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故事|黄帝炼丹处,高峰面面开

世界级风景名胜——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

秦时,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山”。据说后来又因黄帝曾在此炼丹而改名 “黄山”。

徽州故事|黄帝炼丹处,高峰面面开

黄山炼丹峰远眺

黄帝古称轩辕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带领我们的祖先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等。为了多为百姓办好事,所以想求长生,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炼丹的地方。浮丘公走了三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

徽州故事|黄帝炼丹处,高峰面面开

黄山黄帝源

为何在此炼丹?古文有这么一句话:浮丘公说:“炼金成丹,必假山水。山秀水正,丹药乃灵。臣尝遍历名岳,唯黟山为神仙都会,云凝碧汉,山高林茂,灵泉甘美,能煮石成丹。

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

徽州故事|黄帝炼丹处,高峰面面开

黟山有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

他们经过九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三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

经八个甲子,丹始炼成,吞服七粒,身轻体爽,沐温泉浴后,皱皮脱落,白发转黑,以后又乘坐天降的白龙去了仙界。

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

徽州故事|黄帝炼丹处,高峰面面开

炼丹峰日出

今炼丹峰上,尚有石室,室内有炼丹灶,峰前为炼丹台。此台皆紫石,平舒旷衍,可容万人。台上有丹池,台下有深壑即炼丹源,源中巧石林立,佳木茂密,源下为洗药溪。与炼丹台隔谷相对的是晒药台。炼丹台前更有玉屏、天都、莲花诸峰及大悲顶耸立。明末清初鲁人刘正学诗有句;“黄帝炼丹处,高峰面面开。”正是赞美了这一壮丽景象。明代冯梦帧在《初霁登炼丹峰》中亦曾咏道:“耸身到峰顶,下界烟蒙蒙。环坐松石间,翠色澄心胸。雾消山递呈,青紫殚妍容。安得乘日车,踏遍高低峰。”

(图文整理材料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