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鐘高效搞定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能激發設計師創造力,為設計師提供更廣闊的思路與發達的思維。那如何在30分鐘高效搞定頭腦風暴。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現在,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是以競品分析來替換創新發散環節,在解決問題中依賴看別人家、同類產品怎麼做,我們也跟著怎麼做,這種方法讓很多設計師在創新上處於很尷尬的處境。

迴歸正題,本篇文章內容為:頭腦風暴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如何高效進行頭腦風暴?

關於頭腦風暴

IDEO 把設計師的方法論應用在商業上,定義為—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Design Thinking流程分三個階段

已知問題—探索更多可能性—最終實施,設計師在IEDO設計思維流程中解決問題時面臨更多的是創新挑戰。step2的探索階段中的一個環節就是頭腦風暴,這也是設計師能產生創新方案的環節。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頭腦風暴能激發設計師創造力,為設計師提供更廣闊的思路與發達的思維。組織一場好的頭腦風暴可以湧現出較多創新方案和思路,而組織得不好的頭腦風暴則會很低效,產生的想法並不可實施。

低效的頭腦風暴特徵:

  1. 場面失衡:會議室內發言多的還是平常說話較多的人,一些話少的人處於較為沉默的狀態。
  2. 耗時&爭論:會議進行了很久,幾個人因為某一點的實施難度、難點爭討得面紅耳赤。
  3. 氛圍緊張:主持人多是設計經理、部門leader。在開始前,氛圍就已經造成了緊張壓抑感,導致很多同學不敢開口。
  4. 維度單一:因為聚集的人都是熟識的設計師、能力與見解都差不多,提出來的idea也是別人想過的,從深度、廣度、寬度上侷限比較多。

在上週日一次設計思維工作坊中我親身體驗了僅僅30分鐘高效的頭腦風暴,並且在此過程裡產生了特別多的good idea,這種高效的產出讓我重新認識了頭腦風暴這個過程,接下來我結合工作坊參與的實例總結如下。

如何展開高效頭腦風暴

1. 頭腦風暴之前準備

(1)發現定義主題

發現方法:what 、who、 when 、where。

這四步定位法,是讓我們跳出問題本身,尋找大的框架與思路。

什麼時間會遇到這樣問題?在哪裡會遇到?什麼場景下誰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主題聚焦:最終我們要得出一句話,描述清楚要解決什麼問題或痛點。

例如:解決”商務人士出差入住酒店床不舒服“的問題,這樣的主題讓參與者更加聚焦在“床不舒服”的問題。主題越聚焦,參與者的idea更具有思考中心點,不會跑題。反之,則會出現過散、跑題。

(2)相關主題&內容收集

提前對主題的內容進行拆解,並不斷去研究,然後列出儘可能多的各個方面,比如:同行業的共性特徵,人物畫像等等。這些研究與瞭解在頭腦風暴上可以派上用場。

(3)制定腦爆規則

  • 主持人:一場頭腦風暴離不開一個好的主持人,主持人不需要積極發言,而是掌控整體局勢、維持秩序的人。善於引導大家發散思考、以及調節整體氣氛。主持人的選定建議由所有發言人集體推選出來。
  • 記錄人:在頭腦風暴過程中由一個人快速簡單明瞭記錄大家說出的idea,記錄者不做主要發言人。
  • 時間:30分鐘。
  • 目標:天馬行空思路、採集≥40個idea。
  • 成員:5-10個人來自不同部門,並且不是很熟悉的人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4)常用工具

推薦帶有顏色便籤紙+筆+白板。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2. 風暴進行中

在明確主題後“商務人士出差入住酒店床不舒服”,不需要基於問題給出具體解決方案,而是提出其中的機會。例如:“床不舒服”,我思考是源於床墊的軟硬度,那硬一點的床墊就可以了,“硬床墊”這就是一個idea。

