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移栽苗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1 病害方面

  松树苗在移栽后由于天气、人为因素、土壤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大量的病害,有生理性病害,例如,沤根、二次抽薹、亲缘反应等,也有侵染性病害,例如灰霉病等。在雨季来临之前要及时预防,防止传染面积扩大,造成农民损失。

松树移栽苗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1.1 松树苗沤根

  症状:沤根是松树苗实生苗移栽菌缓苗期常见病害,发生沤根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分针叶灰暗,严重时,成片灰干,死亡集中一片。

  病因:主要原因是地温低于12℃,且持续时间较长,再加上浇水过量,遇到连雨天,苗床和移栽苗钵内温度和地温过低,松树苗出现萎蔫,萎蔫了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沤根,沤根后地上部分松树针叶退绿,生长极为缓慢,根部无新根冠生长,根部外部表皮腐烂,同木质部维管束离骨。

  防治方法:

  苗床做成高床,防止雨后积水,和大水漫灌后水无法渗下,设计好苗床苗圃的排水沟,一旦雨大无法排出时,要人工排水,会损失一部松树苗。

  在发生沤根后,用移栽灵1000倍液喷淋有沤根的松树苗,和根多乐1000倍液喷淋各一次,10d之内完成,刺激根部新根冠的生成,如无效可立即拔掉病株。

  用抗多乐拌种,或移栽灵移栽沾根可提高松树苗的抗逆能力。

松树移栽苗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1.2 松树苗灰霉病

  .症状:松树在进入伏天之后,大约40d之内,由于松树苗密度过大、雨水偏大,温度偏高,在松树苗移栽苗苗圃中在茎基部以上2~3cm处松树苗针叶腐烂,连片,圆形扩散,后期会长出灰色霉毛,发展速度十分快,2d~3d如控制不好的会有松树苗50%以上的死亡率。尤其进入三伏天,连续2d~7d下雨不开晴,一旦天空开晴,此病会大流行。松树苗上下部长出灰色霉层后,成熟的孢子会随雨水、气流、水流四处扩散传播,松树苗大面积死亡。

  病原:称为灰菌萄孢,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为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病菌的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顶端有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其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细胞,近无色。大小5.5~16×5.0~9.25mm,(平均11.5×7.69mm)孢子梗811.8~1772.1×11.8~19.8m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者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冬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蔓延,萌发时产生芽管,从寄生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本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发育适温20℃~23℃。最高31℃,最低2℃。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在12月~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此外密度过大,管理不当,氮肥过量,激素过量使用,都会加快此病的扩展。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管理,撤到苗圃四周的围障,及时拔掉弱苗、僵苗,改善通风条件,一旦发现有灰霉病病株,在拔掉病株后,在此基础上扩大2~3cm的直径为圆拔掉周围的苗,减少被传染的机率。

  控制肥水,浇水宜在上午进行,适当节制浇水,有计划施肥,勿过量偏施氮肥,要NPK综合施肥,施用氮肥以根肥得(酰胺态氮)为主,防止水分过量,防止雨后积水,田间设计时多设排水沟。

  药剂防治:可用异菌脲800倍液与代森锌800倍液喷施。也可用嘧霉胺800倍液与多菌灵800倍液同时补充硼肥、铁肥、钙肥 、铁肥,碧护等植物微肥与生长调节剂。在治病病情时同时强壮松树苗。大约大伏暑到立秋,或立秋之后10d内,大约40d的时间轮换用药,由于松树苗针叶吸收药液少,所以用药时间3~4d1次。整个季节用药7~9次。千万控制住此病,否则一旦流行,后果十分严重。

松树移栽苗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1.3 松树苗亲缘反应

  症状:在苗圃的周围有松树,或围墙用松树枝条来围挡,那么在雨季7~8月份随风雨的传播松树枝上的松树针落入松树苗上,苗木顶端会烂掉干枯,但下部分苗木针叶和苗木根系依然完好。

  病原: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雨后,尤其是暴雨之后,大风后松树针大量脱落侵入幼嫩的松树苗而致。

  防治方法:用人工揪掉松树苗顶端的干枯部分,随后用爱多收50ml/667m2+铁肥、钙肥、硼锌肥+抗多乐喷施一次,7d后可在掐断部分重新发出新芽,又可发成为一个新的植株。

松树移栽苗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1.4 松树苗肥害

  症状:移栽松树苗在生长过程中,局部低洼地,还有个别弱苗会出现黄化现象,从顶端到茎基部,从里向外黄化,数量分布广,有些松树苗黄化后严重干枯死亡,有些松树苗即使不黄化也弯曲茎部。根部腐烂,外部表皮离骨,维管束坏死。

  原因:由于施肥过程中大量使用氮肥,不平衡施肥,施肥数量过大,次数过多。造成植物根系损伤,在移栽过程中松树苗未完全缓苗时,就开始施肥、浇水,就会出现这种严重情况,移栽松树苗时未切根、泡根这种现象会更严重。缓苗过程中,勿施肥和过量浇水。

  防治方法:用根多乐1000倍液,淋灌发生肥害的松树苗,5d一次,二次即可,这个时期勿施肥,让根冠大量生成。

  用移栽灵+碧护灌根,一周二次,刺激根系大量生成根冠,过10~15d后可施用根肥得代替尿素或硫铵。

  1.5 松树苗二次抽薹

  症状:在7月松树苗生长旺季,松树苗生长过程中,二年生松树苗顶端生长出三年生松树苗才有的手捧枝,这叫松树苗二次抽薹。这样生长的二次抽薹如不抑制住,会影响松树苗过冬,会冻死。

