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故事——龍川科舉趣聞

老故事——龍川科舉趣聞

龍川考棚是廣東唯一保留下來的考棚

黃宏大坪赴考

黃宏,周洋約洋貝人(今鐵場鎮洋貝村),清代乾隆元年丙辰科進士,曾任永康太平縣知縣。黃宏年少赴興寧縣大坪鄉參加童生試,興寧人嘲笑他說:“洋貝人毛辮如薯系,都來學人考會底。”也就是說黃宏的毛辮如蕃薯一樣大,也敢來學別人來考秀才,不怕醜?當時童生試的題目是《少者懷之》,放榜那天,黃宏名列榜首。領賞時,黃宏說:“吾以為大坪考會底,系考毛辮大的,誰知又是考文章也。”後來黃宏入學了,大坪人說偶然;不久黃宏在會試中了舉人,大坪人也說是偶然;等到黃宏在殿試中了進士,就不敢再有人議論了。他的家人寄詩到大坪說:“黃宏中舉是偶然,偶然之中又偶然,天下許多偶然事,諸君何不一偶然。”即是說黃宏中舉人是偶然,那麼多偶然的事情,各位為何也來一個偶然中舉的事情呢?事後被黃宏得知,責備他的家人,告誡其家人要多寬恕諒解別人。

老故事——龍川科舉趣聞

當時的考生多辛苦,幾天吃喝都在座位上。

鬼叫嶺之得名

老隆鬼叫嶺是潮州、梅州赴京要道中小驛站,鬼叫嶺的得名有一段極為神秘的故事。相傳以前有學使路過鬼叫嶺,白日聞鬼哭聲,就問當地人其中的緣故。當地人就詳細地告訴他:前清時,一名漁翁提著魚簍自江邊打魚回來,碰巧遇到一位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此地,就想出對聯考考秀才。漁翁看著魚簍靈機一動,說出了上聯:“鰍短鱔長鯰嘴闊,一婁無鱗。”秀才當時就緊皺眉頭,良久未能對出下聯。漁翁笑秀才要多讀幾年書再去趕考。秀才說非要對出下聯,否則哪裡都不去了。可惜這位秀才百思不得其解,始終不能想出下聯,積勞積怨至吐血而死,亡後陰魂不散,嗥嗥叫地試對下聯。學使見田夫挑盤,即刻想到了絕妙的下聯:“螺圓蚌扁鱉頭尖,滿盤皆殼”對,秀才的陰魂聽到如此巧妙的下聯,感覺心願已了,從此就不再嗥叫。於是,那個地方也就得名“鬼叫嶺”,這個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

老故事——龍川科舉趣聞

四子五登科

通衢田心屯張其能的妻子李氏,早年守寡,獨自撫養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李氏教育子女慈嚴並濟,孩子們也勤儉課讀,其中四個兒子張鼎吉、履吉、孚吉及過繼的湯宗光,都在清朝康熙年間先後中舉人。而其女婿陳綺芳當時僅是武解元。起初,綺芳技藝嫻熟,鄉里的人們提起他就讚譽一番,稱其日後必中舉人,但他在多次會試均未能高中,心裡憋了一肚子的苦水。綺芳妻張氏戲笑丈夫說:“你家山薄,若能效仿淮陰侯韓信故事,從我母親胯下出來,包管你高中舉人。”綺芳感覺十分難為情,轉念又想到會試屢次不中,只得依計行事。於是就同其妻張氏回孃家,張氏先入孃家門,登樓準備妥當。綺芳入門,適好從丈母孃胯下經過。張氏笑著說:“可以了,今年必定高中舉人。”不久已酉科開考,放榜之日,陳綺芳果然高中武舉人。四子五登科之佳話,至今猶傳頌不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