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许多东北人应该都知道90年代那场大规模爆发的下岗潮,据说几乎家家有人下岗,有的家庭甚至是双职工双下岗,很多家庭绝望到开煤气管自杀。以前东北大多是国企,许多人适应了国企的工作环境几十年,根本无法适应外面,而且,单位分房没有产权,一旦下岗意味着你连住处都没有了,户口绑定在城市,连回到农村种地都不行了,生活是多么的绝望。


下岗人员中女性居多,因为生活的走投无路,很多女人到处找工作,听说去法国当保姆可以赚钱,许多女人便只身前往巴黎,怀着对未来的渴望,本以为可以赚一笔回家过上好日子,却发现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实在甚远。求生无路,只能去“站街”。

本片《下海》就是比利时导演奥利维耶在长期调查下拍摄的电影。真实的向我们反映了90年代在异国他乡,走投无路的站街女人的真实写照。

影片的开始是女主人丽娜与跟她一同站街的女人的对话。她们一眼认出大街另一边打扮花哨的女人跟她们是同样的存在。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女主人丽娜来自东北,她有一个梦想,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小生意。丽娜有丈夫,也有儿子。面临下岗后,丽娜想要开始做生意,可是却没有启动资金。有一天丽娜听说了去法国做保姆可以赚钱,便踏上了去法国的路,但问题是,丽娜到了那里实际情况却并不是如此。

丽娜在一户人家做保姆,说好了五百块,可是最后结工资的时候却只拿到了四百块。丽娜去找雇主,却只得到了雇主的侮辱。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东北女性在异国他乡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不仅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心里也遭受着不断的创伤。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图为丽娜扑在友人怀里哭

丽娜的保姆生涯结束了,在巴黎无处求生,为了家,也为了自己的生意,最终丽娜也被迫走上了站街这条路。

丽娜跟她的女性朋友一起站街,一起接生意,从最初的害怕恐惧和耻辱到最终的麻木和习以为常。

影片中有一片段是丽娜和很多东北女人一起开心的聚餐,大声的唱歌,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久违的真心笑容,这些站街女们在这一个夜晚抛下了生活带给她们的挫折,尽情的笑着。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这个温馨的镜头让人感到庆幸,因为这些女人还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她们的内心依然是对积极向上的。

丽娜在异国忍受着孤独,最感到安慰的两件事,一个是往中国的家中寄钱的时候,虽然在这个钱是站街得来的,可是只要自己不说,丈夫就不会知道,这个钱就当作是做保姆挣来的,有了钱,丽娜就有了启动资金,就有了自己的生意,这是自己的梦想。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另一个就是跟丈夫视频,两人一起畅想着未来一家三口的幸福日子。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丽娜终于攒够了钱,决定回国,见到丈夫和儿子,久违的幸福感涌上心来,丽娜拥抱了儿子,一家三口站在新家落地窗前,觉得虚幻又真实。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两人开始忙活起了自己的小生意,本以为幸福的生活就此开始,可是,丈夫却意外得知了丽娜在国外站街的事情……

丈夫不能接受,喝的酩酊大醉,丽娜来找丈夫,发现丈夫瘫在角落里,周围全是空酒瓶。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丈夫由悲伤转为愤怒,他摔碎了酒瓶,一边哭一边指责丽娜。

90年代下岗潮中被逼去巴黎站街的东北女人——《下海》

最终,丈夫对丽娜说了“你给我滚!滚!”便夺门而出,丽娜哭着拉丈夫回来,却没有拉住,最终丽娜对着丈夫的背影嘶喊:“你光想你自己,你知道我咋过的吗?”

影片的结尾,丽娜一个人坐在新家里目光呆滞的看着前方。

不管最终丽娜与丈夫有没有在一起,他们一家都回不到从前了。

导演奥利维耶说:“我想我的电影是关于梦想与牺牲之间的,我觉得有时候把梦想搁置一边是一件好事,这里要找一个平衡点,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个。执迷于梦想,还是把它放置在一边,因为最糟糕的是,我们执迷不悟地坚守着一个不好的方向 。”

最令人感到心寒的是,许多人得知了这些女人的故事,心中对她们充满了道德的鞭笞与奚落,认为她们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而事实上,她们在国外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有的性工作者在接客过程中被客人虐待至死,而她国内的家人却羞于来法国申请民事赔偿。她们的家庭嫌弃她们,认为她们是家庭的耻辱,她们的丈夫甚至拿着妻子赚来的钱去养别的女人。

这部电影记录的故事值得引起我们对她们的深思。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如果没有能力帮助她们,那么请你不要鞭笞她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