  原因:氮肥追施过量、次数过勤,造成松树苗营养过剩形成的不平衡施肥。

  防治方法:a:减少氮肥的大量使用,平衡施肥,多用根肥得等酰胺态氮冲施施肥,控制尿素、硫铵的量和次数。b: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1000倍液7d一、二次即可,或用含铜的微肥500~1000倍液叶喷,抑制住二次抽薹的生长,不让其无限制生长。

  2 松树苗虫害

  松树苗虫害有松毛虫、蚜虫、地下害虫等,对松树移栽苗的各种危害严重影响松树苗的苗木质量。

  2.1 松毛虫

  在松树苗生长期间会遇到松毛虫的危害,松树苗主干部位被虫蛀食空后,顶端生长受阻、萎蔫,主干遇风后折掉。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lalker

  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 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危害症状:被害松树针叶呈枯黄卷曲,严重时针叶被食尽,被害树形似火烧。虫口密度高时,幼虫爬行扩散,满覆地面,常在林地低洼处、溪沟等聚成堆。

  生活习惯: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均隐藏在针叶丛中或松枝下。飞行高度约3~5m,最高达20m。迁飞距离一般为300m,一夜最远可达600m。成虫具趋光性。孕卵雌蛾常产卵数十粒到三四百粒,整齐有序地排列或成堆产于松针上。平均产卵量达330粒。1个卵块2~3d内即可全部孵完。幼虫6龄。1~2龄幼虫群集啃食针叶边缘,呈锯齿状,被害针叶枯黄卷曲,遇到惊吓会吐丝下垂,并扭曲跳动,借风转移。3龄后幼虫分散危害,取食整根针叶,受惊扰则弹逃下树逃逸。5~6龄幼虫取食量最大,占幼虫期总取食量的70%~80%。各虫态发育期随地区和世代而异。卵期6~11d。幼虫期34~63d,但越冬幼虫期长达90~120d。蛹期11~22d。成虫寿命4~12d。马尾松毛虫发生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一般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地区及干燥型的人工松林容易猖獗成灾。

  防治方法:1.用4.5%高效氯氰酯1000倍液喷施1~2次。2.用敌杀死1000倍液喷施1~2次。

  2.2 蚜虫

  蚜虫在7~8月份,夏季阴天时偶有发生,面积不大,危害相对较轻,防治方法简单,用5%吡虫啉乳油或3%啶虫脒乳油叶喷1~2次即可。

  2.3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蚂蚊等。它们对松树苗移栽苗的有很大影响。

  地下害虫防治方法:药物防治。化学防治具有高效、持效和经济方便的优越性,在为害严重时应为主要手段。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必须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持效期长,具有多种品种和剂型轮换使用,以减缓害虫的抗药性。

  移栽前处理a.土壤处理:整地前用5%的辛硫磷颗粒均匀撒施地面,随即翻耙使药剂均匀分散于耕作层,既能触杀地下害虫,又能兼治其他潜伏在土中的害虫。播种前检查苗圃里的蛴螬密度,若每平方米达3~4头时,可每公顷施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0g,加水750kg,均匀喷洒地面后整地播种,或每公顷用4500g的药量混泥450kg制成毒土,于耕翻前撒施于土壤中。b.药剂拌种: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25%辛硫磷微囊缓释剂,主要防治金龟子或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可兼治苗期害虫。c.毒饵拌种:将90%敌百虫500g溶化于15kg水中,喷洒在50kg炒香的油查上拌匀,撒于田间。

  生长季处理a.灌根:幼虫盛发期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6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8~10d灌一次,连续灌2~3次,对消灭地下害虫的幼虫有良效。b.撒毒土:目前常用的土壤处理药剂用量如下:辛硫磷毒土,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辛硫磷微囊缓释剂22.5kg,对水337.5kg,拌细土或细沙3375kg,撒施后翻地。以上方法均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和其他地下害虫以及苗期害虫。每公顷用6%敌百虫粉剂7500g,加上375kg拌匀,在苗圃撒施,效果也很好。c.喷洒药液:于成虫盛发期,喷洒1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氧化乐果500倍液、25%敌杀死1800倍液进行苗冠喷药,可以杀死成虫。大面积防治金龟子成虫时,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酿成1:1000浓度水溶液喷洒,均具85%以上的杀虫率。

  3 松树苗草害

  田间松树苗生长期间由于土壤,气候等方面的原因,随着田间灌水的进行,田间会有大量杂草的出现,严重影响松树苗的正常生长,必须及时铲除。

  除草技术:第一次除草,在移栽之后,即可喷施23.5%乙氧氟草醚 30~40g/667m2,用水量30kg/667m2进行喷雾处理,用于松树苗移栽的土壤处理。第二次除草:如果第一次松树苗除草剂喷施时遇风沙,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除草效果,不理想时,可进行第二次除草处理,这个时间在大部分缓苗之后可以用以下方法处理:(1)12.5%稀禾定50ml/667m2+23.5%乙氧氟草醚 30~40ml/667m22茎叶处理用水量30kg/667m2。(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40ml/667m2+ 23.5%乙氧氟草醚 30~40ml/667m2茎叶处理用水量30kg/667m2。如果苗圃中只有单子叶杂草,可以不用乙氧氟草醚。相反只有双子叶杂草可单用乙氧氟草醚,在处理苗圃杂草前,苗圃要用水灌透后7d内禁止灌水,防止杂草复活,7~10d后杂草烂掉一半时,用人工把杂草拔出,随后灌水,同时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碧护、爱多收、锌肥、铁肥、硼肥或抗多乐等农药,刺激一下松树苗的生长。

  松树移栽苗在田间管理中,植保知识十分重要,农民由于科技水平低,盲目跟风,有病乱投医,违背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加上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虚假宣传,包治百病,造成农民损失惨重,本人在积累三年田间试验基础上总结以上的植保知识,遵循植物正常生长规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便正确指导农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