買設備和服務,康益恆配套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據黃劍鋒介紹,碧桂園提出“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軟件、硬件雙管齊下,優化入住體驗,在服務軟件提供方面,康益恆可以無縫對接。此外,康益恆與雅居樂、佳兆業、萬年基業等準備大舉進去養老市場的地產商都建立了合作,向後者輸出專業的醫養護服務。

通過康益恆賦能,新樓盤提高了競爭力,而老人也提高了居住品質,卻無需額外支出,實現了雙贏。未來,黃劍鋒打算讓康益恆對二線城市全面覆蓋,同時輻射一、三線城市。“更多的老人居住在二線城市,他們並不願意跟隨子女搬到一線城市去。”黃劍鋒解釋說。

團隊小而精,過半數是研發人員

黃劍鋒的團隊一共35人,其中有一半是研發人員。因為是國內首創的智慧社區綜合平臺,軟件方面完全依靠研發人員自主開發。目前康益恆已經獲批發明專利7項,申請中發明專利8項。

黃劍鋒坦言,前期投入的資金有大半用於研發。“保有一個研發團隊成本很高,每個月人員工資都是很大的一筆開銷。”創業三年,6個項目落地,而康益恆在財務上還沒有實現盈利。他的團隊中曾有人不看好創業企業做康養機器人的前景,認為BAT等互聯網巨頭的蠶食下,康益恆幾乎不會有生存空間。

但黃劍鋒很有信心,“我們比單純做互聯網的人更加了解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和養老,又比做醫療健康的人更加了解人工智能和房地產。”他認為康益恆已經將康養機器人的技術切實落地到社區養老的場景,並且流暢地嵌入到房地產的產業鏈,是可以不斷複製來服務更多家庭的。

自有資金絕對控股,用公益的心態做養老

黃劍鋒深知養老產業的不易,為了保證對康益恆的絕對控制,保證足夠的研發投入,在前期花費的千餘萬資金中,他沒有引入投資者。“資本都是逐利的,但做養老要有一個公益的心態,科技向善。”

到現在,黃劍鋒認為可以開始與投資人接觸,“康養市場前景廣闊,康益恆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在黃劍鋒看來,此時入市是對投資人負責,也是對康益恆負責。

未來,康益恆計劃三年內實現營收6.02億,五年內IPO。臨近採訪結束時,黃劍鋒輕嘆:“康養是一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大量資金的事業,康益恆上市是為了能夠服務更多的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