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抗清失败后,留下7个字赴死

黄道周是明代的抗清英雄,也是杰出的画家。为官正直清廉,多番得罪权贵,却不曾退却,被俘后也不改一身正气。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抗清失败后,留下7个字赴死

崇祯兴大狱,株连甚众,原大学士钱龙锡亦牵连论死。当时朝中大臣摄于崇祯帝的威势,没有人刚出来说一句话,只有黄道周上书直谏。甚至明确的在诏书中指出崇祯帝的过失之处,引得崇祯帝大怒,因这1事得罪崇祯,后来将其连降3级。可也正是因为他的仗义执言和据理力争,钱龙锡最终保得一命。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抗清失败后,留下7个字赴死

崇祯五年,黄道周因病请求归休。离京之前,上书直谏让崇祯帝“退小人,任贤士”,并举荐一批有才有志之士。然而他的这一做法却引来“滥举逞臆”的罪名,最后削籍,贬为平民。

离开京城之后,在回乡途中路过浙江,应浙江学子的请求在在余杭大涤山建书院授业。祯九年,黄道周被皇帝重新启用,官复原职,迁左谕德,擢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充经筵日讲官。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抗清失败后,留下7个字赴死

尽管早几年就因为直言上谏而被崇祯帝处罚和贬责,但是重新进入仕途后,黄道周仍然坚持自己刚直的作风。遇到他觉得不对的事情,就算是皇帝和当朝大员,一样上书直谏,直言不讳指出错误。忠言逆耳,能够平心静气接受大臣指责的皇帝实在是少,所以黄道周的为官之路可以想见。

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队向婺源出发,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时遇伏,参将高万容逃队,于是全军崩溃。反清失败后,道周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抗清失败后,留下7个字赴死

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

前来劝降的大汉奸洪承畴看到牢房门上此对联,羞愧难当,掉头就走了。两句对联对的好,一语双关,前者“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含有抗清名臣史可法的名字,虽然史可法抵抗满清失败身死,之后满清的扬州十日屠城,但史可法宁死不降,足显民族气节。

而后者“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也是一语双关,含有投降满清大汉奸洪承畴的名字,“仇”’又通“畴”,用词恰到好处。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抗清失败后,留下7个字赴死

意思是你洪承畴身为大明朝重臣却不思报国,反而投降满清做了一级大汉奸,成了被异族驱使屠杀同胞刽子手,和史可法相比,一忠一奸,遥相呼应,对仗工整的绝对!讽刺大汉奸洪承畴也是入木三分。

之后大汉奸洪承畴认为黄道周已报求死之心,劝降就是多浪费唇舌和时间,加上写对联骂自己,很是恼怒,就决定处死黄道周。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抗清失败后,留下7个字赴死

黄道周因抗清失败被俘,大义凛然!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留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临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赴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