(1)推遲判斷

在頭腦風暴中,對所有發言人的想法禁止點評與討論,主講人不斷鼓勵發言人,給予積極反饋。

(2)鼓勵狂野的想法

剛開始時,有的人會很靦腆,擔心自己發言會被人笑話。有的人一直憋著,想說出一個驚天動地的想法。這些情況就需要主持人來引導。

首先,在開始前,主持人率先拋出一個比較淺的idea,比如:針對床不舒服,想到的就是床墊的軟硬度可選擇。

基於這樣方法,大家就不斷散發出:搖籃、催眠音樂、自動調節枕頭、床品的檢疫系統等等想法……

(3)基於他人的想法:同一緯度下的思考

頭腦風暴的最大作用就是大家在一起能發散出更多有創意的思路,而很多思路是在別人的idea的激發下產生的,當有人說出被子不舒服時候,就有人立馬想到枕頭不舒服、床單不舒服。

(4)別跑題

主持人要及時糾正跑偏、跑題的思路。

(5)一次一個人說話

在說idea時候不討論別人的想法,當一人說完後,另一人再有秩序說出自己想法。

(6)數量

鼓勵更多的想法,越多越好。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3. 頭腦風暴過程中的聯想與啟發

在頭腦風暴中,當大家idea 的速度逐漸緩慢時候,可以從下面的幾個維度來激發更多創意。

  1. 反向啟發:當創意發散到瓶頸時候,可以反向思考下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如果不解決床不舒服的問題,我可能會睡得全身肌肉痠痛不舒服,如何讓第二天身體不疲憊呢?睡前在床上來一個按摩是否能夠解決呢?
  2. 隨機詞啟發:隨機詞是與主題毫不相關的詞組,這裡主要是關聯的啟發,例如:“蘋果”與“床不太舒服”是極其不相關的,如何通過蘋果聯想到解決床不舒服呢?蘋果可以聯想到香甜,牛頓定律、重力等等,如果從重力入手,可以聯想到失去重力的太空艙的床。失去重力的太空艙的床即是一個新的idea。
  3. 角色啟發:把自己帶入某一個角色去聯想,這個角色的特徵即是新思路的源泉。假如:我是鋼鐵俠等,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鋼鐵俠超人會飛,他能把家裡的床飛過去睡。飛這個技術可以聯想到現在的雲計算、智能大數據。在入住前,提前在互聯網上輸入自己家裡的床的特徵就等於把床飛到異地了。
  4. 星爆法引導:按大類別分散,在思維導圖用的較多,比如:溫度發散到——被子發熱、陽光、玩具等,與天馬行空的發散相比—屬於倒推流程。
  5. 階梯引導:step by step 如何一步一步達到目標。第一步解決什麼,第二步解決什麼?比較適合完整的方案,在每一步引導中可以發散更多創新點。比如:第一步達到乾淨舒適的乾淨,可以聯想發散到床品的整潔、顏色、材料等。

3. 頭腦風暴之後

(1)整理歸類

在收集完這麼多的idea後接下來就是整理歸類了,把相似的的分類放在一起,並定義了分類的名字。比如:催眠系列、溫度系列、智能系列等。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2)需求度、可行性分析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3)草圖故事板—story telling

把最終留下的有趣的idea與投票較高的方案設計簡單的草圖,這一步針對具體的場景和細節來完成。

需要具體到功能設置在哪裡?如何觸發到功能?在什麼情況下這種功能使用?

例如:床頭的感應設置,當人躺下時,便觸發了催眠功能,播放舒緩的音樂。可以用發散的方式或者圖形表示出設計方案,這個圖形的故事版不需要太精細,甚至是簡筆畫,只要可以看的懂這個故事板就可以。

故事板要點:

  • 鏡頭的表達:遠景、近景、中景;
  • 維度:需要能表達出時、事、人、地點的信息即可;
  • 核心:在故事板中表達出解決什麼問題,功能的核心賣點
About Design Thinking—30分钟高效搞定头脑风暴

當我們把簡單易懂的故事板方案拿出評審時,會收穫更多反饋,根據反饋,對一些功能和猜測進行驗證,在這些基礎上進行產品的迭代與優化。

寫在最後

當我們在使用某一種難用的物品時,是否會去留意如何去創造更好的方案來改造?

當我們在使用某一種好用的東西,是否也會去留意好在哪裡?這種好的功能是否更具有普適性?

這些生活中的體察才是我們設計創意的源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