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道,國產手機居然還有這些硬件依賴進口!

一款手機的零部件非常多,除了外觀模具以外,比較重要的就是SOC,屏幕,RAM,ROM,攝像頭和各類傳感器等等

,這幾年國產手機的硬件國產化率其實提高了不少,但是仍然有不少重要零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我們找出一些關鍵零部件來列舉一下。

不說不知道,國產手機居然還有這些硬件依賴進口!

不說不知道,國產手機居然還有這些硬件依賴進口!

2、屏幕也是佔據手機成本的很大一部分,隨著全面屏時代的到來,手機屏幕重要性也是越來越高。長期以來,國產手機屏幕都是進口自韓國三星和LG等企業,國產屏只能用於低端產品,但是近兩年以京東方為首的一批國內企業崛起,儘管屏幕技術仍比不上三星這樣的巨頭,但是其屏幕質量已經足以供給國內的大量中高端手機,基本可以達到五五開的程度,比如小米和華為的很多手機就有采用,未來京東方的oled屏幕有望通過更低的價格蠶食三星的份額。

3、RAM儘管國內有紫光可以生產,但是主流手機採用的LPDDR4仍然只能依靠三星等日韓廠商,三星藉助內存芯片的壟斷地位,任意操縱市場價格,這個短期內也無法改變。但是另外擔當手機存儲器的NAND閃存芯片,國內的長江存儲等企業很快就會攪局,相信到時候會佔據相當的國產手機份額,不會再向現在這樣依賴進口閃存。

不說不知道,國產手機居然還有這些硬件依賴進口!

4、手機攝像頭組件目前國內沒有很好的替代方案,幾乎全是依賴索尼。這也並不意外,日本在光學和電子產品的研發上有多年的積累,而攝像頭作為極其精密的元器件,結構和精度要求非常高,沒有多年的驚豔積累,國內企業要做大做強絕非易事。

5、手機電池方面國內企業進步很快,整體技術水平已經向國外電池靠攏,被國內手機採用的也非常多。

想要打造一款優秀的國產手機,以上幾種關鍵硬件必不可少,可惜的是,像SOC、內存RAM,攝像頭組件仍然絕大部分依賴進口,而且短期內仍然無法改變現狀。值得慶幸的是,國內手機廠商並沒有在硬件上和國外硬碰硬,反而在軟件部分,推出了適合中國用戶使用的MIUI、EMUI等具有代表性的安卓定製系統,最終在使用體驗上一點不差於三星、索尼等高端手機。

在全球化經濟的時代,我們短期內也不能指望國內手機全部實現國產自主化,但是探索自主核心技術的道路絕對要始終堅持的,想想華為、京東方、紫光走過的路,這個夢想離我們也不會很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