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 风生水起

山地旅游 风生水起
山地旅游 风生水起

亮点二

近年来,黔西南州坚持用山地旅游引领“8+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为契机,探索创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山地旅游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把黔西南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贵州全域山地旅游标杆。

册亨县秧坝镇福尧古寨布依族群众给游客准备的当地美食。

刘朝富 摄

游客在安龙招堤景区游玩。

刘朝富 摄

风从9月的万峰林吹过,也吹进了河北廊坊游客高女士的心里。“我这是今年第三次在万峰林驻足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人留恋,每次都舍不得走。”高女士感慨。

“万峰林就是我们的摇钱树。”王玉琼笑着说。随着近年来黔西南旅游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万峰林景区名声渐响,全国各地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了,自家也赚得盆满钵满。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黔西南在万峰林景区内规划建设了旅游扶贫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山地旅游扶贫,既实现了景区群众收入普遍倍增,又实现了景区内贫困户整体脱贫,同时,各类精品特色客栈、农家乐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万峰林景区内的客栈有167户,年营业收入5200余万元。

曾经,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如何摆脱贫困,成为黔西南认真思考的课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靠山吃山的黔西南,以山地旅游带一产、促二产、强三产,推动山地旅游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发展新路。

因山地旅游的兴起,万峰林、放马坪、三岔河、陂鼐古寨等黔西南境内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

从2012年开始,黔西南州已连续举办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三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国际自行车联赛、汽车拉力赛等重要会议和赛事活动,山地旅游持续“井喷”,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州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再创新高。据统计,全州共计接待游客18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旅游总收入11.89亿元,同比增长126%。

借力山地旅游蓬勃发展的东风,近年来,黔西南州紧紧依托“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做文章,实现了全域山地旅游与山地特色农业、山地户外运动有机结合,与旅游商品、探险体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让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隆重推出一个有着世界级旅游资源的黔西南,引来国内外嘉宾及游客赞叹。“太惊奇了!有绝美的喀斯特地貌,锥状的峰林,深切的沟壑,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这是黔西南给我的第一印象。”亚太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特别顾问张科德对黔西南美景赞誉有加。

“这几年黔西南的旅游越来越火,游客明显多起来。”万峰林景区峰兮客栈的管理者刘海说,客栈去年6月开业,生意一直不错,今年暑假期间天天爆满。“北京、广州、上海的游客最多。”如今,峰兮客栈在万峰林开设的第二家分店已对外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