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

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的起源与发展

粤剧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中国齐言体民歌,在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文学体—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演讲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便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

元代,杂剧是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窦娥冤》《赵氏孤儿》等。

据《新会县志》记载,公元15世纪60年代中期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公元1561年《广东通志》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其时粤剧已经形成并盛行。为区别外来戏班和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会馆制是粤剧发展的重要社会组织之一。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4000~5000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登科》等所谓“江湖十八本”,后又出现《黄花山》、《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苏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场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剧目还有《白金龙》、《火烧阿房宫》、《平贵别窑》、《宝莲灯》、《罗成写书》、《凤仪亭》等。粤剧基本声腔为梆子、二簧,兼有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说唱、小曲杂调等。粤剧乐队最初由二弦、月琴、三弦、竹提琴、箫“五架头”组成,后又陆续吸收了其他一些新式乐器。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的结构和表演

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 )、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都十分出色。粤剧化装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不同行当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黄色代表剽悍干练。到了20世纪20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 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子喉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粤剧传统的戏台没有繁复的实景,全靠演员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词来塑造剧目的活动空间。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加以想象体会。20世纪初,粤剧受话剧的影响,开始出现利用布类的东西制作成的软景,在大帆布上绘画城门、花园、宫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挂在天幕做布景。20世纪30、40年代,粤剧也流行机关布景,演员和道具可以移动、可以从天而降、可以升空、也可以匿藏于台下。

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也即是和京剧的“皮黄”同类。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代表人物

20世纪初(民国初期),粤剧有五大流派,代表人物包括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白玉堂和廖侠怀。著名编剧家有南海十三郎和唐涤生,除此之外,也有些独当一面的男演员,譬如武生王靓次伯、丑生王梁醒波、武状元陈锦棠等。近代则有以反串为闻名的戏迷情人任剑辉。曲艺方面,粤曲演唱家当中,有四大平喉或平喉四杰之称的就是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张月儿。50年代起红线女成为粤剧新的领军人物,其独有的以声带情的唱腔被誉为“红派”曲腔。现代著名人物罗家宝。

非遗在身边——世界级的广东粤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